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死亡并非终点(1/2)
“要是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该多好啊。”
贝里亚仰头望着天花板,整个人恍惚得像随时会精神崩溃。
原因毋庸多言,就在佐尔格被捕前,他给自己送来的那份情报,几乎将贝里亚的心脏捏成了冰。
“现在你告诉我,这一切竟都是那些德意志畜生编出来的卑鄙把戏?让我该怎么办?!”
这消息对贝里亚来说,绝对算不上“好消息”。
他甚至还在心里嘟囔,若是佐尔格当初别多事、别尽那该死的职业精神,乖乖被捕,事情反而会简单得多。
“苏卡不列......这下该怎么收拾?”
如果外界得知——
苏联这场以鲜血和恐惧为笔、专门对付“潜伏叛徒”的大清洗,其实不过是德国情报机关精心编出的骗局,那么他贝里亚就死定了。
清洗的决定固然是斯大林作出的,佐尔格名单上那些被拉出去枪毙的人,也是斯大林一句话的结果。但真正把名单扩张,把肃反之刃挥得更深更狠的,却正是贝里亚。
在这个国家,只要列宁不复生,没人能追究斯大林的责任。
这意味着——
替罪羊的位置,稳稳落在了他贝里亚身上。
‘当然,以斯大林的性格,他不会把这事公开。’
毕竟,无论从哪边算,那都是斯大林自己的过错。
若换成自己是那位“长着小胡子的书记”,在前线战况焦灼的当口,也不会自找麻烦,而会选择把这事悄悄压下。
但那只是为了斯大林自己。
事实是,他会因为被德国人玩弄、亲手杀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而暴怒,而被怀疑、被暗中注意的贝里亚,很容易成为泄愤对象。
到时候,他的妻子尼娜,他那视若生命的独子谢尔戈,都会被一并葬送。
这是苏联政治斗争的铁律,牵连无上限,惩罚无死角。
“不要......不能连我的孩子也......”
尽管贝里亚在无辜者与对手的家庭头上落下的土,多得能堆成几座小山,可在自己的家事上,他却依旧是个好父亲、好丈夫。
此刻,他的恐惧让他抱住了头。
“无论如何......必须提前下手。”
他得在清洗之刃指向自己之前,把可能泄露真相的一切痕迹都抹掉。
问题是——
手下不可信。
现在他们对自己毕恭毕敬,可一旦嗅到机会,这些人随时会冲去斯大林那边,把一切倒干净,顺便把自己的位置占了。
“尤里,在外面吗?!”
“您叫我,委员长同志。”
门被推开,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走进来。他刚加入NKVd不久,却有不俗的才能,被贝里亚一眼看中,破格提拔为贴身助手。
也就是说,他与那些老成奸猾的NKVd干部不同,是贝里亚“亲手培养”的人,可以用在这种最高级别的秘密上。
“立刻把这份名单上的人全部逮捕,并迅速处决。动作要快,要干净,不许走漏半点风声。”
“若要隐秘......连克里姆林宫也要瞒着吗?”
“如你所知,斯大林同志忙着最高统帅部的军务,哪有闲心管这点小事。”
言下之意很明显,连斯大林都不能知道。
“明白,同志。我马上去做。”
尤里干脆利落地答道,他能成为贝里亚的心腹,并非浪得虚名。
“呼......这样一来,知道真相的人,总算能从世上消失了。”
贝里亚靠在椅背上,自言自语。
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真正安心。
正如斯大林常说的,苏联境内,有太多眼睛。
要想活命,他必须把一切可能的风险都先斩断,而贝里亚,就是能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的人。
“哼......虽然不知道贝里亚在谋划什么,但事情变得有趣了。”
然而,贝里亚没想到,他的生存计划,从一开头就已经歪掉了。
他交付任务的尤里,此刻正与刚才的恭顺模样截然不同,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当年德国的汉斯·冯·乔,在我这个年纪就能成为帝国权力核心,还把德国带向胜利。”
他并不觉得自己不能像那样。
虽然以如今苏联濒临溃败的局势来说,“扭转战局”这种事近乎天方夜谭。
“只是直觉......但贝里亚的行动,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帮助。”
贝里亚显然并不完全信任他,所以没有把全部内幕告诉他。
但没关系,失败不过丢掉一条命,在苏联,这并不稀奇。
“那就看看,委员长同志到底藏着什么吧。”
原属全联盟列宁主义青年共产主义联盟(kooл)的学生,在战事爆发后加入NKVd,并一路升到贝里亚左右的青年,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Ю?pnnВлaдn?npoвnчАhдpo?пoв),嘴角微微扬起,迈步离去。
多年之后,这个名字将成为克格勃之王、苏共最高领袖之一。
而此刻,他只是一只嗅到权力气味的幼狼。
......
“总算......结束了。”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轻轻吐出一口气。
虽然在这条偏离原史的世界线上,他终究没能像本来的历史那样震古烁今,只能被人记作“英国军的一名将官”,但正因如此,他反倒躲开了许多苛刻的批评。
当他站在马德里王宫的高台上,看着头顶飘扬的白旗时,手中的红茶也显得格外顺口。
自去年深秋发动的西班牙攻势,终于在今日、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平安夜,于此地划下句号。
英军不仅赶在1936年结束前结束了整场战役,而且,尽管对手是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跌落为二流强国的西班牙,但仍旧在没有德国援助的情况下获得胜利。
那份被“逆子”爱德华践踏过的大英帝国尊严,也算是勉强抬回了一些。
历史上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国力长期摇摆,如今能凭一己之力拿下马德里,足以让英军军官们在冬日阳光暖照的废墟之城中,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场久违的下午茶。
“哇啊啊啊!”
“?GeneralVaquero!?GeneralVaquero!”
蹄声如雷,越逼越近。
“......老天啊。”
那人骑在马上,身披西班牙支持者的呐喊,像极了凯旋归来的古代将军。
若他出生在中世纪,或许还能算个合适的位置。可惜这是1936年;若不是有这家伙搅局,这一天本该再完美不过。
“停啊!我求你停下来好吗!”
蒙哥马用着近乎咆哮的声音,冲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故意踩着英军军官茶点时间乱晃的家伙喊了过去。
乔治·巴顿。
这个在原史里也是臭名昭着的“战争狂人”,在这个世界线中更是野蛮得惊人。
“这么喜庆的一天不是挺好吗,蒙哥马利将军?人人都有享乐的权利嘛。哪怕你们这些像姑娘一样捧着茶杯的英国佬,也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