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1171章 南北深耕

第1171章 南北深耕(1/2)

目录

岭南“安丰三号”试种成功的捷报,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宣告了安阳农业模式对迥异气候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

这道光芒不仅照亮了南方增产的希望,也反过来极大地鼓舞了北方乃至全国各试点地区的信心。

朝廷趁热打铁,将岭南经验明发天下,农事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北方,针对干旱和寒冷气候选育的“北地一号”麦种及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在京畿、山西、陕西等地迅速铺开。

新式的大型畜力收割机、脱粒机开始在大型农场和合作社投入使用,效率的提升肉眼可见。

安阳格物院农科所变得愈发繁忙,不仅要应对各地雪片般飞来的技术咨询,还要根据反馈不断优化种子和农具,并开始了对玉米、土豆等新引入作物的驯化与选育研究。

南方的推广则更为精细。除了“安丰三号”水稻,安阳的水利专家们开始深入调研南方的水网、丘陵地貌,设计更适合当地的小型水坝、引水渠和梯田灌溉系统。

针对南方常见的病虫害,医药研究院的化学所(由原安阳火药坊部分职能转化而来)与农科所合作,开始了早期农药(主要是植物源和矿物源杀虫剂)的筛选与配制试验。

叶明坐镇京城,通过日益发达的信使系统,遥控指挥着这场遍布全国的农业革新。

他要求各地必须建立详细的农事档案,记录下每一季的天气、土壤、种植、管理、产量等数据,为未来的精准农业打下基础。

“数据,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叶明在写给安阳格物院农科所的信中强调,“不要怕失败,但要记录下每一次失败的原因。只有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我们才能真正摸清这片土地的脾性,让粮食产量稳定地迈上新台阶。”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正悄然汇聚。

京城,一家看似普通的绸缎庄后院密室。这里,曾是三皇子“暗影卫”的一个重要据点,虽然大部分网络已被肃清,但仍有极少数隐藏极深的钉子,如同冬眠的毒蛇,在等待着复苏的时机。

烛光摇曳,映照着两张阴沉的面孔。其中一人,赫然是原太医署那位在“秘方风波”中落败、被迫交出“金疮生肌散”的副院判刘济世!只是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往日太医的儒雅,脸上只剩下怨毒与不甘。

另一人,则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眼神锐利如鹰隼,他是“暗影卫”残存的一名头目,代号“影枭”。

“刘老,看来叶明小儿,是铁了心要断了我等的根基啊。”影枭的声音沙哑低沉。

刘济世咬牙切齿:“哼!什么格物,什么实证!不过是歪门邪道,亵渎先贤!我那‘金疮生肌散’,乃无价之宝,竟被他们如此轻贱!还有那官药局,是要逼死天下药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