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得提前把防护措施做到位(1/2)
接着,他又让工人把早就准备好的沙袋扛过来,在坡脚堆置成一道矮墙——沙袋一袋袋叠起来,雨水顺着沙袋缝隙往下渗,却再也冲不动坡体了。
忙完这一切,赵承平浑身都湿透了,冷风吹过,打了个寒颤。他靠在沙袋上喘着粗气,看着被防雨布覆盖的湖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李队长递过来一瓶热水:“赵工,多亏你来得及时,不然这坡肯定得塌一大片。”赵承平接过热水,双手捧着杯子取暖:“还好提前准备了防雨布和沙袋,以后遇到这种天气,得提前把防护措施做到位。”
雨渐渐小了,赵承平沿着湖岸又走了一圈,仔细检查每一段湖坡——除了之前滑塌的地方,其他区域都完好无损。
他掏出手机,给监理单位打电话:“湖区东南角出现小范围滑塌,已经用防雨布和沙袋处理,明天会安排人员重新修整坡体,不会影响后续施工。”
挂了电话,他又在笔记本上记录:“暴雨导致湖区东南角滑塌,处理措施:防雨布覆盖+沙袋加固,后续需加强边坡防护,增加排水盲沟。”
夕阳透过云层,洒下几道金光,照在湿漉漉的湖底。赵承平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从场地平整到管网施工,再到湖区开挖,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住,问题总能解决。
地下管网打压试验合格那天,赵承平站在刚回填的土地上,看着挖掘机平整出休闲广场的轮廓,心里盘算着:“接下来就是硬质景观施工,石材、地砖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质量可不能含糊。”他从帆布包里掏出硬质景观施工规范,指尖在“材料验收标准”那一页反复摩挲——规范里明确写着“铺装石材色差需控制在样品±5%以内”,这是他心里的红线,绝不能破。
休闲广场地面铺装石材到场的那天,天刚蒙蒙亮。三辆重型卡车停在工地门口,车厢里码满了浅灰色的花岗岩板材,石材表面还裹着一层防尘膜,隐约能看到细密的纹理。施工单位材料员小张拿着验收单,快步走到赵承平面前:“赵工,这批石材是按样品订的,厂家说质量没问题,您赶紧验收签字,我们好安排工人铺装。”
赵承平接过验收单,目光扫过“石材型号:芝麻灰G654”“厚度:30”等信息,心里却没放松警惕。他让小张打开车厢门,亲自爬上卡车,蹲下身撕开最上层石材的防尘膜——第一块石材颜色均匀,纹理清晰,和之前确认的样品几乎一致。可当他翻开第二块、第三块时,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第二块石材边缘泛着淡淡的黄色,第三块则带着深色的斑点,和第一块的色差肉眼就能明显分辨。
“小张,你过来看看。”赵承平招手让小张上车,把三块石材并排放在一起,“你看这三块,颜色深浅不一,边缘还有色差,这明显不符合样品标准。”小张凑过去看了看,挠了挠头:“赵工,花岗岩这东西,天然石材有点色差很正常,铺在地上也不明显,不影响使用。”
“怎么不影响?”赵承平语气严肃起来,从背包里拿出之前封存的样品,放在三块石材旁边,“样品是浅灰色,纹理均匀,你再看这批货,有的偏黄,有的带斑,铺出来像打了补丁,老百姓看着能满意吗?咱们建公园是做民生工程,不是应付差事。”他心里一阵上火——之前管网施工时就强调过材料质量,没想到到了硬质景观阶段,还是出现这种问题。
小张见赵承平态度坚决,赶紧给施工单位负责人王经理打电话。王经理十分钟后就赶到了现场,手里拿着烟,脸上堆着笑:“赵工,这事儿我听说了。天然石材嘛,色差难免,厂家说这批货已经是最好的了,要是退货,重新订货得等半个月,会耽误工期的。”
赵承平没接王经理递过来的烟,而是领着他走到卡车旁,弯腰拿起一块带黄斑的石材:“王经理,你看这块石材,黄斑面积快占了三分之一,铺在广场中央,游客一眼就能看到。咱们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后出了问题,不仅老百姓有意见,咱们也没法向领导交代。”他掏出手机,打开之前拍的样品照片,“这是咱们确认的样品,合同里也写了‘按样品验收’,现在货不对板,退货是理所当然的。”
王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语气也硬了几分:“赵工,我知道你讲究质量,但这批石材我们已经付了定金,退货的话损失不小。要不这样,我们让工人挑挑,把色差大的挑出来,只用颜色均匀的,你看行不行?”
