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 第36章 广袤田野

第36章 广袤田野(2/2)

目录

她随即压低声音,在通讯频道里说:

“注意!十点钟方向,那栋红色屋顶的农舍院子,有情况!”

众人立刻依托田埂和土坎隐蔽起来。

威龙举起望远镜观察。

只见农舍的院子里,赫然停着一辆涂装成深绿色的罗马尼亚边防警察吉普车。

两名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正站在院门口,与一个穿着朴素的农民打扮的老者交谈。

老者显得有些激动,比划着手势,而警察则面无表情地记录着什么。

“例行询问?还是收到了什么风声?”

黑狐低声推测。

“不管是什么,绕过去。”

威龙放下望远镜,主动带着大家离开,“无名,侦察侧翼路线。其他人,跟我来,保持距离,动作轻。”

他们小心翼翼地改变方向,从更远处的一片洼地迂回,远远地绕开了那处可能带来麻烦的农舍。

当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被墨蓝色的夜幕吞噬时,他们终于抵达了树林。

树林比远看时更为茂密,主要由橡树和桦树组成,地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

“原地休整两小时。补充体力,检查装备。天黑后,按计划行动。”

威龙靠在一棵粗壮的橡树树干上,整理好了磁吸炸弹,下达了命令。

队员们各自散开,寻找相对舒适的位置坐下。

没有人说话,只有解开装备搭扣、轻微摩擦的声响,以及压抑的咀嚼声。

压缩饼干的味道在潮湿的林地空气中弥漫。

夜幕彻底降临,带着平原地区特有的、渗入骨髓的凉意。

呵出的气息在夜视仪淡绿色的视野里形成一团团白雾。

磐石有些焦躁地来回踱步,厚重的军靴踩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坐下,磐石。”

威龙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保存每一分体力,不必要的消耗就是犯罪。”

“他们去了快两小时了。”

磐石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手臂上终端显示的时间。

“耐心点,磐石,多等一会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红狼靠着自己的奇美拉步枪,闭着眼睛,仿佛在养神,但耳朵却微微动着,“黑狐和无名是老手了,他们知道分寸,信得过他们就好了。”

骇盔则一直半蹲在地上,终端屏幕发出的微光映亮了她专注的侧脸。

屏幕上,两个微弱的绿色光点代表着黑狐和无名,正缓慢而稳定地移动,旁边还有她远程扫描到的工业园周边电磁信号和热源分布的简易图谱。

当约定返回的时间即将截止时,树林边缘传来三声极轻微的、模仿夜枭的叫声——

安全的信号。

很快,两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身影敏捷地穿出灌木丛,正是黑狐和无名。

“情况怎么样?”

威龙立刻迎上前,其他队员也围拢过来。

黑狐接过骇爪递来的水壶,喝了一小口,喘匀了气,才压低声音开始汇报:

“确认了。节点就在工业园中心,那个最大的厂房里,以前应该是个机械加工车间。守卫非常严密。”

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松软的泥土地上快速画出示意图。

“外围是带刺铁丝网,有巡逻队,大约半小时一班,四人一组。东西南北四个角各有一个简易了望塔,木头搭建的,上面有探照灯和一挺GS-221轻机枪。厂房主要入口有双固定哨,里面情况不明,但从窗户能看到强烈的能量指示灯和密集的天线阵列,干扰源肯定在里面。”

无名在一旁沉默地点头,补充了最关键的信息:

“找到两处可能的潜入点。西侧,靠近废弃铁路线,有一段铁丝网因为年久锈蚀,加上之前可能有过小规模交火,有个不起眼的破损缺口,那边巡逻队的间隔时间似乎稍长一些。南侧,靠近外围居民区的边缘,有一个直径约一米的排水涵洞,看起来能通往厂区内部,但里面情况不明,可能有栅栏或者传感器。”

威龙蹲下身,仔细查看着地上的草图,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权衡着利弊。

“你们觉得怎么办?”

“西侧。风险相对可控。”

“那就说好了。”

他最终做出了决定,随后把电子地图路线和坐标全部下载到了自己的电子终端上,“就从铁路旁的缺口进去。”

他抬起头,开始分配任务:

“红狼,无名,你们负责清除外围威胁。红狼,你需要无声解决掉西侧缺口附近可能存在的暗哨,并为无名提供火力掩护。无名,你的任务是拔掉西面那两个了望塔上的哨兵,动作必须快、必须安静,不能让他们发出警报。”

“黑狐,骇爪,你们是核心。一旦外围清除,立刻潜入厂房,定位节点核心装置。黑狐负责爆破安置,骇爪,尝试拷贝他们的电子战数据,如果可能的话。如果暴露,优先确保彻底摧毁节点。”

“磐石,牧羊人,你们在外围策应。磐石,占据这个制高点,”他指着草图上一个靠近铁路的小土坡,“用你的精准火力封锁可能增援的路线。牧羊人,你负责看好我们的退路,并准备好反装甲武器,以防万一。”

他停顿了一下,缓了口气:

“任务核心只有八个字:摧毁节点,最大战果。”

“如果可能,获取数据,或者其他有价值的情报。如果暴露,优先摧毁,摧毁……眼前所见的一切,让傲慢的哈夫克也尝一尝恶果。都明白了吗?”

“明白!”

“行动时间,定在凌晨四点。”

威龙抬起手腕,“那是人最疲惫、警惕性最低的时刻。现在,对表!”

队员们纷纷抬起手臂,幽亮的屏幕光芒短暂地照亮了他们疲惫的脸庞。

秒针滴答,走向决定性的时刻。

蒂米什瓦拉郊外的这片树林,陷入了大战前最深沉的寂静。

他们,即将敲响哈夫克“巴尔干电子防卫墙”的第一声丧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