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斯拉维斯的战争(2/2)
作为高层子弟,莱普提斯自然得到了大量的资源,在迦太基出生,在迦太基度过了童年,基本上住在了迦太基皇宫内,跟随其他高层子弟一起学习,是共治皇帝查士丁尼的班底之一。
莱普提斯原名奥利维亚,许多年前,尚且年幼的查士丁尼带着他去一座位于北非沿海的庄园里拜访庄园主,在路上看见了一座古代遗址,查士丁尼告诉他说,这是大莱普提斯城的遗址,古罗马时期的阿非利加第一城市,塞维鲁皇帝的出生地,有朝一日,如果让他掌握权力,一定会把这座城市整顿起来,让它重放光彩。
奥利维亚不是很相信,大莱普提斯城虽然保存得较为完好,但它的生态位已经被附近的的黎波里城和米苏拉塔城抢占,已经基本没有重整的价值。
查士丁尼只是耸耸肩,并将莱普提斯这个名字赠予了他,让他等着瞧好。
后来,查士丁尼成为了共治皇帝和迦太基亲王,他果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复那座古老遗址,清理沙土,挖掘水渠,修缮港口,修建教堂,移民垦荒,种植防护林……硬是用金钱来实现了在莱普提斯看来不太可能的事情。
尽管修复大莱普提斯在短时间内没能带来什么经济效应,反而拖累了的黎波里城和米苏拉塔城的发展,尽管共治皇帝的举措遭到了时任迦太基留守大臣巴西利厄斯的反对,被他痛斥为“浪费金钱,好大喜功”,查士丁尼还是十分高兴,哪怕远离北非,也依旧时常写信给阿非利加行省的官员,要求他们将大莱普提斯的复兴计划贯彻到底。
后来,莱普提斯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少主只是很喜欢那位军人出身的塞维鲁皇帝,很喜欢塞维鲁独裁专制的统治思路,很喜欢塞维鲁对元老院与共和传统不屑一顾的态度。
“他不受一切法律的约束,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国是他的财产。”
查士丁尼常常将这句描述塞维鲁皇帝的名言挂在嘴边,并总会笑着拍拍莱普提斯的肩,希望他也如那座同名城市一般,始终忠心耿耿地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至于莱普提斯本人,他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查士丁尼对他很好,他也会献上忠诚,对他而言,这没什么不对的。
不过,到最后,大莱普提斯城还是发展起来了,查士丁尼在一次招待远洋水手的宴会上偶然得到了一点消息,派人从墨西哥的干旱沙漠引进了一种名为龙舌兰的多肉植物,在大莱普提斯城周边广泛种植,草心可以酿酒,叶片纤维可以制作绳索和帆缆。
龙舌兰的希腊语名称意为“高贵”,查士丁尼喜欢这个名字,并在宫廷中带起了一股龙舌兰酒的热潮,大莱普提斯城的龙舌兰产业也迅速发展,连“莱普提斯”这个名字也似乎与“高贵”沾上了一点关系。
想到这里,莱普提斯从骆驼的鞍包上取出一个酒瓶,灌了几口龙舌兰酒,感受着一腔火辣从喉头灌入胸腹。
成年之后,莱普提斯从迦太基回到南方的斯拉维斯领地,开启了作为一名斯拉维斯骑兵的军事生涯,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查士丁尼,但后者依然挂念着他,每隔几个月的问候信从不间断,每次还顺带捎来一些符合莱普提斯口味的礼物,这瓶龙舌兰酒便是其中之一,精选的三年发酵蓝色龙舌兰,价格高昂,一般人还根本享受不到。
每当莱普提斯在众人面前掏出绘有皇家酿酒坊徽章的酒瓶,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时,他的心中总会有些隐隐的优越感,他从不会把这些礼物与其他人分享,连作为军团长的父亲也不行。
不过,他的父亲也根本不需要,作为下一任皇帝的查士丁尼从来不会将这种收买人心的小伎俩使用到上一辈高官贵族的身上——这是属于现任皇帝的工作。
“萨博乌,你最近有打听到高加索方面军的消息吗”
莱普提斯看向萨博乌。
“你和那些中央军的军官们关系好,他们的消息应该是很灵通的。”
“高加索方面军您是问查士丁尼陛下”
萨博乌想了想。
