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401章 冥河卫士的战争

第401章 冥河卫士的战争(2/2)

目录

在这个时代,华夏的金属冶炼技术还是远超西方的,华夏铁矿石的品质实在谈不上好,根本没办法与欧洲,北美或澳洲相比,勤劳而智慧的东方工匠便将冶炼技术发展到了巅峰,把每一分铁元素利用到了极致。

实际上,直到工业革命前夕,欧洲商人还在从东方进口铁制品,物美价廉的东西,没人会不爱。

再后来,东罗马帝国在尼西亚城建立帝国矿业大学,开始了对于铬铁矿的研究,使用超过一千五百度的炉温在空气中成功冶炼出了铬铁合金,再通过灌钢法得到了强度很高的含铬钢材,这种合金虽然还称不上“现代铬钢”,但其属性已经明显比普通钢材更加优异。

因为对含铬钢材的研究,帝国矿业大学得到了两万个索利都斯的奖赏,并成立了合金研究室,开始将铬铁矿的经验使用到锰矿,硼矿以及其他矿产上去。

当然,在短时间内,他们是很难取得重大突破的,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便是铬与铁的氧化物,安纳托利亚的铬铁矿非常不错,品相俱佳,根本不需要提取铬单质,直接冶炼便能得到铬铁合金,这种巧合很难复刻。

含铬钢材出现后,皇室在尼西亚城也建立了一整套的板甲生产设施,为了更好地脱硫,工匠们在冶炼铬铁时还会加入少许纯铜,这使得打造出来的板甲呈现出紫黑之色,看上去充满神秘。

由于铬元素提升了钢材硬度,尼西亚生产出的板甲继续缩减厚度,这种板甲更加轻盈,被命名为尼西亚式,虽然质量更好,但价格十分高昂,除了那些追求极度美观的达官贵人外,仅有紫卫军第十军团采用尼西亚式板甲——军团长巴拉克的父亲是全帝国最大的铬铁矿经营者,他愿意向尼西亚板甲工坊提供低价矿石,条件是率先装备他儿子所在的军团。

在巴拉克的指挥下,紫卫军第十军团的士兵跳下马车,在辅兵的帮助下穿戴整齐,正在检查自己的簧轮手枪,长剑或战锤。

他们的肩甲上雕刻着紫卫军团的君士坦丁十字徽章,胸甲上则是一只三头猛犬,头盔两侧更是有犬牙和地狱火装饰,看上去分外阴森。

“全体停下,所有士兵,前方列阵。”

巴拉克眯起眼,看着不远处的树林,回忆着在陆军军官学院中学到的简单常识。

“飞鸟盘旋而不敢下,有伏兵。”

士兵们立刻执行起指挥官的命令,在前方列阵防御,把运输队保护在背后。

“牵过来吧。”

巴拉克淡淡说道。

后方的辅助部队得到命令,一大群健壮而凶猛的灰黑色战犬被牵了过来,它们一声不吭,在志愿者们畏惧的眼神中走到阵前,站在士兵们的身边。

这是坎高犬,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犬类之一,成年雄犬肩高可达一米,体重可达八十千克,咬合力极其惊人,是非常优秀的护卫犬,最早由突厥游牧民带到安纳托利亚,在原时空中的16世纪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军犬,随后又成为了土耳其共和国的国宝,军事及民事价值都很高。

坎高犬是东罗马帝国在安纳托利亚上大规模搜罗及系统性选育的军犬之一,与古罗马战犬卡斯罗,德意志战犬罗威纳享受同等地位。

不久前,在共治皇帝查士丁尼的建议下,东罗马帝国效仿古代先祖,开始将军犬加入战争序列,紫卫军第十军团便是第一批配备坎高犬的部队,工匠们会效仿古罗马模式,为坎高犬打造铠甲,为他们打磨獠牙。

巴拉克走向一头最高大的坎高犬,抚摸着它泛着黑芒的皮毛,要来一块肉干,塞进它的嘴里。

这是军犬部队的犬王,巴拉克的朋友,巴拉克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地狱三头犬为其命名,取名为“刻耳柏洛斯”。

