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石勒问道佛图澄(1/2)
话说当初西域僧人佛图澄于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岁。
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到洛阳是因为有一个心愿,他想在中原地区修建一座面对普通民众开放的佛教寺院。而洛阳是中原的第一大都会,佛图澄希望佛教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为何当时的佛寺还有民用的和非民用?其实在这个时候,洛阳城早就有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叫做白马寺,这是在东汉的汉明帝刘庄在公元六十八年下令修建的,但是这座寺院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只是作为官方译经的场所,译经的高僧都是从印度、西域等国聘来的。当时的东汉时期一直到三国归晋,寺院并不是宗教场所,也不是佛堂,而是政府办公的地方。三宫的办公地点叫府,九卿的办公地点叫寺,所以三宫九卿又称为三府九寺。比如主持礼仪、迎宾庆典活动的部门叫鸿卢寺,主管叫鸿卢寺卿。此外还有太常寺、光禄寺等等。后来的大理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叫大理寺卿。
所以说白马寺其实就是当今朝廷(政府)主办的翻译局,只不过翻译的书籍有点特殊,乃是佛经。与此同时,它又是少数皇室成员礼佛的场所。当初汉明帝曾经梦到西方有一位“金人”,梦醒之后,询问大臣,才知道这位“金人”乃天竺之圣人,人称为佛,是西方的圣人,从而起了礼佛之心,于是让大臣去西域把佛经和僧人请来洛阳,并且在洛阳建造白马寺。当时当时的民众对佛教是完全陌生的,人们对不理解的东西常常是怀有敌意的,当今皇帝觉得好的东西也未必能够让臣民们心悦诚服地接受。
所以到了公元三百一十年,也就是晋怀帝永嘉四年,佛图澄来到洛阳的时候,中原地区还没有一座向普通佛教徒开放的寺院。佛图澄此时已经是一位七十几岁高龄的老人。此逢乱世,佛图澄于是暂时选择隐居,等待时机。
当时由匈奴部落而起义称汉帝的刘渊刚死,刘渊的第四子刘聪称帝,加封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公,持节、开府、都督、校尉、王不变。
石勒,本名?勒或匐勒,字世龙,上党郡武乡县人,羯族。石勒少时行贩于洛阳,为人力耕,曾被官吏掠至山东为奴。三国永安年间,与汲桑聚众起兵,后投靠刘渊,转战河北,屡败晋军。刘渊死,随刘聪。
刘聪授石勒将军之职,他坚决辞让将军之职,刘聪同意了。刘粲率兵四万进攻洛阳,石勒将辎重留在重门,率骑兵二万在大阳与刘粲会师,在渑池将晋军打得大败,直抵洛川。刘粲出兵頧辕,石勒出兵成皋关(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在仓垣围攻陈留太守王赞,被王赞击败,于是退兵驻扎在文石津。又打算向北攻击王浚,碰上王浚的将领王甲始率领辽西鲜卑万余骑兵在津北击败赵固,石勒于是烧毁船只,丢下营垒,率军转向柏门,去迎护重门的辎重。他到石门,渡黄河,在繁昌攻击襄城(今河南襄城)太守崔旷,将其杀死。
先前,雍州浪人王如、侯脱、严嶷等人在江淮间起兵,听说石勒前来,非常害怕,于是派兵一万在襄城抵御石勒,被石勒击败,兵众全都被俘。石勒到达南阳,驻扎在宛城北面的山上。王如害怕石勒攻击襄城,派人送珍宝车马犒劳石勒的军队,要求与石勒结为兄弟,石勒接纳了他。王如与侯脱不和,他劝石勒进攻侯脱。石勒夜晚命令士兵鸡鸣时起程,早晨就逼近宛城城门,展开攻击,十二天后,宛城被攻克了。严嶷率兵救援侯脱,赶到时已经来不及了,也投降石勒。石勒斩杀侯脱,囚禁严嶷并送到平阳,全部兼并了他们的兵众。
