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晋相贻书,燕王僭号(2/2)
究竟冉闵兵力有限,单靠着自己勇力,总敌不住数万人马,他尚舍命冲突,形似猘犬,好不容易杀透重围,向东奔去。狂走二十余里,距敌已远,方敢下马稍少休息。旁顾左右,不满百人,只有仆射刘群,与将军董闰、张温等,还算随着。
冉闵形色惨沮,如丧魂魄,身上亦血迹淋漓,创痕累累,勉强按定了心神,想与刘群等商议行止。
不防鼓声四震,燕兵从后面追来,冉闵自知不能再战,仓皇上马,挥鞭急驰。刘群等也即随行。
哪知燕兵来得真快,才经里许,便被追及,刘群回马与战,未及数合,即被杀死。
董闰和张温,无路可逃,双双就擒。冉闵所骑的朱龙马,本来是瞬息百里,迅速异常,偏偏跑了一程,无缘无故的停住不行,冉闵用鞭子乱击,直至鞭折手痛,那马仍然不动,反而颓然向地面倒下;冉闵才仔细一瞧,那马已经是死了。
总由临敌受伤之故,史称朱龙忽毙,关系冉闵之命,亦未尽然。
冉闵失了坐骑,好象失去性命,就使脚长力大,也是逃走不脱,眨眼间燕将攒集,七手八脚,把冉闵活捉了去,押解送往燕都。
燕王慕容俊,当面加呵责道:“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称帝?”
冉闵仍然不肯少屈,抗声答道:“天下大乱,汝等凶横,人面兽心,还想篡逆,我乃中土英雄,为甚么不得称帝呢?”
却是个硬汉,可惜仁智不足。慕容俊当然动怒,命左右之人鞭打冉闵三百,拘禁狱中。
这个时候,得接慕容霸军报,伪赵帝段勤,已经与弟弟思聪举城出来投降。寻又得慕容恪捷书,谓已阵斩魏将金光,进据常山。
慕容俊即令慕容恪为常山留守,召慕容霸还军,另派慕容评等人攻打邺城,邺中大震。
冉闵之子冉智与将军蒋干,闭城拒守,城外一带,俱被燕军陷没。
冉智与蒋干当然惶急,不得已遣使降晋,向谢尚外乞师。
尚将戴施,率领壮士百余人,前往邺城协助驻守。
蒋干见来兵甚寡,大失所望。
戴施得间对蒋干道:“汝主既降顺我朝,应该将传国玺出献。现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就使汝果献玺,也未便赍送江南,不如暂付与我,我当专使驰告天子,天子闻玺在我所,信汝至诚,必遣重兵,发厚饷,来救邺城。燕寇见我军大至,自然退去,保汝无恙。”好似一个大骗子。
蒋干尚怀疑未决,不肯交出玉玺。适得邺中大饥,人自相食,守兵无从觅粮,就将故赵的宫人,烹食充饥。滋美如何?
蒋干弄得没法,只好将玉玺取出,交与戴施。戴施佯装令参军何融,往枋头运粮,暗将传国玺付给何融之手,使至枋头转报谢尚。
谢尚得何融报告,亟遣振武将军胡彬,率骑兵三百,至枋头迎接玉玺,送入建康。晋朝廷交相庆贺,不消细叙。
且说邺城被困,已经月余,城中孤危得很,还亏枋头城运到粮米数百斛,暂救眉急,守兵暂免饿腹,勉力支撑。
燕将慕容评,屡攻不克,燕王慕容俊又遣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容根,右司马皇甫真等,统率步骑二万人,至邺帮助慕容评。
邺城守将蒋干,听闻燕兵继至,焦急万分,意欲乘夜出兵袭击,期得一胜,当下挑选锐卒五千人,俟至夜半,开城杀出,直捣燕营。
不防慕容评早已预备,四面设伏,等到蒋干他们驰至,一声号令,伏兵齐起,把蒋干军队尽行围住,逞情杀戮。
蒋干弃去盔甲,扮做小兵模样,才得混出围中,奔还邺城;五千人尽致覆没,守卒益惧。
慕容评等人围攻益急,魏长水校尉马愿等,开城迎降。蒋干和戴施,缒城出走,逃往仓垣。
魏后董氏,太子冉智,及太尉申锺,司空条攸等,一股脑儿做了俘虏,送往燕都。
惟魏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萧,并皆自杀。冉氏篡赵建国,过了三年即亡。
是时,燕王慕容俊方出巡常山,遣将分徇魏地,及邺城传到捷报,乃返至蓟郡,命将冉闵牵送龙城,祭告先祖考慕容廆和慕容皝的庙中,然后推冉闵前往遏陉山,枭首徇众。
不料冉闵一被杀死,山中草木,亦皆枯凋,并且连月不雨,蝗虫四起。自从冉闵被执至蓟城,直至冉闵死后三月有余,尚是亢旱。慕容俊疑冉闵暗中作祟,乃使用王礼葬冉闵,遣官致祭,谥为悼武天王。是日,遂得大雪三寸。崔鸿《十六国春秋》内,记载冉闵被擒,是在四月,燕王杀冉闵,乃在八月,案八月深秋,草木应枯,且连月不雨,系是偏灾。冉闵何能为祟?慕容俊之所为,不值一噱。
旱灾未靖,符瑞盛传,此时有燕子在慕容俊住的正阳殿的西椒房上筑巢,生下三只雏燕,脖子上有竖毛;凡城献上怪鸟,身上有五色构成的图案。
慕容俊对群官说:“这是什么征兆?”
