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贵无崇有(1/2)
这时裴頠终于忍不住了,他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只爱惜自身的人真的能治理国家吗?当自身利益跟国家利益冲突时,这样的人难道不会舍弃国家利益吗?当危难来临的时候,这样的人难道不会是逃走的最快的吗?
在下以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应当解释为把天下看的比自己重要,爱天下胜过爱自己的人,才能够托付天下,自尧舜始,后世圣君,无一不是如此。”
“非也。”王衍潇洒地摇摇头,“岂能将老子贵身与俗世自私者相提并论。
唯我有身方能有为,唯我身存才能存它,而外物多害我身,故贵身当远欲,清净守一而得自然。
这岂是世俗自私者能理解的?世俗自私者珍视自身是为了用身体享受欲望罢了,学道者贵身却是为了追寻本源。
贵身并不等于自私,根本就在于所求不同,所以你所说的并不成立。
若是把天下看的超过自己,或者把天下看成自己的私产,这样的人远没有得道,只能以自己浅薄的智慧去胡乱地干扰事物的发展,引导人们的欲望,导致人心败坏国家混乱而不自知。
尧舜能垂拱而治,首先是自己没有过多的欲望,顺应天意不扰农时,百姓自然就能自化自富,这就是无为而治。
再说,天下也不过是外物罢了,老子怎么会教人们为了外物而迷失自己呢?”
裴頠拱手反驳到:“老子云:‘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后其身而身存,以无私成其私,这不就是说把自己放在天下之后吗?不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吗?所以治理国家就该考虑国家不考虑自己,这样国家兴盛自己也能生存。
您所说尧舜无为而治我不认同,尧舜不辞辛劳苦心为民,正是后其身而身先的典范。巡视天下、选贤任能,治水安民、划分九州,以道德教化,以律法约束,这些措施哪里算是无为了?
您一直在说道之本源,如今世人皆以为有生于无,以无为贵,可细数古圣先贤,哪一个因无为而为世人所知呢?我未曾听闻无能影响有,能影响世事发展的皆非无,所以我认为崇有才为真道。”
“有理,就当是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吧,且留待后论。至于崇有,君既有高论,当为众人说。”说罢笑着邀请他坐到上席,与自己并肩而坐。
这王衍倒是有名士风范,看着不像是做样子,足见胸襟修养。
裴頠坐下后拱手道:“高论不敢当,只是心有所感,不吐不快,让诸君见笑。
道不是无而是有。
物分类别,显相为体,交互影响,理在其中,则理可察可知。道既化分万类,而各类所受禀赋皆有偏差,各类皆为道之一隅所以不能自足,要依靠外物才能存在。
所以万物俱是不完全状态的道,道是万物和各自的关系的总和,道本自完满,但分化的万物却不能自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