由于军队有了新的增员,力量加强了,石勒又再南攻襄阳,转而攻陷江西(泛指汉、沔以东,淮水以南,长江以北这一带)壁垒三十余所,留刁膺据守襄阳,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三万多人回攻王如。他担心王如的强大,于是奔向襄城。王如知道后,派弟弟王璃率骑兵二万五千人,假装犒劳军队,实际上是想偷袭石勒。石勒迎击,消灭王璃,又驻扎在长江以西,流露出雄据长江和汉水的志向。张宾规劝石勒回到北方,石勒没同意,并任张宾为参军都尉、领记使,居中总理事务。正遇上军中饥乏又流行疾疫,有一大半都死了,于是渡过沔水,进犯江夏(今湖北云梦),于光兴二年(311年)正月十五日攻克江夏。又继续北上,攻杀新蔡王司马确于南顿(今河南项城西),朗陵公何袭、广陵公陈眕、上党太守羊综、广平太守邵肇等率众投降石勒。他又进占许昌,杀平东将军王康。
当石勒转战于江汉一带时,在洛阳的司马越因众叛亲离,害怕匈奴刘氏的进攻,洛阳难守,于是以讨伐石勒为借口,企图回到他的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以自全。因此,在光兴元年(310年)十一月,率领甲士四万余人,以及王公卿士等大批人员,离开洛阳,经过许昌,进屯于项城(今河南沈丘南)。晋青州刺史苟曦因移文州郡,声讨司马越的罪状。晋怀帝司马炽也痛恨司马越擅领军队离开京城,手诏给与苟曦,令其讨伐司马越。
司马越忧惧不已,在光兴二年(311年)三月病死于项。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太尉王衍为主帅,率兵东下,要将司马越的灵柩送还东海。石勒知道后,率领轻骑从许昌出兵追赶。
四月,石勒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追上晋军。王衍派将军钱端迎战石勒,被石勒击败,钱端战死。晋军大败,石勒分兵包围并猛射晋军,晋军尸体堆积如山,王公士庶兵卒十余万人,无一幸免。王衍以及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西河王司马喜、梁王司马禧、齐王司马超、吏部尚书刘望、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庾顗等人均被生擒。
石勒让他们坐在帷幕下,问他们晋朝过去的事情。王衍、司马济等人害怕被杀死,纷纷抢着陈说,只有司马范神色俨然,神态自若,他回过头来斥责王衍、司马济说:“今天的事,有什么必要再这样纷纷陈说。”石勒对他感到十分惊奇。于是,石勒将诸王公卿士押到帐外杀害了,杀死的人很多。石勒看重王衍的清辩,惊奇司马范的神态,不忍用兵器杀害,于是,让人在夜晚推墙将他们压死。石勒同时斥责司马越是扰乱天下者,劈其棺而焚其尸。
左卫将军何伦、右卫将军李恽得到司马越死去的消息后,护送司马越的妃子裴氏和世子司马毗从洛阳逃走。石勒在洧仓迎战司马毗,晋军又大溃,石勒擒杀司马毗以及诸王公卿士。接着,石勒趁势率精锐骑兵三万,进入成皋关,会合刘曜、王弥进攻守卫空虚的洛阳。光兴二年(311年)六月,洛阳被攻陷,晋怀帝被俘。事后,石勒归功于王弥、刘曜,自己却回驻在许昌。前赵第三位君主刘聪任命石勒为征东将军,石勒坚决不受。
平阳人李洪有兵众数千,在舞阳建壁垒驻守,苟曦暂任李洪为雍州刺史。石勒进攻谷阳,杀死冠军将军王兹,在阳夏攻破并活捉王赞,任命王赞为从事中郎。又在蒙城击破并活捉大将军苟曦,任命他为左司马。刘聪授予石勒征东大将军、幽州牧,石勒坚决不接受将军的封号。
