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给贾会计的特殊待遇(2/2)
朝阳乐视总部大楼内,氛围却与窗外萧瑟的秋意形成了冰火两重天般的鲜明对比。这里热火朝天,人声鼎沸,仿佛一个巨大的能量熔炉,每一个角落都燃烧着名为梦想与生态化反的火焰。
巨大的LOGO在入口处熠熠生辉,内部装修极具未来感和科技感,开放式的办公区内,年轻的工程师、产品经理、营销人员们或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或三五成群地激烈讨论,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争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忙碌而亢奋的交响乐。墙上贴满了颠覆、生态、为用户创造全新体验、蒙眼狂奔等充满煽动性的标语海报,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乐视超级电视、乐视体育、乐视影业等各个子生态的宣传片,音量开得很大,营造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向前狂奔的紧迫感。
这一切火热的源头,无他,只因为乐视即将在几天后,正式推出其新一代的超级手机——乐1S。这意味着贾会计极力构建并鼓吹的乐视生态系统,又向前迈出了看似坚实的一步。
时间回溯到2015年3月,贾会计在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要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系统,强调通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打破边界,重构价值,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这个宏大的蓝图,在当时吸引了无数目光,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截止到目前,除了那个听起来更加遥不可及、尚在PPT阶段的“超级汽车”计划还只是个模糊的影子外,“超级电视”和“超级手机”这两大核心终端,似乎正以惊人的速度变为现实。尤其是手机业务,从今年1月份高调宣布进入手机领域,宣称要打造“生态手机”,到如今十月中旬,短短十个月时间,所谓的“超级手机”就已经迭代更新,即将面世。这种速度,在外界看来,堪称“乐视速度”,是执行力强大的体现;但在一些冷静的观察者眼中,却不免带上了一丝“大跃进”式的冒进和隐忧。
要支撑如此庞大且烧钱迅速的生态布局,资金是命脉。贾会计深谙此道。从6月初开始,他就启动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其通过质押所持有的乐视网股权,以及在不同市场、通过复杂关联交易进行套现,所获资金的官方口径,无一例外都是用于支持乐视生态业务的投入、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支持业务发展。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贾会计内心深处,确实是想着将乐视生态打造成一个商业帝国的真诚愿景。但他更聪明的地方在于,他给自己留足了后路,并且他精准地抓住了乐视网股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时机,进行大规模套现。而且,他采取了一种极其巧妙且日后备受诟病的方式——不是直接减持,而是通过借款的形式,将套现所得的资金,借给乐视网上市公司使用。
这一手,不仅在当时避免了因大幅减持而对股价造成直接冲击,维持了“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正面形象,更妙的是,贾会计在借给乐视的资金的运作机制上,精心设计了一套随借随还的模式。
这一套随借随还的模式就是,乐视网根据运营需要向贾会计借入资金,同时,也会根据自身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暂时归还部分借款。这套机制,就像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体系的关联公司之间,安装了一个可以随时开启和关闭的资金水龙头,为资金的频繁进出、腾挪转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通道。这也为他日后在公司出现无法挽回的时候,能够相对快速、隐蔽地从公司账户提出大笔资金。
所以贾会计将套现资金借给乐视的时候,就提前埋下了伏笔,创造了先决条件。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贾会计作为乐视网的实际控制人,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是绝对性的,甚至是一言堂的。这种强势的控制力,使得公司的资金调度、重大经营和财务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意志和判断。尽管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但在贾会计强大的个人权威之下,这些治理机构就不能发挥其有效的制衡作用。从贾会计和乐视后来的发展来看,所谓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根本就是摆设,或者说这群人都是利益共同体,他们也在跟着贾会计套现。
