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日常养生常识 > 第50章 女性补血药膳十全大补篇:融汇古今的滋养盛宴

第50章 女性补血药膳十全大补篇:融汇古今的滋养盛宴(2/2)

目录

六、健脾养血:山药桂圆粥

对于脾胃虚弱、虚不受补的女性,此粥能从根源上解决气血化生不足的问题。

·配方:鲜山药150克、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红枣5颗。

·做法:

1.粳米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山药去皮切块(处理时可戴手套防止过敏),红枣去核。

3.将粳米、桂圆、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

4.待粥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山药块,继续煮至所有食材软烂即可。

·功效:

·山药:健脾益胃,补肾益肺,是平补脾胃的佳品。

·桂圆:补心脾,益气血,安神志。

·粳米、红枣: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全方:通过强健脾胃功能来促进气血的生成,补而不燥,温而不火。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贫血兼有失眠健忘者。非常适合作为早餐或晚餐。

七、补肾乌发:黑豆首乌乌鸡汤

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补肾是生血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配方:乌鸡半只、黑豆50克、制何首乌15克、红枣6颗、生姜3片。

·做法:

1.黑豆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

2.乌鸡焯水备用。制何首乌洗净。

3.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入足量清水。

4.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2小时,至黑豆软烂。

5.加盐调味。

·功效:

·黑豆:活血利水,补肾益阴,乌发。

·制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乌鸡:滋阴补血。

·全方:肝肾同补,精血共填。尤其对血虚引起的须发早白、脱发有良好效果。

·适用人群:精血亏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脱发的女性。注意:必须使用“制”何首乌,生何首乌有毒。

八、安神补血:莲藕红豆章鱼汤

这是一款广东民间汤品,味道鲜美,功效卓着,能宁心安神,滋阴补血。

·配方:猪脊骨500克、莲藕2节、红豆50克、干章鱼1只、红枣4颗、陈皮1角。

·做法:

1.干章鱼、红豆提前浸泡。莲藕去皮切厚片。

2.猪脊骨焯水。陈皮泡软后刮去内囊。

3.将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加入足量清水。

4.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2-2.5小时。

5.加盐调味。

·功效:

·莲藕:熟用健脾开胃,益血生肌。

·红豆:健脾养血。

·章鱼:益气养血,通经下乳。

·陈皮:理气健脾,防止滋补腻滞。

·全方:健脾补血,滋阴安神,通络下乳。汤味醇厚,补而不燥。

·适用人群: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产后血虚乳少、一般体虚者均可食用。

九、简易代茶饮:参枣桂圆茶

对于办公室女性,这是一款简单易行的日常补血饮品。

·配方:党参10克、红枣5颗、桂圆肉10克。

·做法:

1.红枣去核,与党参、桂圆肉一同放入保温杯或茶壶中。

2.冲入沸水,盖上盖子焖泡15-20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效: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效似人参而力缓,不易上火。

·桂圆、红枣:补心脾,益气血。

·全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能有效缓解疲劳,改善面色。

·适用人群:适合工作繁忙、用脑过度、气血不足、精神不济的女性日常饮用。

十、产后补益:麻油鸡

这是台湾和闽南地区经典的产后坐月子补品,温补之力强劲。

·配方:鸡半只(或鸡腿2只)、老姜1大块、黑麻油适量、米酒1瓶。

·做法:

1.鸡切块,老姜连皮切片。

2.锅中倒入黑麻油,小火将姜片煸至干黄卷曲。

3.转大火,倒入鸡块翻炒至变色。

4.倒入足量米酒(需完全没过鸡肉),煮沸后转小火,加盖炖煮30-40分钟至鸡肉软烂。

5.炖煮过程中不加一滴水,待酒精挥发后,汤味甘醇。

·功效:

·黑麻油:补肝肾,润五脏,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

·老姜:温经散寒。

·米酒:活血通经,促进血液循环。

·全方:温补气血,驱寒除湿,促进子宫恢复。是产后恢复体力的绝佳食补。

·适用人群:产后妇女(通常产后第二周开始食用)、体质极度虚寒者。非虚寒体质及易上火者不宜多食。

---

结语与温馨提示

十款药膳,各有侧重,犹如为您的健康打造了一个精良的“武器库”。选择时需注意:

1.辨证施膳:了解自身体质是关键。热性体质者应选择性平或偏凉的方子(如莲藕汤),寒性体质则可选择温补之品(如羊肉汤、麻油鸡)。

2.循序渐进:补血非一日之功,贵在坚持。切忌急于求成而大量、频繁地进补,以免虚不受补。

3.注意禁忌:感冒、发烧、腹泻或有急性炎症时,应暂停进补。孕妇食用某些药膳(如含当归、阿胶者)前应咨询医生。

4.优质睡眠:药膳是“开源”,而良好的睡眠是“节流”,能减少气血的消耗,两者相辅相成。

希望这份详尽的药膳指南,能助您开启一场愉悦的滋补之旅,由内而外,滋养出如花般红润的健康与光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