王弥与石勒,表面上亲近而内心里互相猜忌,刘暾劝王弥征召曹嶷的军队来谋取石勒。王弥就写信,让刘暾去召集曹嶷,并且邀请石勒一起到青州。刘暾到东阿时,被石勒部下游骑抓获,石勒秘密杀掉刘暾,准备密谋消灭王弥。正巧王弥的部将徐邈私自率领部下离开王弥,王弥的势力渐渐削弱。等到石勒抓获苟曦,王弥更加憎恨石勒,于是,派使者假装用谦卑的话对石勒说:“您抓住苟曦而赦免了他,真是显示神威!如果让苟曦为您的左司马,我为您的右司马,天下就不难平定。”
石勒看出这是骄兵之计,对张宾说:“王弥地位高,而言辞谦卑,恐怕他想为我效犬马之劳。”
张宾说:“我看王弥有雄据青州之心。家乡,本来就是人心所向往的地方,您难道就不思念并州吗?王弥之所以迟迟未发难,是因为担心您在背后牵制他,他早有规劝您的想法,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现在若是不收拾他,恐怕曹嶷到后,成为他的羽翼,以后虽然后悔,也来不及了。徐邈已经离去,王弥的军势稍有削弱,但看他统治的愿望还很强,可以通过引诱而消灭他。”石勒认为说得对。
石勒与乞活帅陈午在蓬关相互攻击,王弥也与刘瑞对峙,形势很危急。王弥向石勒求援,石勒未答应。
张宾进言道:“明公常常担心没有杀王弥的机会,现在天赐给了我们一个大好的机会。陈午是个小人,怎能成为大敌?王弥是人中豪杰,将成为我们的祸害。”
石勒于是回师攻击并斩杀了刘瑞。王弥大喜,以为石勒是真心推举,帮助他,不再怀疑石勒。石勒率军在肥泽攻击陈午,陈午的司马上党人李头劝石勒说:“您是天生的神武,应当平定四海,四海的百姓都仰慕您,希望您拯救他们于困苦之中。有与您争夺天下的,您不早早地去除掉他,而返回攻击我们这些流人。我们都是乡党小人,最后都将拥戴您,现在您何必逼迫得这样急切呢?”
石勒认为讲得有道理,次日早晨率军退去。石勒假称请王弥在已吾会宴,王弥的长史张嵩劝王弥不要去赴宴,恐怕有专诸、孙峻之类的祸乱,王弥不听。
王弥入席,饮酒至畅快时,石勒亲自斩杀王弥,并吞并他的兵众。这样,石勒就除掉了他逐鹿中原时的一大对手。
事后,他上报前赵皇帝刘聪,陈述王弥叛逆的情状。前赵第三位皇帝刘聪开始时大怒,曾遣使责问,但又无力驾驭石勒,只得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持节、征讨都督、校尉、开府、幽州牧、公未变。
此后的石勒,在名义上仍为刘氏之臣,实际上已在独立行动了。
石勒担心苟曦、王赞叛逃,于是以二人密谋反叛为名,将他们杀死。
当初石勒乃是山贼行当出身,后来觉得当此为业没有出息,于是伙同其他十八个山贼投奔了当时称帝的刘渊。石勒因为出色的军事才能被提拔成为了大将军,而他的山贼兄弟们称之为十八骑。石勒在刘渊死后,既又杀王弥后,在光兴二年(311年)十月任命将军左伏肃为前锋都尉,继续向南攻打豫州诸郡,至长江而还,驻扎在葛陂(今河南新蔡县北),收降一些归附之人,安排将军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让他们缴纳义谷,供给士兵们食用。
石勒胆大心细,有才干,很得部下的信赖。但是石勒和他的十八骑都是山贼出身,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烧杀劫掠,手下的军队也极其野蛮,可以说是当时胡人军队当中最可怕的一支,动不动就在被占领的地方搞大屠杀。最惨烈的一次围杀了十多万敌方的士兵和平民。其中还有不少出家之人被杀。
此时隐居在深山老林的西域僧人佛图澄,不忍见此悲惨现象频繁出现,于是发愿点化石勒,为了能接近石勒并且度化他,他找了个机会去接近了石勒的一个叫郭黑略的部下。
西域高僧佛图澄先是来到了石勒的军营,找到了石勒手下的一员大将,名唤郭黑略,此人正是石勒“十八骑”之一,很受石勒重用。
郭黑略笃信佛法,是一名虔诚的三宝弟子,当他见到一位来自西域且声名显赫的大和尚时,非常高兴,当场拜佛图澄为师,并受持五戒。
自此郭黑略每每出战,佛图澄都能够预言战争的胜败。时间一长,石勒很是迷惑,就问郭黑略:“你的智慧怎么突然高出以往很多啊!你是怎么知道战争胜负的呢?”
