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975章 百舸争流的流

第975章 百舸争流的流(2/2)

目录

打光走位,OK,一条儿过。

拍摄时间还没化妆久,收工。

克莱斯勒的高层都看傻了,他们做个GG方案要前后策划、论证,拍摄、调整搞好久。

最出名的GG就是这位总裁亲自上阵在道奇600面前。

用「每个花旗人都开上这款车,不让进口车烧掉一滴欧佩克汽油」这类词儿,硬生生把这款车打造成国货之光。

最后的GG语是「鹰总要展翅高飞,你要相信这一点!」。

让卫东都嗅到了后来似曾相识的味道。

像大嘴哥那样振臂高呼要支持国货。

才打出了整个八十年代让克莱斯勒爆发的翻身仗。

结果你们就这么简单?!

沪海市这边依旧笑而不语。

握手祝贺让卫东同志顺利带领合资车厂开工大吉同时,宣布先买沪海厂一周的产量,等于是补贴给同样市属计程车公司,十万元左右一辆道奇轿车,成为全市计程车。

这都不算是给支持了,是先抢到手!

之前运上船的那一千多辆,要不是当著外商就想抢了。

消费力有限是说给外商听的。

这么大个国家,两三千个县市,每省来千儿八百就几万辆。

庆姐打GG的国产美系车,算是在明星光环外还迭加了花旗光环。

就问这车愁不愁卖吧。

按照三四十年后的审美,让卫东觉得这会儿的桑塔纳都比这个道奇600要稍微流线型点,更有现代气息。

但大家不这么看,起码让卫东内部所有人都觉得花旗车更气派。

桑塔纳有点鼠头鼠脑。

道奇600的造型真是那种彰显六七十年代富得有点嚣张的得意洋洋。

棱角分明的挺硬朗。

总之全国销售分公司春节前来沪海开过销售大会,参观过车厂早就嗷嗷叫的等著了。

有没有庆姐拍GG都无所谓,就等价格出来。

12.88万是什么概念,现在除了东欧车,只要是欧美进口轿车都在二十万以上,动不动就三四十万!

还买不到。

八六年前国内基本不产轿车。

只有沪海牌这一款供给官方的车型,两三万一辆但得有相应的县以上级别还得排队。

一个县都看不到一辆轿车。

所以212吉普才是县级能看到的唯一小车。

于是才有那么多小厂拿212底盘改车。

现在能量产的就桑塔纳、标致等寥寥几款,全都是进口件组装,价格都在十六到二十万。

十来万的两厢夏利还没上市。

但就算再不懂车,也能看出来夏利和道奇600的区别吧。

国内对两厢车一概划到低档车的误解,就是从夏利开始的。

总之12.88万的三厢B级车,县领导坐出去都不掉份儿的车型,就这一款!

本来主要针对的还是八五年以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万元户。

但都明白,哪怕没有指定这款车是什么级别才能配备。

肯定有各种办法会绕著弯给买成公车。

这是各地的刚性需求。

尤其随著各地开始搞改制。

总有些踩到风口的国营厂家,建筑公司、五金公司、家电公司,甚至医院、银行这些单位开始绞尽脑汁的配公车。

这也比全国各地想方设法的去买进口车、ZS车要靠谱多了。

况且这里面还有五万是官方拿了,让卫东理解成变相的国家收了调节税,沪海收了地价。

于是刚把价格公布给各销售公司、分公司。

江浙沪一带就咔咔的直接带著买家来沪海等著了!

什么宣传成本、营销开支、运输费用,都不存在的,八十年代的作风就是只要找到货源,自提!

守在厂门口等著,交了钱你开到门口剩下我们带了司机自己开走。

庆姐再次目瞪口呆的看到卖车是什么盛况。

自己那拼了命的一天赶十个八个场子,每场一两千觉得很牛逼了。

相比人家这老板娘天天逛街、喝茶、游山玩水、晚上嗷嗷叫,那边哗啦啦的卖车、卖化妆品、卖服装,简直就是牛马!

所以等到五月五号,跟让卫东他们陪同克莱斯勒高层一同前往平京,为切诺基的全线完工剪彩时。

庆姐已经和虞晓秋、邹慧敏、詹妮在沪海共同注册了GG营销公司。

算是把她的商业运营给收编了。

用港资来限定也是保护她那太能折腾的商业价值。

九十年代初的报价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