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岳飞:为啥我带的徒弟老是跑偏呢?(2/2)
自己的亲徒弟,还能打一顿不成?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家伙长进的太特么快了。
没有个一百招,他现在已经拿不下这子了。
哎!
连续经历这么两次挫败之后,他甚至都已经有点儿怀疑自己带徒弟的能力了。
这怎么带一个,跑偏一个呢?
但是好在,老话的好啊。
老天爷为你打开一扇门之后,就会再为你打开一扇门,再打开一扇门.......
原来他也不怎么相信这句老话。
毕竟,老天爷又不是专门儿负责开门的。
可遇到张孝祥和虞允文之后,他相信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俩,是跟陆游和辛弃疾一样的文武全才。
相反,这俩人到目前为止,并未展现出任何军事上的天赋。
但是,这俩人共同的特点,便是大局观极强,而且心思相当的缜密。
之前他俩策划出来的舆论战,虽然对于使用时机的把握并不好。
但是,从他俩的策划便能看出来,两人都是在整体上思考战争。
虽然具体的战机选择上还有不足,但这个缺点完全可以通过积累经验来弥补。
但从整体上思考战争这种大局观,却是很难后天训练的。
而且,只看他们对整个舆论战的节奏把握的话,确实是可圈可点,这便能证明俩人的思维是相当的缜密。
有大局观又心思缜密,这其实已经具备了为将,甚至是为帅的品质。
除此之外,便是他们对于武将或者对于军人的态度。
他们二人,对于大宋的军人,是尊敬的。
不仅仅是对于他或者韩世忠这些高级将领,而是对于最普通的底层士卒,他们也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
心思缜密有大局观,可以理解武将的作战意图。
发自内心尊重大宋的军人,而不是将他们视做贼配军,便不会只把武将当成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
同时,他们二人做为科举的佼佼者,又被整个文坛仰望。
这样的人,绝对是弥合双方关系的绝佳工具人啊。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他才故意问了俩人对接下来战事的意见。
他的想法是,只要他俩出来的方案稍微有点儿可取之处,他便争取在战场上让他们那些有可取之处的方案变成现实。
如此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大家自然会意识到,文人也并不全是只有吟诗作赋,他们那颗满是知识的大脑,同样能对战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先让大家接受这样一个观念,然后再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文官进入到这个圈子里面。
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双方之间的裂痕总会慢慢的愈合。
等到大家能互相接纳对方之时,再来谈双方谁占主导的问题也不迟。
可是,看到大家的态度之后,他顿时又犯了难。
大家对于他们本人,都没什么恶感。
但是,对于让他们参与军事决策,却是相当的抵触。
甚至,是警惕。
如果强行这么做的话,不仅伤害了老伙计们的感情,关键还可能动摇自己的基本盘。
可要就此放弃的话,下一次机会鬼知道什么时候出现。
总不能真当人家老天爷,就是个负责开门儿的吧?
这该如何是好呢?
头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