郭黑略神秘地一笑,说道:“非是我智慧高明,而是有一位神人相助。”
石勒闻言,皱紧眉头,又问:“什么意思。”
郭黑略低声说:“有一位来自西域的神人,自愿加入我的帐下,所有的预测都是他告诉我的。”
石勒一听大喜,说:“有这样的神人,你还不早告诉我,赶快把他请来相见。”
郭黑略于是把佛图澄引荐到军营中,与石勒相见。
石勒一看见佛图澄,心里想:这哪是什么神人,原来就是一个光头的僧人啊。
佛教当时在中国还没有流行,人们普遍对佛教是持怀疑的态度,并且因为佛教因为修行方式不被人民理解,被伪道士们视为邪教。
所以石勒也用怀疑的眼光死死地盯着佛图澄,似乎要把他身上盯出个洞来。
佛图澄自然知道石勒不信佛法,只有显示神通才能令其折服。于是佛图澄不慌不忙,微笑地拿出自己平时吃饭的钵盂,让人去装了一钵水放在桌子上。
然后高僧佛图澄点起一炷香,坐起来默默地念经。但见钵盂之中居然慢慢地长出了一株青莲,片刻之间就绽放花朵,鲜艳夺目,幽香扑鼻。
石勒一开始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佛图澄,想看看这个僧人能有什么手段。直到这朵莲花盛开出来,散发阵阵香气,闪耀着五色的光芒。高僧佛图澄还当场治愈了那些士兵身上的旧伤和顽疾。
石勒见此情形,惊得目瞪口呆。
半晌才回过神来,石勒大呼,:“真乃神人也。”话毕,石勒马上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佛图澄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佛图澄这才进谏说:“作为王者,应以道德来教化众生,则四灵显出祥瑞。如果虐杀民众,道就会消亡,灾难就会降临。”
石勒听后心有所悟,下令不再杀害百姓。当时所有应当被诛杀的地方军队残部,十有八九都因高僧佛图澄之言受益,于是中州的胡人和晋人都大体信奉佛教。当时患有无人能治疗的恶疾之人,佛图澄为他们医疗疾病,很快便能痊愈。佛图澄私下帮助过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石勒从葛陂返回河北,路过枋头。枋头人想夜袭军营。佛图澄对语郭黑略道:“过一会,有贼寇到来,可令石勒将军知晓。”
果然如其所言,石勒军因为提前有准备,故而未败。
石勒想试一试佛图澄,夜里穿戴甲胄,执刀而坐,派人告知佛图澄:“入夜之后找不到石勒大将军了。”
派去的人刚到,还没来得及说话,佛图澄便反问那人:“今日平安没有贼寇过来,石勒大将军为何穿甲戒严?”
石勒从此更加敬重佛图澄。石勒后来因为愤怒想杀害众修行人,也让佛图澄吃苦头。
佛图澄便暂避到郭黑略房间,告知弟子们:“如果大将军的使者来问我在何处,就说不知。”
使者寻来,没有找到佛图澄,于是将情况汇报给石勒。石勒听后,大惊道:“吾有恶意向圣人,圣人舍我去矣。”
石勒为此整夜未眠,想要见佛图澄。佛图澄知石勒意悔,次日就去见石勒。
石勒见了佛图澄,于是说道:“大师,昨夜去何处了?”
