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我们付不起那个代价!(2/2)
他把这张纸也并入了信封,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收藏什么稀世珍宝。
隔天清早,市府机要室的主任陈国栋,一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半辈子,只求个“不出事”的老油条,早早地便一头扎进了电脑前。
他那张常年带着点儿官腔油滑的脸上,此刻却挂着几分罕见的凝重。
他盯着屏幕上那份《年度评估报告》的原始PDF,鼠标一下一下,像个医生拿着手术刀似的,小心翼翼地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那个段落里来回移动。
他想不通,昨晚那个叫陈飞的小秘书,怎么就那么神神叨叨的,说光标划过那几个字,会变?
他反复比对,前前后后,每一个像素点都不放过,甚至还把那台快要退休的旧版阅读器都搬了出来,逐帧截图,就差拿放大镜去看了。
然而,屏幕上“李达成刻字保护专用胶”那几个字,就像被钉死了一样,纹丝不动,连个标点符号都没变。
陈国栋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心里头不免有些窝火,这小年轻,大惊小怪的,净给自己找麻烦。
他正想骂骂咧咧地点击“归档”,彻底把这破事儿扔到脑后,耳边却突然传来一个清脆又不失专业的女性声音。
“陈主任,您等等。”文印科的副科长林秀娟,一个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头发盘得一丝不苟的技术控,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她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枸杞茶,眉宇间带着一股子压抑不住的疑惑。
“昨晚自动备份的日志显示,这份文件在服务器缓存时,触发了一个‘语义冲突标记’。”她说着,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了几下,一个后台监控面板瞬间弹了出来。
屏幕上,一行行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时间戳,像活了一样跳动着。
林秀娟指着其中几行,声音都压低了几分:“您看,系统记录到该文档在无人操作状态下,自行调用了三次‘历史人物关联修正模块’。”她的话音刚落,陈国栋那张老脸瞬间就白了,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自行调用”。
无人操作?
那这是谁在操作?
电脑自己长脑子了不成?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一股子冰凉从脚底直窜上脊梁骨,那不是空调开得太低,而是发自内心的恐惧。
这不是什么系统故障,这分明是某种规则,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甚至有些违背常理的规则,正在这个庞大的行政体系里,悄无声息地自我生成,自我进化。
这玩意儿,简直比那些神出鬼没的病毒还要可怕。
陈国栋心里直打鼓,这下可真是“不出事”都难了。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边,环卫队的休息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着地上那些没来得及清理的泥土味儿,显得有点儿混杂。
黄素芬,这位靠着一手调配清洁剂的绝活,在市府大楼里悄悄散播“记忆”的社区清洁工,正坐在矮凳上,慢悠悠地擦着她的橡胶手套。
她的新配方,已经悄无声息地被推广到了全市八座政府办公楼。
这玩意儿就像燎原的星火,一点点,一片片,不声不响地渗透着。
她眼睛尖,一眼就从环卫队那长长的借调名单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赵承志。
这可真是巧了,那个码头工人的儿子,现在也成了她的“同路人”。
两人在南岸泵站旁的垃圾转运站,趁着午休那会儿,短暂地碰了个头。
垃圾车轰鸣着,空气里混合着馊饭和工业废料的刺鼻气味,刚好掩盖了他们之间的低语。
黄素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小药瓶,递了过去。
瓶子里装着灰白色的粉末,看起来跟普通的面粉没什么两样。
“这是新货。”黄素芬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点儿神秘兮兮的自信,“这次加了炉渣,遇汗不显色,但它碰到含氯消毒水,嘿,那泡泡可就不是一般的多了,跟雪碧开锅似的。”她说完,冲着赵承志眨了眨眼,那意思不言而喻。
赵承志也没多问,他骨子里带着那股子工人阶级的实诚劲儿,点了点头,动作麻利地把小药瓶塞进了工具箱的夹层。
那工具箱里,除了扳手和钳子,现在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当晚,市水务集团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像是暴风雨前的海面。
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讨论的正是“部分设施维护记录出现不明批注”的问题。
那些批注,就像突兀的异物,硬生生地楔入了原本严丝合缝的系统。
有人提议,干脆启用最新的区块链存证技术,一劳永逸地杜绝任何篡改的可能。
这听起来,似乎是个釜底抽薪的好法子。
然而,技术负责人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噌地一下站了起来,他镜片下的双眼闪烁着不安的光。
“不行!”他语气斩钉截铁,甚至带着点儿惊恐,“链上一旦录入错误信息,清除成本是现在的三十倍,甚至更高!我们付不起那个代价!”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三十倍,这个数字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心上。
他们想的不是如何防止“李达成”出现,而是当它出现后,如何才能彻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