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唐海未来主导权(2/2)
这一番话,如同一套组合拳,打得极其刁钻。
程康明巧妙地偷换了概念:他将董远方强调的“企业经营专业性”,偷换成了“选人用人流程的专业性”;他高举“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这面绝对正确的旗帜,站在了理论的制高点;他用模糊的“考察结果不理想”来否定具体人选,既不提供细节让你反驳,又给对手扣上了一顶“推荐人选有问题”的隐形帽子;他最终推导出的结论,应该任用组织部推荐的人,在程序逻辑上,竟然形成了一道难以正面攻破的壁垒。
董远方瞬间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逻辑陷阱。
程康明的理由看似牵强,但在组织程序的框架内,却几乎无懈可击。
他不能公开质疑组织部的专业性和考察结果,那等于是在挑战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寂静。
程康明派系的人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意,而支持董远方的人则面露焦急。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程书记这是要用“规则”和“程序”活活捆住董远方的手脚。
难道,辛苦重组的企业,最终要交到一群或许“政治正确”但不懂经营的人手里?
董远方的大脑飞速运转,他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既能尊重组织原则,又能打破这个僵局的,更高维度的理由。
这场较量,已无关具体人选,而是发展派与权术派之间,关于唐海未来主导权的一次正面摊牌。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铅块,沉重得让人窒息。
程康明与董远方的对峙,让在座的每一位常委都屏住了呼吸,无人敢轻易打破这危险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