“不行。”赵承平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挑出来的色差大的石材怎么处理?堆在工地占地方,还是偷偷用在其他地方?一旦被发现,影响的是整个项目的声誉。而且挑拣也需要时间,耽误的工期和重新订货差不多,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心里清楚,王经理是想减少损失,但质量问题不能妥协——之前水库工程里,就是因为坚持更换劣质涵管,才避免了后续的安全隐患,现在建公园,同样不能在材料上打折扣。
旁边的工人也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其实有点色差也没事,铺起来远看差不多。”赵承平听到了,却没反驳,而是拿起三块石材走到工人面前:“大家都是干工程的,知道质量的重要性。要是咱们自己家装修,买的瓷砖色差这么大,你们会愿意吗?这公园是给老百姓用的,咱们得把它当成自己家的活儿来干。”
工人沉默了,王经理也没再说话。赵承平看着王经理,语气缓和了些:“王经理,我知道退货会给你们带来损失,但质量是底线。我已经联系了另一家石材厂,他们有现成的G654芝麻灰,颜色和样品一致,明天就能送货,不会耽误太多工期。之前那家厂家的损失,咱们可以按合同协商,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王经理愣了愣,没想到赵承平已经提前联系好了新的石材厂。他看着赵承平手里的样品,又看了看卡车上的石材,终于松了口气:“行,赵工,我听你的,这批石材我们退了。你推荐的厂家要是质量没问题,以后咱们还能合作。”
赵承平笑了,拍了拍王经理的肩膀:“你放心,我已经让厂家寄了样品,质量绝对过关。咱们做工程,宁肯多花点时间,也不能在质量上留遗憾。”他掏出笔记本,在“硬质景观材料验收”那一页写下:“3月15日,休闲广场铺装石材到场,色差超标,要求退货,已联系新厂家,明日送样确认。”
当天下午,施工单位就联系了卡车,把不合格的石材拉走了。
硬质景观的最后一块石材铺好那天,赵承平踩着平整的广场地面走了一圈,指尖划过石材接缝——缝隙均匀,没有高低差,他这才松了口气。转头望向规划中的绿植区,黄土裸露的地面还带着施工的痕迹,他掏出笔记本翻到园林绿化页,上面记着“优先选用本地树种,香樟、桂花、女贞为主”,心里盘算着:“该去苗圃挑苗木了,这可是公园的‘外衣’,得选最精神的‘料子’。”
和园艺工人老陈约好去城郊苗圃的那天,天刚亮赵承平就揣着苗木清单出了门。苗圃在离市区四十公里的山脚下,车开进去时,满院的绿意扑面而来——高大的香樟遮天蔽日,低矮的桂花缀着细碎的花苞,女贞树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老陈扛着铁锹迎上来,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赵工,你要的本地树种都准备好了,保证棵棵精神。”
赵承平没急着看苗木,先蹲在一棵香樟苗旁,手指轻轻拨开根部的土球——土球紧实,用草绳捆得整整齐齐,根系从土球缝隙里冒出来,白嫩嫩的带着潮气。“老陈,这土球打得不错,根系没受损。”他赞许地点点头,又起身量了量树干直径,卷尺显示“8厘米”,刚好符合设计要求的“7-9厘米”标准。
可当他们走到另一批刚运到的香樟苗旁时,赵承平的脸色沉了下来。这批苗木的土球明显松散,有的草绳已经断裂,泥土从缝隙里漏出来,露出褐色的根系,还有几棵的土球直接散了,根系暴露在外,有些细根已经发蔫。“老陈,这批苗怎么回事?”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散掉的土球,泥土簌簌往下掉,“土球散了,根系裸露,栽下去成活率肯定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