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别慌,我们要借道蜀境,去伐交州!(2/2)
在他看来,萧和的每一个决定都有深谋远虑的考量。
萧和再次点头:
“好,既然文长已然同意,那我们就依计行事吧!”
众人听闻,皆纷纷点头。
次日,邓芝以天使的尊贵身份,登上了前往成都的船只。
船只缓缓驶离码头,向着蜀地进发。
而魏延则留在荆州,有条不紊安排着各项伐蜀事务。
他一方面下令让士卒们好好休整,养精蓄锐,以备后续的征战。
另一方面,又派遣使者前往各郡,责令他们尽快将粮草运往江陵,为即将到来的伐蜀大计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
邓芝乘坐的船只在江面上一路西进。
船只上的邓芝,时而站在船头,欣赏着两岸的秀丽风光,心中却盘算着此次入蜀的种种事宜。
不出数日,战船便抵达了白关城。
此时的刘备,威名远扬,声震四方。
哪怕是汉太子刘禅,正率军进攻白水关,刘璋亦上表向大汉天子称臣之后。
蜀地的诸位将领都清楚地知道,蜀王已然归附于汉室。
因此,当邓芝抵达白关城时,白关的守将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以极高的礼节——上宾之礼,热情招待了邓芝。
同时,守将深知此事重大,立刻加急派人前往成都,向刘璋禀明汉使入蜀这一重要消息。
在成都方面,刘璋的细作早已传来消息,称刘备已调集魏延的部队屯兵于江陵,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向江陵调运粮草。
种种迹象交织在一起,仿佛都在暗示着魏延似乎有着入蜀的打算。
北面的刘禅,还在威临白水关,让刘璋如坐针毡,内心极度不安。
当得知汉使入蜀的消息后,刘璋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传令白关守将,务必护送邓芝安全、迅速至成都。
于是,邓芝在一路游赏,顺利来到了成都。
刘璋对邓芝的到来极为重视,竟亲自出城迎接。
当车马缓缓停于东门外时,邓芝刚一下车,刘璋便满脸堆笑,快步迎上去,恭敬道:
“蜀王刘璋,在此恭迎汉使!”
邓芝很快便认出眼前这位蜀地之主。
他着实没想到刘璋会如此盛大、热情相迎,这让他心中暗自窃喜,觉得此次入蜀的任务似乎有了更大的把握。
在邓芝看来,刘璋如此盛情,足以说明他对天子极为惧怕。
既然对方心怀惧怕,那么自己此行成功说服刘璋的机会无疑就更大了。
想到这里,邓芝赶忙拱手还礼:
“下官邓芝见过蜀王。”
刘璋见状,忙上前双手轻轻将邓芝扶起。
随后,邓芝说了一番精心准备的场面话,试图拉近与刘璋的关系。
“天子经常在我面前提起蜀王,他对蜀王可谓是仰慕已久,一直盼着有机会能与蜀公叙下同宗之谊。”
邓芝这番话虽是乱编,但目的明确,就是想通过同宗之情来打动刘璋。
刘璋听闻此言,暗自松了口气。
原来,刘璋就一直担心刘备会对他心怀怨恨。
当初他派使者去洛阳献上降表,其实就是向刘备低头认错,希望能化解双方的矛盾。
今日邓芝这话,无疑显示刘备并没有对他记恨在心,这让刘璋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当下,刘璋心情大悦,拉着邓芝的手,邀请他共乘一辇入城。
然跟在后边的吴懿看到这一幕,心中却十分不满,咬牙切齿道:
“蜀王竟对一个使者,竟如此卑躬屈膝,这实在是令我蜀人蒙羞啊!”
但此时他却不敢大声声张,只能将这份不满憋在心里。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蜀王府内,一场酒宴早已摆好。
刘璋坐于主位,将邓芝请入上宾之位,以示对邓芝的尊重。
而蜀地的谋臣武将们,则只能陪坐于下首。
众人心中虽有些许不满,但碍于刘璋的面子,也只能默默忍受。
酒宴开始后,刘璋不断向邓芝敬酒,言辞间满是奉承之意,同时还不忘向刘备大表忠心,声称自己一定会全心全意效忠汉室。
不仅如此,他还令陪宴官员也向邓芝敬酒,试图以此讨好邓芝。
这帮蜀中官员们被迫对邓芝敬酒,心中十分憋屈,却又不敢发作,只能强颜欢笑,陪着刘璋一起向邓芝敬酒。
酒过三巡,气氛原本还算融洽。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吴懿拿着酒杯,冷眼射向邓芝,质疑道:
“邓使,你家天子,当真的是顾念同宗的情谊吗?”
刘璋听到这话,顿时脸色一变,现出不悦之色,赶忙向吴懿暗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冲动。
但吴懿此时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并没有理会刘璋的暗示。
邓芝见状,一脸不解反问道:
“吴将军何出此言?”
吴懿神情严肃道:
“你说天子顾念同宗之谊,但我们的细作传来消息,说魏延正向江陵至夷陵一线调运粮草。”
“而且,你们的细作频繁出没于我白关之间,更关键的是,你家天子往荆州调了不少武将。”
“这一系列举动,都表明你主打算对我用兵,这难道就是你所说的刘氏同宗之情吗?”
吴懿的语气中充满了火药味,显然对刘备的举动十分不满。
这次,刘璋没有像之前那样喝止吴懿,而是低头呷了一口酒,似乎在等待邓芝的回答。
其实,吴懿虽然唐突,但他的问题也问出了刘璋的心声。
谁能保证刘备灭了曹魏后,对他没有想法呢?
当初他可是先惹了刘备,刘备会不记仇吗?
这些顾虑一直萦绕在刘璋的心头。
邓芝听闻吴懿的质问,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道:
“吴将军多疑了。我家天子若真要伐蜀,就该将张辽、甘宁等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大将调往荆州。”
“可现下天子调去的武将,都是年轻一辈,资历尚浅,经验不足。”
“吴将军你觉得,凭我们这些人能灭得了蜀吗?”
邓芝自贬身份来抬高吴懿,试图打消吴懿的疑虑。
吴懿不禁一怔,心中开始思索邓芝的话。
而刘璋原本担忧的神情也渐渐褪去,似乎对邓芝的解释有了几分相信。
顿了顿,吴懿又追问道:
“那你们向夷陵一线调运粮草,意欲何为?”
邓芝不慌不忙,神色镇定道:
“因为我们要借道蜀境,去伐交州!”
此言一出,蜀地众臣皆神色一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