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467章 最终还是人(5k)

第1467章 最终还是人(5k)(2/2)

目录

他虽然觉得行了,但是空军的同志却是有些疑问,毕竟他们实战多,有些经验更丰富。

“高总工,这个炮,怎么处理哑弹?”

机炮也是机械,是机械就总有卡壳的时候,这是难以避免的。

而飞机航炮的问题就在于,哑弹之后,飞行员是没法去处理的,只能靠炮自身处理。但是哑弹之后,加特林和加斯特还好,前者利用外能源退出哑弹,后者利用另外一根炮管里的正常炮弹击发的能量退哑弹。

但是在单管炮上,这两手就都没用了。

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枪管中间某个部位装燃气弹,利用燃气弹的力量将哑弹推出来。

可是眼看高总工这个炮,压根就没这玩意,看来是被减重减掉了,可是这也太极致了,难道碰见哑弹,这机炮就没用了?

这可能有点过激了啊。

没想到高振东乐呵呵的一指图纸上弹膛上方的一个小孔。

“在这里,看见没?这里有一发类似小型空包弹的东西,当击发一定时间之后没有退壳动作,这发空包弹就会击发,直接击穿哑弹弹壳引燃发射药,将炮弹击发出去,正常退壳。”

主打就是一个暴力出奇迹,什么燃气吹除,不存在的,我直接一枪把哑弹打爆!

我艹!

同志们一个个的只能感叹自己没文化,一句我艹走天下。

“高总工,还能这样?”

“为什么不能?这样极致减重,省略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而且还能排除哑弹故障。”高振东乐得不行。

说实话,当他自己看到Gsh-30-1这个设计的时候,他的反应不比这几位同志小。

几位同志看着笑得很是得意的高振东,再看看眼前的图纸,好像……好像特么的也不是不行?

“可是……这样只能排除一发哑弹,如果出现第二发哑弹,或者这发排障弹也哑火了怎么办?”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主要是他都能想出来接下来的话能让同志们惊讶成什么样,而且这个办法听起来很不正经。

那就是靠运气!

“总共就不到200发的炮弹,出现两枚哑弹的点儿也太背了,这个概率很小的,比因为其他因素造成不能击发的概率小多了,不要考虑那么多,有些该忽略的东西,就要忽略,我们在搞的是工程应用,不是理论研究。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那就跑呗,哈哈哈。”

同志们面面相觑。

还能这样?

一位同志在心里算了算两发炮弹发生哑弹的概率,然后发现,概率是真的小……

得,很明显,高总工也不是没算过。

虽然这种撞运气的方式好像很不正经,但是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关键是,空军的同志知道,这个概率是真的不大。

高振东想了想道:“这样吧,你们去统计一下相关的数据,算一个故障率出来,如果故障率能接受,就用这个方案,如果不能接受,再考虑别的方案,例如,在弹膛上加N发排障弹,采用机械结构自动顺序切换击发,减重效果可能没那么极致,但是也还可以,而且能解决你们的疑虑。”

毕竟传统的燃气弹排障,燃气弹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燃气弹要靠自身的力量吹除哑弹,对燃气弹的装药量是有一定要求的,而这个排障弹就简单多了,就是个引信,直接捶爆哑弹本身,利用哑弹的能量排除自身,对大小要求就简单得多。

高振东补充的这个方案,算是消除了同志们的顾虑,对啊,就算是加个序列击发装置,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代价,这个工作在非高温非高压状态的序列装置,顶天了能有5公斤,和45公斤加一加,还是很能减重的嘛。

那没事儿了。

“你们可以按照这个图纸和这个思路,搞几门样炮出来试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不就知道了,如果可以,你们就用这个,如果不行,再考虑别的。大胆一点,这个花不了几个钱的。而且机炮嘛,没关系的。”

高振东是真的对机炮一点儿没担心,实在没办法,用双管23炮也不是不行。

同志们拿着这张简单的图纸左看看右看看,虽然很多数据没标上去,但是越看越觉得有门儿。

高总工在枪炮上的功力,的确是深不可测,最重要的是,他完全不受传统的束缚,总是能拿出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又无比契合的方案来。

“谢谢您,高总工,那我们就去试一试这个了,争取能在后面这架样机上能用上。”

新的样机继续在总装,和现在这架机炮、航电等很多子系统还是配重不同,新的样机,会越来越完善。

回到招待所的高振东,碰见了正在走廊上抽烟的委领导。

他递过来一支烟:“来一支。解决完了?”

他没问“事谈完了”而是问“解决完了”,看起来他对高振东的本事,那是非常信任了。

“嗯,解决了一个小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越来越少了。”高振东笑道。

“好事。大问题少了,说明情况越来越明朗了,情况越明朗,类似的越多,就越方便下决心嘛,哈哈哈。”

他对这个隐身战斗机,震惊之余极为满意,单项透明,用枪打瞎子,那场面,想想都让人向往。

“难怪你当时哪怕付出延迟空优战斗机研制的代价,也要上隐身,这个飞机可能带来的变化,也许是翻天覆地的。技术的份量,越来越重了。”

高振东点点头,然后笑道:“可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终还是人。”

领导哈哈大笑起来:“太难得了,从事你这方面工作,又有如此高成就的人,还能保持如此的看法和清醒的头脑,难得!”

不少同志很容易陷入唯技术论的陷阱里去,而且是接触技术越先进的,越是如此。反倒是高振东这位几乎接触、掌握着军备最高技术的同志,却一直清晰的认识到“人”的决定性作用,这让领导在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

还是部队锻炼人啊,出来的个顶个的都是好样的。

在技术口,有一位头脑如此清醒,认知如此坚定的同志把关,很多事情都能更加放心。

对于高振东来说,这事儿能不清醒么,要说拿着先进武器打烂账的破事儿,您绝对没我看见得多。退休老头在石油湾战争中的预测,不就被这些打烂账被收买的给摆了一道。

而且拿着落后一点的武器爆锤技术领先一方的场面,我不但见得多,而且还亲自参加过。

高振东道:“以前我们只有意志,没有钢铁的时候,依然能把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赶回去,我现在只希望我们保持意志,同时拥有更多的钢铁。”

而且还要让钢铁也有意志。

只是这句话太早,说出来也不合适,高振东只是在心里想想。

“嗯,说得好!说得好!”领导的笑声里,满是欣慰。

看着高振东抽完最后一口烟,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领导转身道:“去好好休息休息,没什么大事的话就不要出来了,我们明天回去。”

工作来了,那是得做,但是但凡有一点时间,你还是好好的猫着休息比较好。

反正他是看见的,高振东没有带工作资料过来,只要不出门,他想不休息都不行。

没事儿干可以看电视嘛,这彩电啥的,还是你自己搞出来的。

高振东点点头,笑着回房间了。

看着他的身影,领导突然意识到了一点什么。

不好!对他来说,要工作一张纸一支笔就够了,条件再简陋,他总能找到工作的方向。

不过话已经出口,领导也没办法再收回去,只好看着高振东的房间门摇摇头。

随他随他。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