佛图澄回答说:“大将军有怒心,昨天便暂且避开了。现在大将军心意已改,我才敢来。”
石勒闻言,尴尬地大笑道:“你说错了,哪有此事。”
当初,石勒被卖到茌平时,与母亲王氏失散。刘琨知道石勒母亲及侄儿石虎的下落时,派部下张儒护送他们前来,并致书信道:“将军发迹于黄河以北,席卷兖州、豫州,纵横于长江、淮河、汉水、沔水之间,即使自古的名将,也不能与您相比。您之所以攻城而不能占有其民众,掠地而不能占有其土地,一会儿像云一样聚合,一会儿像星一样分散,将军您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您这样的吗?存亡取决于得到什么样的主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归附于谁,得到真正的主人就是义兵,归附于叛逆之贼就是贼兵。义兵虽然失败,而功业必然成就,贼兵虽然暂时得胜,而终究必然被消灭。以往赤眉、黄巾横行天下,之所以一朝被消灭,正是因为出兵没有名义,相聚而成为祸乱。将军以卓越的资质,威震海内,如果能选择一个有德而又受推崇的主人,随时望而归顺他,那么,功勋、大义就会堂堂正正,富贵就会长享。您背弃刘聪就会除掉祸根,归向有德的主人就有福到来。您如果能采纳以往对您的教诲,改过图新,那么,天下就不足以平定,蚁寇就不足以扫除。现在授给你侍中、持节、车骑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襄城郡公,统领内外职务,兼有华戎的封号,显贵地封给您大郡,以表彰您特殊的才能,将军您应该接受这些,以满足远近之人对您的期望。自古以来的确没有戎人做帝王的。至于做名臣,建功立业的,则有一些。现在之所以有这些迟钝的想法,是因为天下大乱,需要雄才大略的人。远闻将军攻城野战、神机妙算,虽然没有看兵书,然而都暗暗地与孙吴兵法相契合,真所谓天生就知道的是上等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其次啊!只要有精锐骑兵五千,凭借将军的才干,就没有什么不能摧毁。诚心和事实,都在张端起草的书信上。”石勒给刘琨回信说:“事业和功德有不同的途径,这是腐儒们所不知道的。您应当为本朝尽节,而我是异族,难以替他们效力。”于是送给刘琨一些名马和珍宝,优厚地招待刘琨的使者,谢绝了刘琨的招抚。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整治房屋,督促农业生产,制造船只,准备进攻建邺。
当时,正碰上持续三个多月的降雨,琅邪王司马睿又派扬威将军纪瞻督率大军屯集寿春。石勒军中士兵多为北方人,无法适应南方气候。
霖雨和时疫流行,造成大批士兵的饥饿和死亡。
檄书早晚不停地传到,石勒聚集诸将商议。右长史刁膺劝石勒先曲意送去一封书信给元帝,请求替他扫平黄河以北,等到晋军撤退之后再慢慢考虑。石勒改容长啸。
中坚将军夔安劝石勒撤到高处躲避积水,石勒说:“将军怎么这样胆怯啦!”孔苌、支雄等三十余将又进言说:“趁吴军(此指司马睿军)还未聚集,我孔苌等请求各率三百步兵,从三十余处乘船渡江,趁夜登上城头,斩杀东吴将领,夺取他们的城池,吃他们的仓米。今年定能攻破丹杨,平定江南,抓住司马氏全家族诸儿辈。”
石勒笑着说:“这才是勇将的计谋。”各赐给铠甲和马一匹。又回过头来问张宾道:“您意下知何?”
