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截教女仙 > 第800章 途径车迟,僧人惨状

第800章 途径车迟,僧人惨状(2/2)

目录

那老僧及周围僧人一听是东土大唐来的高僧,眼中顿时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随即又被无尽的悲苦淹没。

老僧未曾开口,已是老泪纵横,周围僧人也纷纷低声啜泣起来。

“法师……有所不知啊……”

老僧哽咽着,将这三十年来车迟国如何来了三位法力高强的国师,如何崇道灭佛,如何拆寺毁像,如何奴役僧众,如今虽得释放却生路全无的悲惨境遇,一一道来。

言语之间,充满了绝望与无奈。

“……那三位国师,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国王信重,百姓拥戴。我辈僧人,如蝼蚁一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阿弥陀佛……”

老僧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唐僧听得双手颤抖,连诵佛号。

猪八戒和沙和尚也面露不忍。

唯有孙悟空,听得抓耳挠腮,一双火眼金睛滴溜溜乱转,嘿嘿冷笑不止:

“哦?原来是三个妖道,在此作威作福,欺压佛门弟子!好好好!真是好大的狗胆!师父,你且在此稍候,待俺老孙去那什么三清观瞧瞧,会一会那三个甚么‘大仙’,看他们是真仙还是假妖,竟敢如此欺辱我佛门中人!”

说罢,孙悟空身形一晃,毛脸上怒气盈腮,攥紧了金箍棒便要纵身离去!

“悟空!休要莽撞!速速回来!”

唐僧见状,急忙高声喝止,声音中带着罕见的焦急与严厉。

紧赶两步,一把扯住悟空的后襟。

孙悟空被师父扯住,虽能挣脱,却也不好强行离去,只得悻悻然停住脚步,抓耳挠腮,焦躁道:

“师父!你拉着俺老孙作甚!没听见那些和尚说得凄惨?皆是那三个劳什子妖道作祟!俺老孙这就去掀了他的道观,揪出那三个妖道,打杀了干净,看谁还敢欺辱和尚!”

“唉!你这猢狲,怎地又不听教诲!”

唐僧眉头紧锁,双手合十,语重心长道,

“悟空,你且稍安勿躁。为师岂无慈悲之心?眼见同修受苦,焉能不悲?焉能不痛?”

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面带惶恐、麻木与期待的僧众,又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巍峨道观与街上往来从容的道人,压低声音道:

“然你须看清,此地敬道灭佛已非一日,三十载潜移默化,道门之念早已深入人心,非止源于国王号令,更已化为民间风俗。你我终究是外来的行脚僧,若仅凭一时意气,逞凶斗狠,即便你真个打杀了那三位国师,又能如何?”

唐僧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忧虑:

“不过是徒增杀孽,引得举国信道之民更加仇视我佛门,视我等如妖邪寇仇。届时,非但救不得眼前这些僧人,反而可能为他们招致更大的灾祸,更令我佛门在此地永无立足之余地!这岂是普度众生之道?岂是慈悲为怀之本?”

三藏深吸一口气,语气愈发沉重:

“救人之意,贵在根除疾苦,而非快意恩仇。此事牵连甚广,牵扯王朝气运、民间信仰,绝非单凭金箍棒便能轻易解决。需得从长计议,寻一个既能解救僧众之苦,又不至激起更大民怨、引发佛道剧烈冲突的万全之策方可。你如此毛毛躁躁,贸然前去,非但于事无补,只怕反会误了大事!”

悟空虽性急,却并非完全不通道理,

此刻闻得唐僧一番剖析,虽觉憋屈,那冲天的怒气却也稍稍平息了些,只是兀自嘴硬,嘟囔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些和尚饿死冻死不成?忒也憋闷!依师父之说,却又该如何‘从长计议’?总不能俺老孙也去变了道人模样,与他们讲经说法去?”

唐僧见悟空态度软化,心下稍安,温言道:

“我佛自有智慧。且容为师细细思量,或可先面见国王,倒换关文之时,相机进言,以佛法微妙之理,劝其心生慈悲,或许能有一线转机。即便不成,我等再另想他法周济这些僧众,总强过你一味喊打喊杀。”

悟空闻言,虽觉此法迂缓,但见师父态度坚决,也只得暂时按下性子,哼哼唧唧地扛着棒子走到一边,

一双火眼金睛却仍是不住打量三清观方向,显然并未完全死心。

是夜二更,月隐星稀。

孙悟空躺在智渊寺厢房的硬板床上,翻来覆去,心绪不宁。

白日里所见众僧惨状,如同芒刺在背,扎得这天生地养、惯爱打抱不平的灵明石猴浑身不自在。

正烦躁间,忽闻远处有隐约的笙簧道乐与诵经之声随风传来,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其一个筋斗悄无声息地坐起,眼中金光微闪,暗道:

“嘿,这般时辰,倒是热闹!”

心念一动,掐个法诀,化作一阵清风溜出窗外,跳至空中观望。

只见城南方向,一片灯火辉煌,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浓郁的精纯香火气息和道门法力波动阵阵传来。

孙悟空按下云头,悄无声息地落在一处高大殿宇的飞檐之上,向下窥视。

好一座壮观的三清观!

但见灵区高殿,巍巍然似蓬莱仙岛;福地真堂,清隐隐如化乐天宫。殿宇皆由白玉青石砌成,雕梁画栋,琉璃瓦在灯火下流淌着瑞彩。

殿前广场上,黑压压站了七八百名道士,按八卦方位肃立,个个神情虔诚。

司鼓、司钟、侍香、表白的道士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广场中央法坛之上,三名身着繁复华丽紫金法衣、头戴莲花宝冠的老道士,

正是虎力、鹿力、羊力三妖。

三人手持玉简、拂尘、法剑,步罡踏斗,口诵《消灾忏》、《道德经》,声音洪亮,蕴含法力,引得周遭灵气汇聚,道韵盎然。

法坛上供品堆积如山,灵果、珍馐、玉液琼浆,宝光灿灿,香气几乎凝成实质。

殿门前悬挂一副黄绫织锦对联,上书:

“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