第1265章 岳飞:为啥我带的徒弟老是跑偏呢?(1/2)
从岳飞成为汴京王,真正站在大宋官场的顶峰之后,他再向下看时,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之后,他便一直在思考破局之法。
曾经他想过靠他的影响力,强行推动文武融合。
但这个想法冒出来的瞬间,就已经被他自己给按死了。
二百余年形成的隔阂,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
更不是靠着命令就能消除的。
否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便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破局点。
曾经,他把希望放在了陆游的身上。
因为,这家伙本就是文人出身。
而且,那一手读词歌赋,还为他在大宋文坛赢得了相当的名声。
更重要的是,他文武双全啊。
尤其是跟着自己经历了大理、占城以及蒲甘之行以后,军事上也完全有了独当一面的水平。
毫不夸张的,那时候他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少年英才。
正是因为这个,他后来才想着把他放在军器监去锻炼。
不得不,锻炼的效果是真好。
军器监在他的治理之下,整个工艺水平进步了一大截。
更重要的是,他一手搞起来的工艺规范他,让军器监几乎达到了出品即量产的程度。
所以,这锻炼的效果是真好。
一想到陆游在管理军器监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治理水平,岳飞晚上偷偷笑醒过好几次。
但乐极生悲的是,自从进了军器监之后,他眼里已经丝毫没有了对诗词歌赋的兴趣,只有对搞出来更大威力火炮的向往。
对于大宋的江山稳定,这当然是个好事儿。
但是对于大宋文坛,那可是相当大的损失啊。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诗词歌赋完全没了兴趣之后,这文坛上的人慢慢也就不怎么跟他来往了。
实在是,没什么共同话题啊。
人家找他聊风花雪月,他却拉着人家聊火炮口径。
之所以双方没打起来,完全是因为陆游还略懂拳脚。
自此,想借陆游这个一肩挑文武的全才来弥合双方关系的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但是好在,老天爷对他还是相当不错。
陆游跑偏了之后,很快他就又遇到了辛弃疾。
八岁便已能赋诗的神童,历来最为文坛所喜爱。
除了文采飞扬之外,他那一身功夫,哪个武将不得夸一句英雄出少年?
更妙的是,他才十二岁啊。
这种配置,要是放在画本里面,那绝对是引动文武双方大佬共同争抢的团宠啊。
正是因为这个,收下这个徒弟之时,他又是晚上笑醒了好几次。
而且,他自认对于辛弃疾的培养,绝对做到了文武兼顾。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啊,只不过带他上了一次战场而已。
但从那之后,他便与陆游一样,眼里再无对诗词歌赋的丝毫兴趣。
能让他两眼放光的事情,只有万中之中砍下敌军将领的首级。
甚至,这家伙最近已经觉得带八百人冲阵没什么意思了。
按他的设想,只要五十人足矣。
得知他这种想法之后,岳飞也只能一边儿提醒他不要沉迷于这种军事冒险,一边儿督促他打熬身体。
然后,再含泪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倾囊相授。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