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975章 百舸争流的流

第975章 百舸争流的流(1/2)

目录

第975章百舸争流的流

当然,代工厂的售价也不能这么算。

苹果电脑代工厂的产品,就一直没有出现在国内市场。

毕竟那是签的代工协议,每个月二十万台出货,苹果都是付钱提货运走。

克莱斯勒一直还是打著用落后淘汰换代产品,打开内地市场的算盘。

是他们到落后地区来开厂做买卖。

所以这个无偿转移搬迁的产业链,50%的产权归国资,就是之前老程调过去所属的汽车工业总公司和沪海国资平分。

49%的产权归克莱斯勒。

让卫东象征性的拿了1%股份。

除了担任几乎终身的董事长获得协议上标明的经营权,以及所有的销售权。

就是付出整个搬迁成本后,修建的所有厂房都是他花钱得到的产权。

国资拿到的是产线产权。

所以整个沪海汽车产业园的产权算起来又是一笔帐。

那么生产出来的车,理论上必须要在内地敞开卖。

可很显然这么卖能冲垮其他所有厂家。

基本都是CDK模式,进口配件组装的所有其他厂家肯定做不到这么便宜。

至于便宜的那些国产敲敲打打车型,跟这种全流水线产品比,那能叫车吗。

带四个轱辘的破铁片罢了。

甚至也做不到这个五六万的成本价。

目前六千多美元,是因为部分零件还在进口,只要交付技术越完整,成本就越低。

现在的员工成本是节省大头,等到国产化率超过85,就是各种钢材、零部件原材料的节省了。

五千多美元是肯定有可能。

东瀛车是靠著全国一盘棋把产业链做到极致,才能把成本压到这个价。

但只要卷起来,有谁卷得过超级卷王呢。

所以坐在工厂开敞明亮的会议室,老程都没资格参与的股东谈判很轻松。

最后确定这款已经源源不断下线的轿车国内售价是12.88万,沪海市和汽车工业总公司每辆平分五万产业建设基金!

出口款当然不含这五万元。

实际上就是大概出厂价五万零八百,基金拿五万,剩的两万八千才是克莱斯勒的收益。

哪怕让卫东这边朝著东南亚出口卖了,还能交两万八千给克莱斯勒。

也是四千美元左右了!

之前他们在北美卖八千多美元,绝对不可能赚一半。

还要面对繁琐的生产局面、销售体系、管理成本。

所以这个收益回报绝对满意。

沪海和国资就更不用说,哪怕出口他们也能得到外汇。

这甚至比在国内卖了的产业建设基金更重要。

但问题就是目前内地消费能力有限,道路承载力更有限,所以要达到年销十万、二十万是个天方夜谭。

需要加大朝著其他地区的销量,克莱斯勒在全世界的销售体系都可以重点推动这款车。

沪海厂将大力推动海运保证全球销售。

沪海市里面、国资的人都暗暗点头。

唯有外方高层提出为什么要收这个产业建设基金。

让卫东理所当然的解释:「你去外面驾车跑跑就知道了,公路都坑坑洼洼,不花钱修路就只有修车,这个事情谁来做?当然必须要建立这样的基金。」

还好老美也没那种私人修高速路来收费的固定思维,大国家需要搞大基建也是他们经历过的场面。

认可了。

又有点纳闷董事长的收益在哪。

前前后后搬迁成本、建设成本,甚至包括这个启动周转资金,都是董事长在付出。

秦羽烨要给丈夫当翻译嘛,也帮著简单解释:「销售收益吧,每辆车有一千元的销售提成,当然这个提成是整个销售系统来分,我们有信心把这做成百年产业,支持克莱斯勒和沪海市共同发展。」

人家又惊叹,你这一共就不到两百美元的销售成本,能卖出车还能剩几个钱?

国资和沪海这边都笑而不语。

因为庆姐作为项目助手跟著老板娘全程参与。

她再次恍然,要是明年后年产十万辆,那不就是一亿的销售收益?!

可这亿来亿去的资金在汽车产业看来都是小钱!

之前说的搞个营销公司都有这么大的收益,这个瞬间真是能把房地产都丢到脑后了。

最后一起旁观现在内地浪波湾的女影星来拍摄电视GG吧。

就类似之前邹慧敏穿过那套白西装,但这个更商务,有垫肩的时下流行款式,虞晓秋还帮庆姐吹了个如鸡冠般翘在额前的发型。

立刻有了这年代成功女商人的味道。

都没去具有明显沪海特征的那些老洋房街道区域。

就在白墙乌檐的国际社区,选了个绿树成荫的别墅角落。

从HK跟著老板娘、行政总监去了北美的摄制组,拍了一大堆北美风情旅游节目,现在客串下GG拍摄。

肩头挎了个小包,优雅的从别墅小院出来,拉开车门上驾驶座,面带微笑的对外面招招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