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袁和平驾到(2/2)
如此又过了两天,高远心心念念的袁家兄弟鬼鬼祟祟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
北影厂安排得很周到,派出制作人王彬带着车过来接人。
王彬看着眼前的二位,干巴瘦,长得一个比一个奇葩,两对眼珠子一对赛一对大。
当下也顾不得多说什么,各自简单介绍了一下,王彬把哥儿俩,还有长城公司陪同北上的一位工作人员一起请上了车。
车子疾驰在宽阔的马路上。
哥儿俩好奇得不要不要的,透过车窗东瞅瞅西瞧瞧,不时小声嘀咕两句。
副驾驶上的王彬听两人说着“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啊”“马路上车不多,但道路真宽阔”“没有几栋楼,首都也不繁华嘛”之类的话,笑着问道:“二位导演是第一次回京城来吧?”
袁和平点点头,谨慎地说道:“是的,王领导。”
他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特地请教了傅奇,知道北影厂是正厅级单位,厂长汪阳的级别搁港岛,跟廉政公署的专员、警察署的署长齐平。
他问傅奇:“我到了后见到不认识的人,该称呼对方啊?比如说人家主动跟我打招呼。”
傅奇也挺哏儿,故意板着脸逗他道:“你见了穿四个兜的人主动跟你打招呼,一律称对方为领导就是了。”
袁和平像是找到了一把能打开任何锁的万能钥匙,喜不自胜起来。
王彬也很乐呵,这个港岛同胞还挺懂规矩,知道称呼自己为“领导”。
他确实是个小领导,正科级干部。
要不然也轮不上他来当制作人。
王彬跟他闲聊起来:“袁导演太见外了,您喊我老王就成。我常听厂里的前辈们提起来,令尊袁小田先生武德艺德双馨,是个让后辈们敬仰的艺术大家。”
“哎呀,王领导您这可过奖了,家父只是……小有成就罢了,当不起您这么大的赞誉。”袁和平眉眼开花,渐渐也放开了。
“袁先生是37年去的香港吧?”
“对,我老爸是37年赴港的,到了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一直引以为憾。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在香港出生的。”
“那,冒昧问一句,您家在京城还有老宅吗?有的话,可以去看看的。”
袁和平和袁祥仁对视一眼,颇为心动,又叹息一声,前者道:“老爸没提起过啊,他只对我们说,当年穷,世道乱,是为了一口吃的进的京剧班。
从来没跟我们兄弟提起过老宅子的事情来。”
袁祥仁附和道:“没错儿。”
王彬了然地点点头,“是啊,那时候世道不太平。不过现在好了,祖国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制度,你们可以多走走,多看看。”
兄弟俩陪着笑,却不表态。
王彬也理解他俩此刻的心态,被逼北上已经很无奈了,再抛头露面的,万一被哪家报纸刊登出来,传到香港去,那不完犊子了么。
要去自由总会做说明,写检讨书的。
这二位来之前就商量过了,只要进了北影厂,一头扎里面就不出门了,啥时候拍完啥时候直奔机场回港。
二人其实极富职业精神,虽说打心里不想来,但来都来了,那就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普及一个冷知识,中国四大名言:来都来了、大过年的、还是孩子、都不容易。
见有点冷场,王彬继续说道:“对了,跟二位知会一声,厂里给二位导演安排的是专门接待港澳同胞的饭店,晚上在那里居住,白天去厂里工作,二位没问题吧?”
一听这话,袁和平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急切地说道:“有问题有问题,不用另外安排住处了,太麻烦。我听傅奇先生说,贵厂有招待所的是吧?”
王彬点头道:“是有一家招待所,但条件……”
袁和平打断了他,道:“条件如何我们都OK,我们兄弟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旅游观光的,住招待所好,住招待所方便工作。”
袁祥仁也说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王领导,我听说剧组的演员们都住在招待所是吧?”
见王彬点头,袁祥仁又说道:“那我们兄弟两个更得住招待所了,方便跟同事们随时沟通。”
二位这番高姿态、不见外,都把王彬整不会了,他心说,香港同胞对待工作都如此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吗?
这哪是两位导演啊,这简直就是两头老黄牛。
王彬含糊了一句,“这个,我做不了主啊,等回到厂里后我向厂长汇报后再决定,好吧。”
袁家兄弟俩又忧心忡忡起来。
说话间,车子开进了厂。
停稳后,四人下了车。
王彬陪同三人进了主楼,敲开了汪阳办公室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