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薛宝钗的讨好(1/2)
太原城仿佛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
又是个难眠的夜晚。
陶鏴披着袍子来到庭院里。
“老爷!”
妾室娇滴滴的在廊坊下关心,“小心着凉。”
正妻与老小都在老家。
陪在身边的只有几房妾室,陶鏴挥了挥手,“回去。”
那姨娘乖巧的离开。
“唉!”
陶鏴叹了口气,半夜里传出很远。
巡抚衙门空荡荡。
白日里又有几波人被带走,依据大家得出的经验,只要被带走的人,十之八九都是罪证确凿,就算有出入,差距也不会太多。
简而言之。
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整个衙门里人心惶惶,但也有人幸灾乐祸,仿佛扬眉吐气似的。
这种小人得志的嘴脸,那王信竟然全部留用,真是不可思议。
自己该怎么办。
陶鏴心里有些恐慌,仔细论起来,自己好像也很危险,可自己是一省巡抚啊,王信不应该吧!
大家都是同僚,没必要赶尽杀绝。
“老爷。”管家急匆匆的找来,“外头有人来请见老爷。”
陶鏴慌道:“大半夜的会是谁。”
“好像是汾州那边的来人,大概是问太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见。”
陶鏴拒绝。
现在大同军已经入城,各处都被控制。
此人半夜来见自己,万一让大同军得知,引起对方的猜忌,自己岂不是危险,自己的把柄可不小,经不起大同稽查队那种查法。
管家明白了。
其实不光是汾州,各地都有派人来见巡抚,到处都在打听。
整个山西群龙无首,像个无头苍蝇似的。
第二日。
王信身边的亲卫来请。
得知是王信要见自己,陶鏴反而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是稽查队的人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那自己才彻底没有了希望。
出去了巡抚衙门。
门口早已有马车等候,陶鏴平静的坐上马车,然后离开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的人都看到了。
众人都在猜测。
太原府的人口到底多少还是未知,可以确定的是整个大同关内关外,包括原属于太原的代州,所有的人口合起来也不如太原多。
太原更是近百万人口的城池。
无边无际的房屋,一眼望不到头的城市。
王信不光亲自坐镇太原,连节度府的主要官员都搬来了。
围绕如何治理太原,和解决各种问题,整个节度府都开动了起来,每个人都忙的起飞,包括严中正也是,如何安顿太原军,又如何提升太原军的战斗力,乃至如何解决撤裁士兵们的生计等等。
相比巡抚衙门的冷清,甚至阴森,借用太原提督府办公的临时大同节度府却热闹不已。
进出人员络绎不停,大多数人都走的很快。
陶鏴下了马车。
车夫把马车停在专门的空地上,然后把马儿脖子处的马引子解开,牵着马去专门吃草料的马厩,如果牲口不需要的话,就系在拴马石处。
那里停放了许多马匹,留有水槽。
水槽的水是满的,旁边不远处有口水井。
陶鏴已经跟着吏员走了进去。
“抚台大人。”
对面有个人迎了上来,陶鏴看清对方,不是别人,正是太原府屯田道大使顾辰。
他倒是好了起来。
陶鏴客气的颔首,对方现在是大红人,自己不敢得罪他。
可能是提前收到了风声,难怪此人这两年安分守己,没有同流合污,当然也就变成了小透明,原来太原官场已经边缘化的人物,一下子成为了重要人物。
“请往这边,节帅正在等抚台。”顾辰保持了恭敬。
陶鏴忍着恐慌。
王信在看公文,房子里很俭朴,除了对方的公文与册子外,并没有太多多余的物件,光眼前所见,陶鏴心里不得不服气。
就凭此人这份坚持,再看看一路所见景象。
如果抚台衙门有这样的效率,何愁什么干不成,身为一省巡抚,陶鏴非常清楚这中间的差距有多大。
“节度使。”
陶鏴主动招呼。
“请坐。”王信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如何对待抚台,节度府商讨了好几次,公事公办,依法严惩的声音最大。”
陶鏴冷汗直流。
明知道王信见自己必有缘故,可依然头脑发白,整个人甚至微微颤抖。
谁能不怕死。
特别是被公审的话,陶鏴宁愿自尽。
“不要紧张。”
自己真没有拿捏此人的想法,赶紧把事情办了才是正经。“考虑抚台手里没有直接的人命官司,我决定对抚台特赦,前提是需要出面帮助节度府。”
“请问我需要做什么?”陶鏴没有直接答应。
又怕王信生气,主动解释:“我还有家族在内地,子弟在朝廷做官,如.如果要伤害家族利益的话,我.我宁愿自尽。”
说到最后,陶鏴语气决然起来。
“太原府的人口应该不会低于三百万。”王信猜测道,虽然大周黄册才不到一百万。
这怎么可能。
太原府十三县六州不提,光太原城城里的人口,只肉眼可见的规模,不敢说一百万,五六十万肯定是有的,那么加上十三县六州呢。
“应该有。”
陶鏴做了一辈子官,身居高位,不光是对太原,对整个山西都有些了解,认为王信说的没错,脸上露出困惑,这与王信叫自己来有关系吗?
总不会是想要与自己闲聊,商讨为官之道?
如果是这样,自己倒是可以好好说道说道,不过应该不是,想到大同军的厉害,陶鏴不得不气馁。
“三百万的人口收不上税赋来,甚至还有亏空,拖欠朝廷税赋和各方工钱,按道理是不应该的。”其中的猫腻,懂的都懂。
以前动的是朝廷的利益。
朝廷又不是自己的,那是皇帝的,王信不在意。
如今不同了。
虽然也不是自己的,但自己也属于大同节度府,动大同节度府的利益,等于动自己的利益。
陶鏴恍然大悟。
知道王信要干什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