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黛玉归处(2/2)
唯独王信不同。
他绝不会容许这些事。
那么正妻与妾室有什么差别?无非是叫法不同而已。
探春大概理解王夫人的意思,不过她思来想去,自己绝不会像王夫人这样冷酷无情。
“哼。”
王夫人冷笑,仿佛猜到了探春的心思,“等你有了儿子再说吧。”
利益比什么都重要。
王信的地位越高,利益也就越大。
探春将会是正妻。
冷酷的现实会教会她的,到时候她身为正妻,天然会维护正妻的地位。以她的品性手段,王夫人内心相信,探春会明白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娘家。
清源县。
“杀!”
城外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呼喊声。
大同军的士兵在城外操练。
即是操练也是示威。
虽然只四千人马,可谁都看得出起精锐。
更不提那一杆节度使大旗,王信亲临,说明大同府志在必得。
城头上的曹珍心里沉闷。
“将军,王信一点活路也不给我们留啊。”
身边的校官绝望道。
千里做官只为财,当官的想办法捞钱,乡绅们想办法兼并土地,他们当然也忍不住。
放纵士兵劫掠荒村还算是轻的。
大劫过路商队不是一次两次,大家都捞了一笔银子,没想到会有今日。
人命关天。
但凡触及人命的,大同出身的稽查队绝不放过。
哪怕是普通百姓死了,稽查队也追查到底,无论什么身份一视同仁。
这谁受得了。
“节度使有令,只追究元凶,其余士兵不要为虎作伥,以免受到牵连。”城下有几名骑手骑马围着县城转,在墙下不停的高呼。
他们这一支中军的小营,三百余人在游击将军的带领下冲出太原城。
本想逃亡汾州,然后再去想办法。
没想到大同军追击的这么快,节度使竟然亲自带着骑兵追来。
现在只能躲在城里,但也是等死而已。
众人一片绝望。
“狗日的,拼死也要把王信拉下来。”有个大汉骂道:“横竖是死,既然如此,兄弟们不如拼了,取了王信的狗头,死了也不亏。”
终归是太原镇军士,当兵了一辈子。
被逼到这个份上,谁都知道没有活路,拖得越久,
“拼了。”
“王信要我们死,我们不能白死,死之前给他看看,咱们太原军的厉害。”另外一名校官凶狠至极,一副不要命的架势。
曹珍不再犹豫。
既然兄弟们都愿意拼命,他当然不在反对。
“吱呀。”
县城大门悄然的打开。
一伙骑兵从城门出来,随后向大同军发起了冲击。
说实话,大同军明显愣了愣。
“结阵!”
齐山念大喊,亲自动手催促军官们。
现在依然来不及了,必须把这伙骑兵挡在外面,竟然敢拼命,大家有些没料到。
无论料到没料到。
几百家丁拼命起来,就算再有防备又能如何。
齐山念内心一沉。
“保护节帅!”
亲卫营有将领发现了对方的目标,方向是对着节帅那边,连忙阻止人马。
“也好。”
吴亮冷笑道:“太原军不是经常抱怨,说咱们胜之不武,屡次都玩阴的么,今日让他们服气,看看什么才是精兵。”
不是说打不过这伙家丁,只是不想出现太大的伤亡而已。
很快。
大同军镇稳固如初,就等着敌人撞上来。
没有士兵让步,静静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原军家丁骑兵们。
三百余骑声势惊人。
突然。
几名骑兵离开了队伍,娴熟的转了个圈,往后放逃去。
“妈了个八字。”
曹珍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比自己还不要脸,不敢在耽误,急忙扯了扯缰绳,靠着熟练的骑术,在马儿急蹄中也做到了快速掉头。
等离大同军镇二十余步的时候,只有不到三十骑依然冲过来。
“可惜了。”
王信摇了摇头。
这些人明知道被同袍出卖了,他们却依然没有回头,打算给同袍们争取逃跑的时间。
不应该死在这里啊。
没有多久,二十余骑战死,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因为大同军的军镇配合更加成熟。
“不能让曹珍跑了。”王信派出了骑兵,哪怕追到汾州也而不能放过。
除了杀鸡儆猴,震慑太原军之外,更有曹珍此人罪恶滔天。
把这些一个个狠毒的人杀死。
那么社会会清净很多。
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坏,没有办法的。
太原军经过革新,越来越多的清白士兵挑选了出来,哪怕其中的家丁极少,反而是家丁,许多家丁都沾染了不少陋习,甚至为非作歹。
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
太原军大概会保留不到三万人,加上大同军就是八万五千人。
八万五千人啊。
王信心里并不是很高兴。
地盘虽然扩大了,人口也增加了多倍,但这些反而都需要他来养活。
他当然可以学官府置之不理,把人当奴隶对待,死了就死了。
所以怎么解决呢。
王信愁眉。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啊。
不解决这个问题,别说朝廷会不会对付自己,自己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问题,除非放弃大同模式,对民间只索取而不付出,等个三五年,自己有了余力再来承担。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也就是大部分人继续维持困苦,苦一苦百姓。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也只能如此。
可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解决呢。
王信进入清源县。
清苑县遭受天灾,如今又遭受兵灾,可谓是元气大伤,光恢复就要三五年。
“先赈灾。”
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
王信觉得自己还能熬一熬,说不定熬出了转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