张宾回答说:“将军攻陷帝都,囚禁天子,杀害王侯,抢掠他人妃子、公主,即使是拔下您的头发也难数您的罪过,怎能再当臣子侍奉司马氏?去年诛杀王弥以后,不应该在这里建立大营。天降久雨在此数百里之中,是告诉将军不应该留在此地。邺城有牢固的三台,西连平阳,四塞山河,有喉结之势,应该北撤据有它。讨伐叛臣,使他们归服,黄河以北平定以后,天下就没有能超出将军的了。晋朝固守寿春,是害怕将军前往袭击,现在突然听说将军回师,必定高兴敌方离去,而无暇用奇兵袭击。辎重取道北行,大军指向寿春,待辎重运走后,大军再慢慢返回,还担心什么进退没有地方。”
石勒撩起衣袖,翘起胡须说:“张宾的计策很对。”于是责备刁膺说:“您辅佐我,应该规劝我成就功业,怎能劝我投降他人呢?您说的那计策该斩首。然而看您秉性怯懦,所以饶恕您。”
于是石勒降刁膺为将军,提拔张宾为右长史。
随后,石勒决策挥军北上,在河北一带建立据点。
石勒从葛陂出发,派石虎率骑兵二千阻击寿春的追兵。当时,正碰上江南货船到,抢到米布数十船,将士们争相抢夺,没有设防。纪瞻所部晋军伏兵大举攻击,在巨灵口将石虎打得大败,一路追击至石勒驻扎处。石勒军中非常惊恐,以为晋朝大军到了,石勒列阵待敌。晋军害怕有伏兵,于是退到寿春。
在回军北上途中,石勒军队所经过的各地,都坚壁清野,使石勒劫掠无所得,军中非常缺粮,士兵们相互杀戮而食。军队行到东燕,听说汲郡的向冰有兵众数千,在枋头坚壁守卫,石勒将在棘津北渡,又担心向冰截击,于是,召集众将商议。
张宾进言道:“好像听说向冰的船都在河中,没上枋内,可挑选健壮勇敢的兵士千人,秘密地取道偷渡,袭击向冰的船,用来渡过大军。大军渡过后,向冰必定被捉。”
石勒采纳了张宾的计策,让支雄、孔苌等人从文石津捆木筏偷渡,石勒则率领众兵士从酸枣向棘津进军。向冰听说石勒大军已到,开始想将船拖入枋内,正碰上支雄等人已偷渡,驻扎在他壁垒的门前。支雄拖下向冰的船三十余艘来偷渡他的兵众,让主簿鲜于丰挑战,设三处伏兵以等待向冰。向冰大怒,于是出战,三处伏兵一齐发动,夹击向冰,向冰大败,石勒军抢夺其物资,士气大振。石勒军又长驱进攻邺城,在三台攻击北中郎将刘演,刘演的部将临深、牟穆等人率兵数万投降石勒。
当时,诸将领商议,想攻取三台作为据点,张宾进言道:“刘演的兵众还有数千,三台险固,不能迅速攻下,如果放弃他,那么他们就会自行崩溃。王彭祖、刘越石是大敌,应该在他们还没有防备的时候,秘密计划进据罕城,然后再广运粮草加以储备,向西禀告平阳,平定并州、蓟州,这样,齐桓公、晋文公时的大业就可成就。况且现在天下鼎沸,争战刚刚开始,人们都游离彷徨,没有固定的志向,难以做到万全,难以控制天下。现在,得到土地的就会昌盛,失去土地的就会灭亡。邯郸、襄国,是赵的故都,依山傍险,是地形险要之地,可挑选这两地作为国都,然后,再命令将领四出攻击,授予他们奇妙的策略,推翻将要灭亡的,保住可以收降的,兼并弱小的,攻击愚昧的,这样,众凶顽就可扫除,帝王之业就可图谋。”
石勒说:“右侯(张宾)的计策很好。”于是进军占据襄国。
张宾又进言说:“现在我们驻扎在此,越石、彭祖非常忌讳,恐怕在我们城池还未牢固,物资储备还不充足的时候就前来送死。听说广平诸县秋季作物已经成熟,可分别派遣诸将前去收掠野谷。再派使者到平阳,陈说应该驻守此地的意思。”
石勒又同意了。于是向前赵皇帝刘聪上表,分别命令诸将攻击冀州郡县内的壁垒,这些壁垒大都降附,运粮食给石勒。前赵皇帝刘聪任命石勒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冀、幽、并、营四州杂夷、征讨诸军事、冀州牧,晋封上党郡公,食邑五万户,开府、幽州牧、东夷校尉未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