“我听说,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放弃安卡拉之后,游牧部落迁入东边,查士丁尼陛下的一支哥萨克骑兵遭到游牧部落的伏击,好像打了败仗,现在已经放弃了行动,全部撤出了突厥人控制区。”
“哥萨克骑兵好像被查士丁尼陛下放回了大草原,切尔克斯军团和圣安德鲁骑士团的盟军都在特拉比松一带固守。”
“天气冷了,游牧部落准备迁移过冬,战争可能会暂停一段时间。”
“什么撤退,那叫战略转进。”
莱普提斯不满地瞥了萨博乌一眼,随即又陷入深思。
“哥萨克骑兵也离开了么真是奇怪,太奇怪了。”
“也就是说,我们明明要深入游牧地区,皇帝还有意识地减少了骑兵的数量。”
“斯拉维斯骑兵可是一直在增加呢。”
萨博乌提醒道。
“六个千人队中,四个在北部集团军,一个在南部集团军,还有一个在半个月前乘船前往奇里乞亚了。”
“前往奇里乞亚的是哪一支”
莱普提斯问道。
“西斯拉维斯的第二千户,最早的一批斯拉维斯,百夫长都是皇帝亲自提拔的老一辈战士,跟着皇帝打了三十年的仗,对皇帝绝对忠诚。”
萨博乌说道。
“千户驻地是圣狄奥尼修斯绿洲。”
“这我当然知道,我父亲的直属千户之一嘛……”
莱普提斯撇了撇嘴。
“看来陛下是有什么重要任务交给他们了,新设立的几个千户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千夫长,还是算了吧,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萨博乌笑了笑。
“我们想不明白的,何必自讨烦恼呢”
莱普提斯有些遗憾地点点头,结束了注定没有结果的猜测。
两位斯拉维斯军官继续交谈着,骆驼骑兵在高原荒漠上跋涉,前方的军营已经遥遥在望。
……
奇里乞亚平原北方,托罗斯山脉北麓,尼代城堡外,东罗马帝国的军营密密麻麻,覆盖着被焚毁的荒村。
残破的城堡上空飘扬着东罗马帝国的旗帜,城堡大厅内,一场宴席正在召开,参加宴席的除了跟随以撒的陆海军军官和佣兵头领外,还有卡帕多西亚基督徒的头人,包括卡拉曼尼人的几个首领,也包括卡帕多西亚地下城的几位代表。
外交部门的官员们正在与他们探讨战争之后的利益分配事宜,以撒则没有在这方面透露太多口风,到底是有限自治还是改土归流,全看战争的最终结果。
就目前来看,东罗马帝国已经将容易攻取的几片地区尽数拿下,奇里乞亚与卡帕多西亚的西南部连为一体,奥斯曼苏丹向东逃窜,卡拉曼贝伊则龟缩在科尼亚城到卡拉曼城之间的群山间,情况一片大好。
但是,一则自东而来的消息让胜利的曙光黯淡了些——马穆鲁克苏丹喀伊特贝与白羊王子雅各布签订盟约,马穆鲁克雇佣兵加入白羊乱局,雅各布在内战中节节胜利,即将打到大不里士,他的哥哥哈利勒则屡战屡败,还动辄打骂下属,克扣军粮,逐渐在内战中落入下风。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白羊王朝内战将在几个月后宣告结束,新任白羊王雅各布有可能会伙同马穆鲁克苏丹率军西征,阻止东罗马帝国的东进。
大家都知道,东罗马帝国的步兵战斗力很强,但这里毕竟是传统游牧领地,突厥人的游牧骑兵在这里具有相当大的地利优势。
不过,卡帕多西亚的基督徒倒是对决战结果不怎么担心,他们已经得到了以撒的承诺,哪怕东罗马帝国最终战败,也可以迁移到安纳托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开启新的生活。
觥筹交错,宾客尽欢,一位秘书官走到以撒身边,耳语几声。
以撒点点头,向诸位贵宾告辞,祝福他们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
离开大厅,以撒走上台阶,来到城堡二层的书房。
一位包裹在黑色斗篷中的瘦削男人等候在此,他摘下兜帽,露出一张日耳曼民族的刚硬脸庞,向以撒微微鞠躬。
“您来了,尊敬的皇帝。”
“久等了,瓦伦丁。”
以撒回到自己的座位,冲瓦伦丁点点头,示意对方坐下。
这是巴希尔瓦伦丁,以撒从德意志招揽的炼金术士,原时空中是纯盐酸的制取者之一,因为在盐酸及盐酸延伸产业的卓越贡献被以撒授予了皇家工匠的称号和男爵头衔,在名义上拥有一块中美洲小岛。