紫卫军第十军团的士兵喜爱战犬,他们用地狱三头犬作为军团的符号,绘制在旗帜和铠甲上。

由于紫黑阴森的铠甲,由于神秘而狰狞的冥界恶犬符号,这支军团的官方代号被设定为“冥河守卫”。

在承担护卫职责之前,“冥河守卫”在行军途中遭遇了一支由突厥残兵统带的难民队,在坎高战犬的帮助下,士兵们将一千多人的队伍尽数歼灭,几乎没留下几个活口。

如果没有特别好的装备,一个成年男人根本没有战胜坎高军犬的能力,光是那超过八十千克的重量,就足以令人腿脚发软。

坎高犬们死死盯着不远处的树林,刻耳柏洛斯低声咆哮起来,这证实了巴拉克的猜想,的确有伏兵。

簌簌——

见运输队停止前行,突厥人知道行踪败露,陆续冲出了树林,排列在平坦河谷上,一千余名骑兵,剩下的均为步兵,总人数超过了四千人,骑兵的装备较好,也许是突厥溃兵,步兵几乎没什么装备,估计是逃到山里的难民,他们饥肠辘辘,贪婪地看着满载物资的运输车。

“看装备样式,的确是卡拉曼人无疑。”

巴拉克默念道。

“没什么难度。”

“军团长大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学生会长在后方大喊着。

“他们的人数似乎占据了优势!”

“不需要,老老实实躲好!”

巴拉克直接拒绝。

“一群流寇而已,不会耗费太大功夫!”

两千名重装步兵显然吓到了突厥劫掠者,但愈发临近的寒冬让他们别无退路,自从东罗马帝国加强护卫力量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抢到粮食,如果再没有物资补充,下一步就得吃人了。

在突厥头目的鼓舞下,劫掠者们嚣叫起来,最先冲上前的都是炮灰步兵,骑兵们待在原地

这是突厥劫掠者常用的套路,用步兵拖住东罗马士兵,自己则从中渔利,抢完就跑,如果对方实在太强,也可以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迅速脱离。

至于这些炮灰,因战争而失去家园的难民到处都是,随便都能拉出一大堆。

“一千人跟我来,其他人留在原地,看守物资。”

巴拉克看出了突厥劫掠者粗陋的计谋,做出了自己的应对。

“战犬部队在前,让那群戴着白头巾的猪猡感受一下来自地狱的怒吼!”

士兵们解开绳索,在战犬的头顶画上十字,原上帝的光辉同样施加在这群勇敢的生灵身上。

“吼!”

刻耳柏洛斯咆哮起来,其余的坎高犬也发出怒吼,披着铠甲的战犬像一辆辆小型战车般,冲向了杂乱无章的穆斯林。

“冥河卫士,前进!”

巴拉克挥舞着自己的战锤,紫黑色的集群小跑着冲向战场,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尼西亚式板甲已经在减重上做到了极致,但重甲军团的速度还是快不起来,军犬的价值便在于此,他们可以拖住陷入战圈的敌军,等待主人的到来。

凶猛的坎高犬奔跑跳跃,扑倒了一个又一个衣衫褴褛的穆斯林炮灰,他们大多都是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难民,本来就饿得走不动路,在战犬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惨叫声与哀嚎声响彻在河谷间。

战犬们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平时的假想敌就是戴着白头巾的稻草人,会用体重扑倒对方,用利爪扼住对方的双手,再用锋利的犬齿咬住他们的脖颈,一击毙命。

重甲士兵也冲上来了,对付这种散兵游勇时,他们直接采用了最原始而最粗暴的战术——撞击,穆斯林的刀剑只能在他们的盔甲上留下细密的刻痕,难以伤害到战士本身。

战局很快演变为一边倒的屠杀,一方是百分百披甲,另一方则是零披甲,只有几名重装士兵被饿昏了眼的穆斯林用石头砸晕,其他人都是完好无损。

山坡上的突厥骑兵和运输队前方的一千名士兵遥遥对望,片刻的犹豫后,劫掠者们迅速逃跑,把战场上的残兵全部抛之脑后。

穆斯林难民爆发出绝望的哀嚎,他们被重甲士兵和披甲战犬包围起来,气喘吁吁,痛哭流涕,有些人抛下武器,跪倒在地,准备投降。

“军团长”

一些士兵看向了巴拉克。

“全杀了,一个不留。”

巴拉克冷漠地说。

“这里是荒原,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每一袋面粉都得供应给梅赫梅特将军的部队,没有多余的粮食养活他们!”