官员们都说:“燕,是燕乌。头上有毛冠,指大燕如龙腾般兴起,毛冠竖指通天是仕宦之冠的征象。在正阳殿西椒房筑巢,是至尊的君王亲临前殿使万国来朝的征象。三只雏燕。是应合了天地星三统的应验。神鸟由五种颜色构成,指的是圣明的王朝将继承上天赐予的五行图谶符命来统辖天下。”慕容俊看后非常高兴。
燕相封弈,遂联络一百二十人,劝燕王慕容俊即称尊号。慕容俊尚作逊词道:“我世居幽漠,但知射猎,俗尚被发,未识衣冠,帝箓非我所有,何敢妄想?卿等无端推美,如孤寡德,不愿闻此”云云。
既而冉闵的妻子等,由慕容评押解送至蓟城,凡是赵魏相传的乘舆法物,一并献入。慕容俊诈称冉闵之妻董氏,实献传国玺,特别传见,好言慰谕,封董氏为奉玺君,赐冉智爵为海滨侯,用申钟为大将军右长史,并授慕容评为司州刺史,使镇邺中。故赵将王擢等,前时拥兵,据有州郡,至此俱闻燕声威,遣使请降。
慕容俊任王擢为益州刺史,夔逸为秦州刺史,张平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兖州刺史,高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
惟故赵幽州刺史王午,尚占据住鲁口,自称安国王。慕容俊命慕容恪前往讨伐,慕容恪出次安平,储粮整械,为讨伐王午计划准备。
适中山人苏林,起兵无极,伪称天子,慕容恪乃先往讨伐苏林,又值慕舆根前来会攻,马到成功,将苏林击死,再攻打王午。
王午已为部将秦兴所杀,慕容恪于是奉表劝进。燕臣一致同词,共上尊号。
慕容俊始置百官,进相国封弈为太尉,慕容恪为侍中,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左仆射,典书令张悕为右仆射,其余文武均拜授有差。然后在蓟城即燕帝位,大赦境内,自谓得传国玺,改年号为元玺,追尊祖慕容廆为高祖武宣皇帝,父慕容皝为太祖文明皇帝,立妻可足浑氏为皇后,子慕容晔为皇太子。
晋朝廷方遣使者来到燕国,与燕国修和,慕容俊对晋朝廷使者说道:“汝归白汝天子,我承人乏,为中原所推,已得做燕帝了。此后如欲修好,不宜再赍诏书。”
晋使怏怏自归。相传石虎僭位时,曾使人探策华山,得玉版文,内有四语云:“岁在申酉,不绝如线,岁在壬子,真人乃见。”
燕主慕容俊僭号称帝,正当晋穆帝永和八年,岁次壬子,燕人即援作瑞应,史家号为前燕。即十六国中三燕之一。有诗咏道:
符谶遗文宁足凭,但逢战胜即龙兴。
须知乱世无真主,戎狄称尊问孰膺。
燕既称帝,与秦东西分峙,各称强盛,偏晋臣不自量力,又想规复中原。欲知底细,且看下章续表。
桓温之出屯武昌,胁迫朝廷,已启不臣之渐,然实由殷浩参权而起。殷浩一虚声纯盗者流,而会稽王司马昱,乃引为心膂,欲以对抗桓温,无疑是举卵敌石,安有不败?高崧代司马昱草书,而桓温即退兵还镇,此非桓温之畏司马昱服司马昱,特尚忌惮儒生之清议,末勇骤逞私谋。北伐北伐,固不过援为口实已也。冉闵尽灭石氏,乃石虎作恶之报。冉闵一莽夫,宁能雄踞一方?
燕王慕容俊乘乱讨伐冉闵,得慕容恪之善算,即擒冉闵而归,诛死龙城,冉闵妻子董氏,及嗣子冉智,尚得滥叨封爵,未受骈诛,此犹为冉氏之幸事。冉闵虽恶,得是毙,故妻子犹得幸存,彼慕容俊以草枯天旱,疑冉闵为祟,反追谥而礼祭之,可见也是懂得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