“陛下,情况还行,已经有两艘“盐”船抵达阿达纳城了,但距离您所要求的数量还相差甚远。”
瓦伦丁简单地说。
“圣约瑟工城的化工厂加足了马力,的黎波里城也在您的要求下建立了化工产业,但我们的仪器比较粗陋,产出率并不高,恶劣的环境让工人时常死伤,原材料浪费也比较严重。”
“还有,近些日子,纯碱的价格简直太贵了,市面上简直供不应求,我怀疑这与北非沿海城市玻璃制造业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再就是软锰矿,玻璃工坊和建筑公司把这种东西拿来当着色剂,格鲁吉亚出售的软锰矿虽然变多了,但还是赶不上需求的增长。”
“硝石也不够,军需部门购买了太多。”
“盐酸倒是充足,不过您的资本家们对这种新鲜东西很感兴趣,巴不得立马找到民事用途。”
瓦伦丁面无表情地说。
“如果真的被他们找到了,我感觉盐酸的价格同样会暴涨。”
“我建议您干预市场,不然就得增加预算。”
“无妨,这是好事。”
以撒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欲望激发需求,需求促进生产,生产导致进步。”
“干预市场就不必了,我给你加点钱吧。”
以撒拿起纸笔,快速写下几行字。
“至于效率不足,直接扩充规模,以量取胜,反正在里面工作的也是穆斯林奴隶。”
以撒将信函盖上印章,递给瓦伦丁。
“至于原材料,这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在着手解决了。”
“斯拉维斯已经到了,卡帕多西亚人也同意提供帮助,行动马上开始。”
“在此期间,你必须确保“盐”的充足供应,记住,我们必须在游牧民族南下过冬前完成这一切,这是铁令!”
瓦伦丁接过信函,躬身一礼,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书房。
瓦伦丁走后,以撒为自己点上一支雪茄,慢慢思索着。
这些年,以撒一直大力扶持化学工业,把前人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总算取得了一点成果,并足以将部分化学产物使用到战争之中。
以撒命人制造的化学产品都是具有民事及军事多重用途的,通过这次战争,东罗马帝国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完善的早期化工体系,为正在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添上一把火。
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除了东罗马帝国之外,西欧的不少国家同样拥有制造化学产品的能力,并已经将其使用到手工业之中,比如用来酸洗板甲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比如用于纺织及印染的硫氧化物,再比如技术逐渐完善的玻璃制造业,这也是化工产业的一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的化工厂都没有什么高级工艺,都是采用简单粗暴的“以量取胜法”,容器简陋效率低下压榨工人就行了。
东罗马化学工业的发展肯定会逐步影响整个欧洲,一些眼光毒辣的君主肯定也会在自己的国土上发展新式产业,但仅有东罗马帝国拥有如此广袤的殖民地和如此庞大的矿物储备,很多东西都是欧洲本土所不具备的,比如用于生产早期化肥的磷矿,这是北非的特产,路易十一都成功偷到了生产工艺,但就是无法批量生产。
化学界常说的“三酸两碱”中,盐酸,硫酸和硝酸均在15世纪之前便已经被充满智慧的化学先辈发现了出来,烧碱其实并不难,但暂时没有太大的作用,至于纯碱,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物质之一了,自然界中就有不少,只要加紧开采,不会太过缺乏。
“陛下”
木门敲响,秘书官走了进来。
“外交大臣巴西利厄斯回来了,还带着两个库尔德人。”
“很好,让他们进来吧。”
以撒点点头,熄灭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