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最终的决定(2/2)
熊杰的想法不仅仅只限于土地本身,他想的更加长远,“况且这些水渠、水塘修好之后,还能储存一些下雨时降下来的雨水。”
熊杰的观点,同样得到了一部分族人的认可。
在熊部落内部,对道路、围墙、土地这些需要前期巨大投入的基础“工程”,都是非常重视和支持的,因为族人真的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和生活上的便利。
比如围墙,当初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收集石块和木材,开挖泥土;又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修建,前前后后投入的人数,熊巫统计下来的,差不多有近一千多人,当时可是消耗掉熊部落大量的物资,要不是有着其他部落的协助,甚至还无法修建完成。
更别说修建时消耗的粮食、工具、畜力等必要的东西,要是算上这些,围墙的成本会更加高昂,几乎可以说,是消耗掉前一年所有积攒下来的物资。
但即便面对如此高昂的成本,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习惯了居住在围墙里面,这种高大厚实墙体提供的安全感,就不是那种山洞和简易的院子能给得了的;况且居住的空间也变得更大,让本部能够容纳更多的族人。
同样的道理,道路、田地、矿场和各类工坊,都属于是“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类型,熊部落的族人,对这些基础建设的修建,自然是格外重视,但同时对于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高昂成本,同样是格外心疼。
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熊石这些以种地为主要工作的农事部门负责人,会反对熊杰提出的修建水渠的计划——修建水渠需要投入的资源太高,高到就算以目前熊部落拥有的资源和人力,都难以承受。
并且,即便是投入大量资源修建成功的水渠,那它的作用是否能够像熊杰说的那样,能够大量增加可被灌溉的田亩,如果不是,那不就相当于浪费了这些资源?
熊洪自然明白,熊杰和熊石的观点并无对错之分,只不过受限于认知之间的差别,才对这件事有明显的分歧。
但有分歧不能说完全就是坏事,通过这次辩论,熊石知晓了水渠的作用,而熊杰也明白了修建的难度,这对部落来说,是个好事。
“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们从山洞里搬出来的时候,就在那几座房屋的小院子,让我们度过了第一个寒冷的冬天。”
熊洪的话语,让在场大部分队长的思绪回到了当初的时光。当初从熊山山洞里搬出来,还是很冒险的。
“那个时候,可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搬离山洞的,要不是我和大巫师强制搬走,很多族人根本体会不到院子里的温暖和安全。”
“是否修建水渠,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想通过开垦的土地、修建的道路、建造起来的围墙和房屋、以及生产各种物资的工坊告诉大家,我们不能只想着依靠昊天给我们的东西来活着,我们需要改变周围的生活环境,去让族人们更好的生活。”
“难道昊天不下雨,我们就不种庄稼了吗?我们就不用吃饭了吗?”
从适应环境到改造环境,其实在不知不觉间,熊部落已经种下了这棵“改造环境”的种子,并且已经开始有了萌芽。
“我们争论的重点,我知道你们的担心,并不是水渠该不该修建的问题,而是修建后是否能够有用,投入的资源是否能够收回的问题,这点大家不要搞错了。”
“在我看来,修建肯定是要修建的,但不用一上来就耗费巨大的全面进行,可以先将这个大目标分成更多的小目标,一个个去完成。”
既然族长发话,同时大巫师和水草这些人都明确表示需要修建水渠,熊石等人也就不再反对,本身而言,熊石不是不知晓水渠能够带来的改变,部落愿意出这些人力物力,那当然更好。
“熊木、熊杰,还有熊石、石雪,你们几个队长,这两天尽快确定一下,开挖的水渠线路,并且统计一下所需要建造的支渠、水塘和水井,另外在水车、桔槔等输水工具的制作上,明观院和冶炼坊也要予以配合,趁着冬季没什么事情,尽快完成,我希望在明年春耕之后,至少能看到一段修建完成的水渠。”
对熊洪族长的想法,熊巫和水草自然是表示同意。
“我赞同族长的意见,修建水渠,大部分的工作量,应该还是去开挖水沟,这就需要人手,这些人手你们不用操心,大不了让这些留学生们也参与进去,反正是挖土,谁挖都一样。”
“让这些部落的学生们先熟悉一下,等到日后他们的部落需要修建水渠,那自然更加熟练,我们这也算是提前给他们传授技术了。”
水草说的有趣,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