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613章 邺城

第613章 邺城(2/2)

目录

等笑得差不多了,西门豹又说,「百姓想要掀翻头顶上的东西,还是很难的。」

他们的经历不足以提供一份超然的眼界,起义之后,通过暴力骤然获得的财富、地位,却能够轻易瓦解一个人原来表现出的品行、意志,使得反抗的力量,忽然而起,忽然而落。

陈胜吴广、赤眉绿林的旧例暂且不提,新夏「闯王起义」的失败,可还新鲜热乎著呢!

「哪怕读了一些书,知晓了更多的道理,但人性总是难以抵御诱惑。」

没有坚定的意志,骤起高位,再受到一些曾经难以接触的,姿态高雅的贵人们拉拢————

屠龙者就这样,迅速的摇身一变,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恶龙。

「不会的,董卓不是那样的人!」

何博指著那高耸坚韧的城墙上,迎风飘扬的「董」字旗,对西门老大夫说道,「你忘了他在西凉的往日种种了吗?」

董卓的出身,比起百姓已经要好上太多。

但对于世家门阀来说,仍旧不够看。

哪怕是位于边疆,被内地豪族嫌弃的小世家,同样有著蔑视他的底气。

即便他有军功,即便他能安抚羌人,维护边境安稳,又能如何?

寒门就是寒门,鲤鱼飞过龙门,也是没办法变成龙的。

而董卓对此的反应,并不是对著世家卑躬屈膝,企图用一副温柔性感的壮汉姿态,让世家改变对自己的态度,摆出一副不值钱的模样。

他选择在得势之后,带著凶悍的士卒,直接对那些曾经与自己有过愁怨的西凉小世族们发出要命的问题:「想要试试我腰中宝剑,是否锋利否?」

对方没有回答。

因为在他们梗著脖子,回复董卓「我剑也未尝不利」之前,董卓的手下就已经帮助他们获得了凉爽夏日中,那无忧的安眠。

「这是一个很凶残的人。」

西门豹也是知道董卓事迹的。

他跟著又说,「这也是我担心的另一件事。」

人性实在变化千万,难以捉摸。

面对曾经厌恶的上位者,有些人迅速的沦陷在其给予的柔情之下,有些人则是在心底,一直隐藏著对其的仇恨。

那仇恨没有理智,只有饱含毁灭的恶意。

「以董卓的行事风格看,我担心他一旦掌握权柄,便要做出极为凶残事情来」

「刘宏这位皇帝眼下,还能掌控朝局,驾驭这些骄兵悍将。」

「但他已经快三十了!」

这对今汉皇帝来说,是个十分危险的讯号。

那带走了太多英主,致使许多政策无法得到延续的死亡,随时可能来到刘宏身边。

所以,当他死去之后呢?

他仅有的两个儿子中,谁能架势著今汉这辆破破烂烂的马车,行向更远的地方?

如果早做准备,那指不定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毕竟打著匡扶汉室旗号的人,还有很多。

做不了实权君主,做一个享受尊荣的周天子,让今汉社稷在名义上多延续几代人,也是可以的。

可惜,刘宏是个很自信的人。

他做下的许多事,推行的许多政令,都体现出他在「耐心等待」方面,实在没有多少天赋。

这两年振作了些许,奋斗了些许,拔苗助长的力气,也跟著变大了不少。

这便违背了《老子》中提到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语。

治国若是操之过急,可是要带来大麻烦的。

暗中观察过这位的大汉先君们曾说:「他的志向很远大,目标很不同寻常。」

像「赚尽天下有钱人的钱」这个愿望,根本不像是君王会有的。

「他的才能若是放在太平之世守成,是没有问题的。」

但会给子孙留下多少烂摊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宏伟的目标,搭配上只能守成的能力,便难免有些「志大才疏」了。

于是争来论去,大汉先君们只能两手一拍,决定接受命运。

反正他们早就死了,身体也烂在棺材里,再忧虑后人与基业,又有什么用呢?

若大汉能亡得轰轰烈烈,像秦朝那样留下个「君王死社稷」的好名声,也算有始有终了。

何博对西门大夫这一如既往的犀利目光表示倾佩,张口想要附和他的话时,却听到城外的营帐中传出响动。

士卒们开始奔跑,马匹发出嘶鸣。

何博瞥了眼那边,然后告诉西门夫妇,「走吧,这里就要打仗了。」

他们在城外说闲话,城里面的将军自然也在讨论著国家大事。

而说了这么久,也到了做出安排的时候。

「就按李密说的!」

「让他率领一队人马,去这里伏击贼人!」

城中,大腹便便,但面容看上去很有武将威风的董卓指著地图,下达了命令。

李密当即站起身回道:「必不辱使命!」

说罢,他的眼角不经意的瞥过旁边的李儒,见其神色未变后,也不动声色的离去。

董卓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两位爱婿兼谋士的眉眼官司,只是扶著腰带抚须说道:「陛下连连下诏催我平叛,关东却又诸贼并起,烟尘弥漫————这几日若不能取得战果,只怕我也要步卢植的后尘。」

卢植是当世的名臣大儒,尚且因为没能迟迟未能收复沦陷贼手的郡县,被皇帝挥手罢免,何况他这个西凉武夫?

李儒便说,「明公既然令李密负责与洛阳的往来,还怕没人为之助力吗?」

李密,是川蜀平民出身,自幼好学,有举孝廉的志向。

奈何今汉的孝廉,并非他能染指之物,李密追求的功名利禄,在世家的压制下,永远无法实现。

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后面竟跑到了西凉,跟一群羌人混在一起,还在后者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因此,他得以同董卓相识,然后被其收入麾下,并嫁了一个庶女过去。

董卓颇为看重他。

因李密出身低微,对于讨好上位者这事极有心得,所以这些年董卓送给袁氏,送给张让等权宦的礼物,都由李密接手负责。

「那些家伙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

「陛下每每派人传诏,我都要送出一批财宝————岂能不被掏空的?」

「等不能从我手上拿到钱财,取得的功勋也不能分润袁氏的子孙,为其晋身之资,他们还会在陛

对于那些端著架子,时刻彰显自身高贵的世家,对于那些找到机会,就来索要贿赂的「天使」,董卓早已恨的牙痒痒。

但洛阳不是西凉,那里出来的人,也不是西凉的落魄户们。

董卓便只能忍耐。

他之所以赏识李密这个女婿,也在于李密虽然对屈身讨好贵人很有经验,心里却怀抱著跟董卓一样的想法。

不然的话,论出谋划策,还有跟随的资历,都比不上李儒,只能用自己的军事能力,来拉高平均值的李密,又怎么会在董卓身边「平步青云」呢?

实在是双方禀性太过相似了。

要是李密身材再魁梧一些,更让董卓喜爱,只怕不仅仅要收他当女婿,还要认他做儿子呢!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