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途径车迟,僧人惨状(1/2)
且虎力、鹿力、羊力三妖自得了上清掌令使金阳道人的点化与授法,
深知自身过往凭借国师权势、强行压制佛门、甚至奴役僧众的行为有违天道人和。
更恐恶了上仙,坏了来之不易的仙缘。
于是回府之后,立刻下令,将那些被迫为奴、修筑道观的僧众尽数释放。
然而,积弊已深,岂是一纸命令便能轻易扭转?
车迟国崇道灭佛已三十载,国内稍具规模的寺庙,早年不是被强行改成了道观,便是因香火断绝、无人修缮而坍塌破败,只剩断壁残垣。
那些被释放的僧人,虽得自由身,却早已无家可归。
他们大多自幼出家,不事生产,不通俗务,除了念经拜佛,别无长技。
国中又皆是虔诚信道之人,视僧侣如异端仇寇,莫说施舍斋饭,便是好脸色也难得一个。
这群僧人无奈,只得三五成群,勉强寻了几处尚未完全倒塌的破庙安身,聊避风雨。
为了果腹,不得不放下经卷,托起钵盂,如同乞丐一般沿街乞讨。
往往行走半日,也难得一口馊饭冷粥。
道人见了,或鄙夷唾弃,或冷嘲热讽;
寻常百姓亦是紧闭门户,生怕沾染了“晦气”。
其境遇之悲惨,竟比那寻常乞丐还不如,
真正是受尽冷眼,饥寒交迫,在绝望中苦苦挣扎。
……
这一日,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来,终至车迟国城外。
但见城池巍峨,人气鼎盛,倒是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入得城来,眼前景象却让见多识广的师徒四人都觉诧异。
只见城内街道整洁,屋舍俨然,然而几乎家家户户门口皆悬挂太极八卦图,檐下贴着符箓。
街上行人,多有身着道袍、头挽道髻者,往来穿梭,神态从容。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火气息,却非寺院檀香,而是道观的线香味。
举目望去,远处宫观林立,飞檐斗拱,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反观偶尔映入眼帘的寺庙,无不门庭冷落,墙皮剥落,甚至蛛网密结,一副破败不堪之象。
悟空跳在一块界碑上,手那双火眼金睛烁烁放光,将城中看得分明,随即嘿嘿冷笑起来:
“师父,这国度倒是稀奇得紧!满城道气冲天,却无半点慈悲佛光,反而隐隐有几分妖异之气藏匿其间。嘿嘿,怕是我等这身行头,在此地不甚受欢迎哩!”
唐僧端坐马上,闻得悟空之言,又眼见这般景象,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口诵佛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众生皆有信仰自由,缘何如此分别执着,徒增罪业?我等只是过路取经人,但求倒换关文,继续西行便是。悟空,你等切记收敛性情,切勿多生事端,惹是生非。”
沙和尚挑着担,闷声道:
“大师兄,师父说得是。我们换了关文就走便是。”
猪八戒却嘟囔着:
“道观修得这般气派,想必斋饭也丰盛得紧,不知能否去化些缘来……”
悟空虽嘴上应承,但那颗好事的猴心早已活跃开来。
纵身跃下,拉着一个路人便问:
“喂,老官儿,俺老孙问你,这城里和尚都去哪了?怎地寺庙都破败成这般模样?”
那路人见是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吓了一跳,又见其身后还有三个更奇怪的和尚,顿时面露嫌恶之色,甩开悟空的手,没好气道:
“哪里来的野和尚?还敢问和尚?国师大人开恩,没把他们尽数打杀已是慈悲!如今都在城西破庙里窝着等死呢!劝你们也赶紧滚出城去,莫要冲撞了道爷们,惹祸上身!”
说罢,匆匆离去。
唐僧闻言,面色更加悲悯: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僧人竟至如此境地……悟空,八戒,悟净,我等且去城西看看,若有可能,救治些僧人,也是功德。”
师徒四人依着那路人指点,往城西而行。
越往西走,越是荒凉,与城东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终于,在一处断墙残桓之后,找到了一座勉强还算有个大殿轮廓的破败寺庙——智渊寺。
但见寺门歪斜,牌匾坠落在地,被虫蛀得不成样子。
院内杂草丛生,佛像蒙尘,金身剥落。
十几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僧人,正有气无力地坐在廊下晒太阳,眼神麻木,如同槁木死灰。
几个沙弥端着空荡荡的破钵,从门外回来,脸上写满了失望与饥饿。
见到唐僧师徒进来,尤其是看到唐僧那身虽旧却洁净的袈裟,那些僧人麻木的眼神中才微微泛起一丝波动,随即又黯淡下去,以为是来了新的讨饭同行。
一位老僧挣扎着起身,合十道:
“阿弥陀佛……几位法师……也是来此……挂单的么?只是……只是本寺……实在是……无粮可斋了……”
话语断续,气若游丝。
唐僧见状,心中酸楚难当,连忙上前扶住老僧:
“老禅师勿要多礼。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的行脚僧,路过宝刹,见此景象……心中实在不忍。敢问贵国……为何僧众竟落到如此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