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乐视网与贾会计本人及其控制的众多非上市关联方之间,长期存在着资金、人员、业务混同的问题。复杂的关联交易网络如同一团乱麻,这使得资金在非上市体系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流动,变得异常容易且边界模糊。这种混同,为利益输送、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打开了方便之门。
前世,在乐视暴雷以后,深交所发出的问询函和后续调查就明确指出,贾会计的关联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大额、持续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行为。这意味着,那些名义上借给乐视网、用于支持其运营和发展的资金,其还款随时可以被贾会计的关联方截留、挪用,并未真正用于上市公司的业务拓展和健康发展,反而可能流向了更烧钱的非上市板块,或是用于维系整个乐视生态看似繁荣的假象,甚至可能进入了私人腰包。
当然,在公司业务高歌猛进、股价节节攀升、现金流看似能够覆盖一切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被增长的狂热所掩盖,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可一旦市场环境转向、资金链出现裂痕,或者某个核心业务板块遭遇重创,这个建立在复杂关联交易和资金腾挪之上的大厦,其根基的脆弱性就会暴露无遗。而凭借其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力和对资金通道的掌握,贾会计完全有可能成为那个最先察觉到危险、并且也是跑得最快的人。
相比之下,天眼影业虽然同样由杨简绝对控股,拥有说一不二的控制力,但其内在逻辑与乐视截然不同。杨简财富的来源多元且深厚,他本人对从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里抠那点小钱毫无兴趣。更重要的是,他凭借无人能及的先知优势,精准布局,使得天眼影业本身就是一个盈利能力极其恐怖的现金奶牛。其出品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几乎部部火爆,版权收入、票房分账、衍生品开发等带来的利润,让国内同行难以望其项背。可以说,十个乐视加起来,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也未必能与天眼影业相提并论。
正因如此,包括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等在内的大型投行,一直试图说服杨简将天眼影业上市。在他们描绘的蓝图里,一旦天眼影业登陆资本市场,以其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市值千亿起步绝非虚言。然而,杨简对此一概回绝。最初是出于保持创作独立性的考虑,不愿被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和股东意志所束缚。而随着他个人财富如滚雪球般增长,他投资布局的产业帝国愈发庞大和稳固,天眼影业上市的必要性就更是降到了零。
而公司的小股东们,虽然知道上市能让他们纸面身价暴增,但也同样享受目前这种自由创作、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加上他们持有的股份本就是杨简早期赠与,早已随着公司利润分红赚得盆满钵满,因此也无人强烈要求改变现状。
乐视董事长办公室,贾会计刚刚结束了与公司几位核心高管的会议,确认了乐1S手机发布会最后的流程细节、营销攻势以及产能保障方案。
他挥了挥手:“行了,发布会在即,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媒体、渠道、供应链,都要盯紧。你们去忙吧。”
“好的,董事长。”
“明白,贾总,我们一定确保万无一失。”
几位高管纷纷应声,拿着文件,神色各异地退出了董事长办公室。
贾会计揉了揉眉心,靠在宽大的老板椅上,目光扫过桌上那部工程样机乐1S,金属机身反射着顶灯冰冷的光泽。他按下内部通话键,对秘书吩咐道:“让张召过来一趟,我现在有时间了。”
大约七八分钟后,张召便出现在了贾会计的办公室门口。他年纪比贾会计稍长,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更偏沉稳和内敛,与乐视总部那种普遍的激进取态略有不同。作为乐视生态中内容板块的负责人,他肩上扛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
“贾董。”张召走进来,轻轻带上门。
“张总,坐。”贾会计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说说吧,《美人鱼》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张召在椅子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汇报。他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尽可能清晰、客观地陈述出来:“贾董,情况确实有些复杂。根据我们从中影那边以及行业内了解到的情况,天眼影业那边,不,应该说杨简,这次态度非常强硬。喇大董事长亲自出面约谈了天眼影业的张彤彤,试图调解,希望《美人鱼》能在安乐旗下的百老汇院线上映,但……效果甚微。”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贾会计的脸色,见对方没什么表情,才继续道:“杨简那边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由中影、星辉或者第三方,出价……8亿RMB,买断天眼影业、番茄影业、天眼嘉禾和杨柳影业四家公司手中总共40%的《美人鱼》投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