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463章 渐入佳境的老潘(4k)

第1463章 渐入佳境的老潘(4k)(1/2)

目录

从这里就能看出两者都难,而对位芳纶更难。

不过高振东不觉得:“不算急不算急,抢的就是时间。”

主要是对于他来说,反正两者的难度是一致的,只要人手充足,不妨一起,主要是两者都不舍得割舍。

一个保卫战士,一个保卫消防,那真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而且两者之间还有交叉,例如军舰上的战士,他们可能不需要防弹,但是防火却是需要的。

对位芳纶也能耐高温,但是稳定性比起间位芳纶要差一些,间位芳纶不怕水洗,对位芳纶在这方面就要差一点点。

而且间位芳纶比起对位芳纶来,穿着要舒服一些,对于不需要防弹的同志来说,也要好受一些。

有了这些不同,高振东既然有机会,当然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魏总和潘工对视一眼,虽然有些担忧,但是喜色却是肉眼可见的爬上了眉梢。

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越多越好,难得有行外的同志出技术、出资源,完成自己部里的事情,自己这边只要出人就好,这种好事可不多见。

魏总乐呵呵的:“行,高委员,你既然有安排,我们就跟上,绝不拉稀摆带。”

哟,听起来还是半个老乡嗦?

高振东笑道:“好,既然意见统一了,那我们就着手往下走。”

“高委员,我们还是像碳纤维一样,您提供技术,我们半摸索着往前走?”这个流程潘工熟悉。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这次,我直接拿技术和工艺出来,你们负责实现就行。”

啥?潘工听着高振东这个安排,心里是有些懵的。

碳纤维都还有点半摸索的味道,怎么到了芳纶这里就直接快进了?高委员再是

看见他的表情,高振东知道他心里的顾忌:“不用担心,在同志们为碳纤维的原液和原丝努力的时候,我也利用同志们的成果,对芳纶纤维的生产进行了一些思考,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这话听着新鲜,生产见过流水线的,但是搞研究也有流水线,这还真不多见,特别是这种带有空白性质的研究课题。

高委员先搞出碳纤维的理论和一些实践,然后交给同志们落地和细化,同时利用将自己解放出来的的时间,结合同志们在碳纤维量产化落地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顺带手的就把芳纶给搞出来了?

这个过程听着充满了玄幻的感觉,但是从高委员的态度和信心来看,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毕竟无数的事实表明,他的信心,往往是真有理由,有底气的。

“那我们就洗耳恭听了。”魏总倒是没想那么多,反正拿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做菜我们可能不如高委员,但是尝尝味道还是没问题的,只要看到具体的成果,就能大致判断出是否靠谱来。

“好,那我们从易到难,先说间位芳纶……”

高振东这话听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听到了两位同志的耳中,却是别有一番思量。

连两种芳纶的技术难度高低都评估出来了,要说他没有完成相对系统的研究,两人是打死都不信的。

稳!

高振东对此毫无所觉:“我的想法,是用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进行低温溶液聚合反应,以酰胺类作为极性有机溶剂,获得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合物……”

这一连串听起来重复但实际上是不同的东西的名字,如果面前两位不是搞有机化学的话,恐怕开头就已经绕晕在这儿了。

不过高振东说得这么明确,连单体都已经挑选好了的这种表现,倒是让两位同志更加放心起来,有门儿,看来高委员是真的想好了。

聚酰胺听起来是一个名字,但实际上一大类有机物的统称,用高中化学举例子的话,类似酯,也是一类有机物的统称,其中高中化学说得比较清楚的是乙酸乙酯。

而不同的聚酰胺化合物,单体是不同的,有非常多的选择,高委员能精准的选中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那说明没点研究和努力,是不可能如此有信心的选中这两货的。

实际上,高振东就没研究,之所以选中这两货,是因为第一种间位芳纶——芳纶1313就是用这两货造出来的。

不过两人也不是生手,虽然对于单体的选择还一头雾水,但是在知道单体之后,很多事情就能推出来了,毕竟很多反应是有共通性的。

“高委员,为什么不用界面聚合而用溶液聚合?界面聚合可以得到粉末形式的聚合体,也比较方便后面的操作。”

“现有技术条件下,界面聚合的操作是不连续的,难以得到稳定一致的纺丝原液。”高振东解释道。

“啊,我明白了,怪我,实际生产和试验室试验,是两种不同的要求。不过这样的话,聚合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吧?这会导致聚合物产生降解。”

虽然对具体的细节和过程还不了解,但是知道参加反应的单体之后就能推出来,这个反应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这些东西,甚至他们比高振东还清楚。

高振东点点头:“对,所以要用中和剂中和掉这些氯化氢。”

“如果这样的话,会生成盐,这种盐会对纤维的灰分和绝缘性带来不利影响吧?”

中和氯化氢,应该是用碱去中和,酸碱中和生成盐,中学生都知道。

而这样会带来灰分升高,灰分高了,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强度、模量、耐热等指标。

提出这个疑问的潘工,深深的感觉高委员在此前碳纤维上的安排实在是太科学、太合理了,有了此前的经验,他现在能一听高振东的方案,就能迅速的找到问题,并且考虑加以解决。

基础打好了属于是。

“会,所以在纺丝之后要水洗。”高振东不假思索。

“如果是已经到了纺成丝那个阶段的话,水洗对降低灰分效果已经有限了吧?”

潘工杀疯了。

此时在发挥的,已经只有潘工了,他是从碳纤维的原液到原丝从头到尾跟进的,对这些很是熟悉,反倒是总工那边对这个没什么经验,只能听他们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