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60年前的条约(2/2)
不过,小镇虽然小,但是公共建筑却不少。
邮局、酒吧、小卖部、码头、机场一应俱全,这里甚至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温室“,里面生长着无土栽培的绿色蔬菜。
只是因为“村民“稀少,酒吧和小卖部都是定期开放。
冬天是小镇人最多的时候,他开启了空间探测了一遍,发现现在小镇上大概有100多人的样子,其中不少人都聚集在酒吧里面喝酒。
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几乎全部都是各国的科学家。
因为没有利益的纠葛,也没有各国的政府人员,因此,这个小镇上的氛围又格外的松弛,国家之间的矛盾在这里更加淡化了。
孙志伟在野外待了不少时间没有看到人烟了,这时候发现了热闹的酒吧自然要过去喝一杯,顺便还能问一问机场什么时候开放。
既然这里有机场,他自然不愿意在零下40多度的暴风雪天,再赶几百公里路去朗伊尔城坐飞机。
当孙志伟推开热闹的酒馆大门时,外面的风雪从打开的大门吹了进来,嘈杂的酒馆里顿时骂声一片。
门口的酒保在孙志伟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嗖”的一下冲了过去,将大门重新关好。
这时候,酒馆里的众多科学家们才看清楚孙志伟的样子。
他穿着厚重的防寒服将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背后背着一个大背包,身上全都是积雪,一看就是远行来的。
孙志伟站在门口也没有再往里走,而是在门边放下背后的背包,脱下沾满积雪的外套,和头上的帽子。
等里面的人看到孙志伟的黑发也都露出好奇的目光,毕竟这里是北极,以前从来没有黄种人来过这里。
“抱歉,打扰了各位,我是来自纽约的詹姆斯·罗伯特,正在北极探险,能进来喝一杯么?”
“欢迎你,探险家先生,快过来喝一杯暖和暖和。”一位白发的老头主动对孙志伟打起了招呼。
酒保适时的把一杯威士忌递了过来,孙志伟顺手接过酒杯就坐到吧台上,跟众人攀谈起来。
这里的人全都是科学家,没有一个人的学历低于硕士,他们对孙志伟的探险经历特别好奇,不少人都过来主动找孙志伟搭话。
孙志伟虽然不是真正的探险家,但这几十年,他还真在世界各地跑了不少地方,再加上有后世网络上的见闻,找点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并不难。
很快,他就融入到酒吧的热闹氛围中,众人聊到高兴的时候,孙志伟更是豪爽的请每个人都喝了一杯。
从他们口中,孙志伟了解到,这里的机场并没有定期航班,各个国家的驻留科研人员,都有自己国家的飞机负责接送往来,补给物资都是各国自己负责。
至于酒馆中的物资也是酒馆的老板从几百公里外的朗伊尔城开车运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