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951章 抉择(中)

第951章 抉择(中)(1/2)

目录

噼里啪啦。

气氛冰冷的官厅内,角落处的烛火摇曳不定,随行的京营将校们负手而立,等待着天子的抉择,而以兵部尚书王在晋为首的朝臣们则是欲言又止。

陛下,终于,官厅的沉默被打破,说话之人乃是在民间素有之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其脸上的褶皱挤到了一起,颤抖的声音中满是对朱由校安危的惊忧:建奴来势汹汹,蓟镇防线已算不得安稳,老奴恳请陛下回京,以稳人心。

远在千里之外的辽镇建奴趁着夜色突破喜峰口关城,杀入蓟镇关内的消息用不了多久,便会以星星燎原的速度传回京师,届时北京城上下必将人心惶惶,朝野动荡。

王公公所言甚是。闻言,兵部尚书王在晋等文官的双眸便是一亮,随后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朝着案牍后的天子拱手道:臣等恳请陛下回京,以稳人心。

假若陛下出京只是为了招抚些走投无路的灾民倒也罢了,有随行的京营将士护驾,那些面黄肌瘦的灾民们就算是一拥而上,也难以靠近天子分毫,但如今的形势已是大为不同,土木堡之战的教训历历在目,天子绝不能以身犯险。

见兵部尚书王在晋等文官如此言说,负手而立的黄得功,马祥麟等武将下意识的挺了挺胸膛,似是有不同的看法,但念及朱由校的安危,以及掌印太监王安那双骤然犀利,如毒蛇般的双眸,终是没有唱反调。

尔等怎么说?

朕要听实话。

逐渐恢复平静的朱由校重拾了往日的喜怒不形于色,面无表情的注视着一众负手而立的武将们,默默在心中权衡着利弊。

倘若此刻以脚下的蓟州城为支点,越过喜峰口关隘的建奴正在北边肆虐,随时有可能兵临三屯营,并一路势如破竹的抵达遵化,将战火蔓延至顺天府;与此同时,蓟州以南的永平府正在经历一场越烧越旺的内乱之火,逐渐尝到烧杀劫掠甜头的灾民们随时有可能失控。

内忧外患,孰轻孰重?亦或者听从眼前王安等人的劝谏,移驾返回北京城,以安抚人心?

回禀陛下,许是得到了天子的眼神鼓励,黄得功在咬了咬牙之后,突然声音洪亮的回禀道:永平方向的灾民不过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朝廷的心腹大患,乃是这些来势汹汹的女真建奴。

末将愚见,眼下应以稳定蓟镇防线为主,以免京师动荡。

喜峰口虽然已经沦陷,但三屯营仍驻扎着朝廷的重兵,遑论东西各路的驻军也悉数退往了三屯营,可暂时作为天子的驻跸之所。

卑职附议,随着盔甲的剧烈碰撞声,京营副总兵孙应元也单膝跪地,眼神坚毅的回禀道:建奴虽是杀入关内,但蓟镇尚有三屯营可守,余下古北口,居庸关等要塞也是固若金汤,绝不会给建奴趁虚而入的机会。

假若陛下能亲临三屯营,必会鼓舞军中士气,叫建奴铩羽而归!

此话一出,官厅内的气氛骤然剑拔弩张起来,老太监王安及王在晋等文官虽是一语不发,但眼神却是犀利的吓人,让黄得功,孙应元这等在生死面前都能够面不改色的武将们都微微侧目,不敢与其对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