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年入百万,大将军使者(2/2)
大明白银年产量平均下来也不过是二三十万两罢了。
百万两银子,也就是三年的产量。
很多吗?
“一旦大军出动,若是战事延绵,百万两怕不是打不住吧!”有人说道。
“人吃马嚼,还得出动船队,若是遇到大风大浪船队漂没……”
群臣七嘴八舌开始群嘲。
直至一个弱弱的声音传来,“我说的是……一年。”
嗯?
什么奇怪的声音?
众人愕然。
“一年?”
足利美子觉得自己就是个替罪羔羊,一旦事儿发作,这些贵人发现银山年产量远不到百万两,蒋庆之屁事没有,那些怒火将会尽数倾泻在她的头上。
此刻的石见银山刚开发没多久,虽然看到了潜力,但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一座普通的银矿。
倭国多火山,火山活动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白银。代表性的银矿便是石见银山。
鼎盛时期,石见银山的年产量占据世界白银产量的三成。
三成,这是个什么概念?
大明年产白银二三十万两,大头在西方。
三成的产量虽然不知具体多少,但蒋庆之敢打包票,若是全力开挖,年产量绝不止百万两。
至少两百万两!
但蒋巨子是个谦逊的人,故而缩减了一半。
但一年百万两的产量,依旧让大明君臣差点把眼珠子都瞪掉了。
百万两!
道爷呼吸急促,第一次在朝堂上失态了。
年产量百万两是个什么概念?
孝宗时大明每年货币收入加起来不过五十万两左右,其中金银收入不过几万两。
当然,货币是小头,田赋等是大头。可大明缺钱啊!
大明本禁止使用金银,但缺钱咋办?
民间率先违禁,到了后来,各地官府收税也明晃晃的接受银子抵扣。
百万两白银……能让户部和帝王的私库膨胀起来。
“年产百万两!”吕嵩老脸上多了红光,随即警惕的看了道爷一眼。
这钱可不能卷入宫中,至少我户部要分一半,不,七成!
蒋颖眯着眼,“长威伯此言……当真?”
你可敢打包票。
这是最后的图穷匕见。
蒋庆之淡淡的道:“若是全力开采,每年少于百万两,我便在倭国那地儿,不回来了。”
卧槽!
这个誓言……堪称是毒誓。
在百官眼中倭国就是个蛮荒之地,比之琼州那地儿还蛮荒。
留在倭国,那便形同于流放。
蒋庆之竟敢发此毒誓!
钱瑜看了蒋颖一眼,微微摇头。
钱粮这一条挡不住蒋庆之了。
严嵩叹息一声,他知晓蒋庆之既然敢发此等毒誓,那么那座银山必然是富矿,且足够大。
年入百万两白银,十年千万两……军费是够了,绰绰有余。
用钱粮来狙击迹蒋庆之征倭之议,失败!
接下来是什么,所有人都知晓。
谁来开炮?
这一炮要开的堂堂正正,要开的扬眉吐气。
众人下意识的看向徐阶。
老徐站队完毕,此刻正在严嵩的身后……这厮竟然冲着蒋庆之在微笑。
老徐这是铁了心要靠向蒋庆之和新政。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他如今身败名裂,唯一能接收他的也就是道爷和蒋庆之。
道爷不缺人,缺的是位置,徐阶倒台对他来说不是坏事儿。
但蒋庆之呢?
“徐阶这是在向你低头,不过陛下会如何想,这事儿你要仔细斟酌。”朱希忠提醒小老弟,莫要因为徐阶而触怒道爷。
“我有数。”历史上道爷用徐阶为首辅,最主要的原因两点,其一徐阶彼时声望日隆,众望所归。而道爷宠信多年的严嵩父子声名狼藉,刚被徐阶扳倒,不用徐阶他用谁都会引发群起反对。其二便是徐阶善于迎奉道爷,无论是写青词还是道爷的一些要求,他都一一办的妥妥的。
如今第一个优势荡然无存,但第二个还在。
“让他做个佞臣也不错。”蒋庆之笑道。
“陛下!”
蒋颖出班,“所谓师出有名,倭国乃太祖高皇帝所列不征之国,本官想请教长威伯,大明以何理由出师?”
“有道伐无道,这才是堂堂正正之师!”钱瑜补刀。
这是今日最大的麻烦!
年入百万的诱惑让道爷有些小兴奋,祖制这个令他厌恶的词出现后,不由的想到了当年和杨廷和等人的君臣之争。
那眼神就阴郁了下来。
麻烦来了。
蒋庆之却从容道:“出兵的理由?其实本伯建言攻伐倭国,并非是为了那所谓的银山,更非是为了倭寇。”
呵呵!
众人都在笑,没人相信这话。
“说句不该的,若是本伯想禁绝倭寇,难吗?”
蒋庆之目光炯炯的看着群臣,众人想到他征倭的战绩,没人质疑。
“本伯也非好战之人。”
呵呵!
笑声大了起来。
娘的!
但凡遇到异族挑衅,朝中大多是和为贵,就你蒋庆之跳的最凶,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杀。
北方痛殴俺答就不说了,哪怕是去云南,也不忘毒打缅甸一顿。
你不好战,谁好战?
蒋庆之说:“本伯南下时见到了倭国征夷大将军的使者,陛下……”
蒋庆之一脸正义凛然的模样,“如今倭国君不君,臣不臣,那使者代表征夷大将军,向大明求援!”
“使者何在?”蒋颖问。
你蒋庆之上嘴皮下嘴皮这么一碰,就杜撰出一个使者,等攻入倭国后,那位征夷大将军还不是你砧板上的鱼肉,你想让他说什么,他难道还敢拒绝?
蒋庆之指着足利美子。
“此女姓足利,乃是倭国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亲妹。”
蒋颖身体一震。
足利美子郑重拜倒:“大将军使者足利美子,见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