重装步兵得到命令,举着武器,缓缓向前推进,战犬们则时不时扑倒最外层的穆斯林,咬断他们的脖颈,惨叫声在这片荒原的上空经久不绝。

过于血腥的场面将躲在士兵背后的志愿者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等浑身是血的巴拉克回到运输车旁边时,学生会长张了张口,终究还是没有出声。

“觉得他们不该杀”

巴拉克瞟了他一眼,撕下一块布,擦拭着自己的战锤。

“不……我们没有多余的粮食……”

学生会长摇了摇头。

“但那些跑掉的骑兵,你们不追吗”

“追不上,我们速度很慢,陛下也似乎没有组建大规模骑兵的意愿。”

巴拉克说道。

“不过也无所谓,他们这种劫掠者已经很难抢到物资了,寒冬过去后,荒原上的难民会少一半。”

巴拉克的话语透着血淋淋的现实,数百年前,突厥穆斯林抢走了罗马人的家园,使用安纳托利亚的土地资源繁衍生息,而现在,安纳托利亚不属于他们了。

巴拉克在辅兵的帮助下脱掉铠甲,为自己点起一支烟,闭上眼睛。

“加快速度吧,把你们送到下一个补给站后,我们还得去科尼亚,加入梅赫梅特将军的大营。”

士兵们脱下铠甲,坐上运输车,战犬们回到训犬师的身边,默默跟在车队的身后,大运输队继续前进,绕过了那片布满尸体的空地。

群鸦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吱嘎叫着,在空地的上空盘旋,寒风吹来,凛冬将至。

……

托罗斯山脉北麓,科尼亚城俯瞰着北面的盆地,城市周边同样是一片焦黑,双头鹰的大旗在城市西方的营地上飞扬。

营地北面的一座小山上,卡拉曼贝伊乌灿举起一个缴获而来的东罗马望远镜,注视着井然有序的大营。

“五万人的军队,跨越荒原,还得留下士兵防守新占领的城市。”

乌灿喃喃自语。

“竟然还是有三万多人抵达了科尼亚城下。”

“他们的补给能力简直太强了。”

“要打么”

一位部落首领叼着烟斗靠了过来,粗声粗气地问道。

“还是跑”

乌灿没有回答,嘴唇紧抿。

在这个时代,大军出征时很少会携带补给或是构建补给线,一般都会采用就地补充的方式,说白了就是洗劫,走到哪里便抢到哪里,如果没什么可抢的,要么就挨饿,要么就缩减军队规模,要么就只有收兵回家。

统帅们不是没想过从远处运输补给,但这种方式简直是太过低效而浪费了,一路上人吃马嚼,等粮食运到终点,也许就只剩下了十分之一。

乌灿便是打着这个算盘,他的焦土政策可以让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很难从新占领区上得到物资补给,漫长的内陆补给线不仅极其浪费,还会遭到游牧民的持续打击,在他看来,哪怕东罗马军队真的不顾一切地冲到了科尼亚城下,也会士气低迷,减员严重。

他的游牧部队一直巡弋在外,到了那时,等梅赫梅特的军队攻城正酣,他便可以率军突袭,用一场胜利来打出自己的统战价值,从而与东罗马帝国谈判,以名义上的效忠来换取实际上的独立。

至于因他而四散流离的穆斯林难民,乌灿并不在乎,如果连自己的权柄都无法保证,留着他们也毫无意义。

可是,东罗马帝国的强横国力给他着实上了一课,梅赫梅特的军队步步为营,硬是用巨量的物资撑到了科尼亚城下,没有预想中的饥荒与减员,没有预想中的低迷与不安,三万余人的战斗力基本完好。

至于科尼亚城本身,乌灿是从不抱有任何希望的,奥斯曼帝国在十几年前的进攻中把这座坚城破坏殆尽,城墙都给拆了个七零八落,乌灿有胆魄在白羊王朝和东罗马帝国之间左右逢源,有能力将一些游牧部落整合在自己手中,但却实在没有治理城市的才能,既没有修复城市的计划,也没有修复城市的金钱。

现在,科尼亚城内还有五千余名惶恐不安的守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们恐怕坚持不了一个月。

“要下雪了,我们去过冬吧。”

乌灿收起望远镜,长叹一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