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第二战区协作作战(2/2)
那位岁数最大的老人抹着眼泪,从怀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烤土豆塞到陈振华手里:“长官,天寒地冻的,垫垫肚子吧。你们都是好人啊!”
陈振华接过土豆,心里暖烘烘的。他知道,战士们在雪地里行军作战,靠的不仅是武器与勇气,更是老百姓的支持。这份情谊,比任何御寒的棉衣都要珍贵。
解决了这股伪军,队伍继续前进,越靠近武川,雪下得越大,能见度不足百米。陈振华让队伍放慢速度,派了更多侦察兵前出探路。
果然,在距离武川城不到十里地的一处山口,侦察兵发现了更多伪军的岗哨。
“山口两侧有暗堡,大概一个排的兵力,配备了两挺重机枪。”侦察兵在雪地上画出山口的地形,“他们好像在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陈振华蹲下身,手指在雪地上勾勒着山口的轮廓:“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硬冲肯定要吃亏。“
“二营长,你带一个连从右侧的山坡绕过去,那里积雪深,伪军肯定想不到我们会从那边走。记住,等我们正面打响,你们再从背后偷袭,先敲掉重机枪!”
“是!”二营长敬礼后,立刻带着一个连消失在茫茫雪雾中。
半个时辰后,正面的进攻开始了,陈振华亲自带队佯攻,战士们故意暴露在伪军的火力范围内,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山口两侧的暗堡里顿时枪声大作,重机枪的子弹打在雪地上,溅起一片片白色的雪沫。
就在伪军的注意力全被正面吸引时,二营长带着战士们已经摸到了暗堡背后。他们趴在雪地里,一点点靠近暗堡的射击口。
一个战士掏出捆好的手榴弹,拉燃引线后猛地塞进射击口,紧接着翻身滚开,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右侧的暗堡瞬间被炸塌,重机枪的轰鸣声戛然而止。
左侧的伪军见状慌了神,刚想调转枪口,陈振华立刻大喊:“冲啊!”骑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山口,马枪与手榴弹齐发,那些伪军们哪里见过这般勇猛的攻势,不到一刻钟就举着枪投降了。
清理战场时,战士们从俘虏口中得知,武川和包头城内的伪军已经得知归绥失守的消息,武川城内的一个骑兵团的伪军正打算往西北方向撤退,与那里的伪蒙军汇合。
“想跑?没那么容易!”陈振华看着武川城的方向,眼神坚定,“传我命令,全速前进,天黑前必须赶到武川城下!”
队伍再次出发时,雪势渐渐小了些。夕阳透过云层,给雪原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远远望去,武川城的城墙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城头上的伪军岗哨依稀可见。
陈振华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武川城内的一个骑兵团虽然慌乱,却仍有一战之力,更何况城墙高大,想要强攻绝非易事。
但他心里更清楚,骑兵一团和独立13团战士们的士气正旺,老百姓的期盼在身,无论多难,这包头城必须拿下。
与此同时,百灵庙方向的骑兵二团在雪原上疾驰,他们遇到的阻力比陈振华预想的要大——土城子的伪军似乎早有准备,在沿途的四王子府、大庙、黑沙庙三个镇子,伪军也都布下了一道道防线。
骑兵二团的周大勇没有硬拼,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绕开防线直插伪军腹地,借助王梦生带领的特战一团一营的特战能力,专门开展夜间进攻,短短两天内,就端掉了三个伪军的三处军事小镇,歼灭和俘虏了伪军的两个骑兵团,逼得对方不得不收缩防线。
归绥城内,特战一团的战士们正挨家挨户地清剿残敌,营长张破虏带着一个连来到伪县政府旧址,这里曾是德王在归绥的指挥中心,如今只剩下满地狼藉。
战士们在墙角的暗格里搜出了大量文件,其中不乏德王与日军勾结的证据。
“营长,你看这个!”一个战士举起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日军的绥远布防图,“这说不定对前线有用!”
张破虏营长接过地图,立刻让人送到电台室,加急发往武川前线。他知道,虽然自己驻守后方,却同样肩负着重任——只有把归绥与乌兰察布守牢,前线的战友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夜幕降临,武川城下的雪地里燃起了一堆堆篝火。陈振华坐在篝火旁,看着战士们烤着冻硬的馒头,心里盘算着攻城的方案。
就在这时,通信兵匆匆跑来:“师长,电台收到消息,第二战区的部队已经突破伪军五原和东胜防线,正在往包头方向赶来,预计三天后的中午就能到达!”
“好!”陈振华猛地站起身,篝火的光芒映在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这下好了,南北夹击,看他们还往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