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田氏代齐(2/2)
宫城方向,浓烟滚滚,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垂死哀嚎声混杂在一起,撕裂了天空。
政变的发动者,正是齐国势力庞大的世族——田氏。
田氏先祖陈完,本是陈国公子,因国内之乱奔齐,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自此在齐国扎根,后来为了与陈国割裂,改姓为田。
历经两代经营,田氏通过“大斗出、小斗进”等手段收买民心,在齐国势力盘根错节,早已达到“齐国之政,卒归田氏”的地步,姜姓公室大权旁落已久。
当代田氏新任宗主田恒,野心勃勃,权欲熏心,已不满足于幕后操纵,决心彻底取代姜姓公室,执掌齐国至高权柄。
导火索源于齐侯姜昭一次试图收回部分权力的尝试。
姜昭在少数仍忠于公室的大夫鼓动下,意图削弱田氏对军队和财政的控制。此举如同捅了马蜂窝,立刻招致田恒的猛烈反击。
“姜昭小儿,安敢欺我田氏!”田恒在府邸中怒不可遏,当即召集族中子弟、门客死士,以及早已被田氏笼络的城防军将领,悍然发动政变。
战斗在临淄城内多处同时爆发。田氏私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加之有内应打开城门,攻势迅猛。
忠于公室的军队虽奋力抵抗,但在田氏蓄谋已久的雷霆一击下,节节败退。
宫城之外,血流成河。公室卫士据守宫墙,做最后的殊死搏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滚木礌石砸向攀爬的田氏甲士。
“顶住!为了公室!为了君上!”一名公室老将军须发戟张,挥舞着长剑,声嘶力竭地呐喊。
然而,大势已去。田恒亲自督战,麾下猛将田豹身先士卒,冒着矢石,率先登上宫墙,连斩数名卫士,打开了缺口。
田氏甲士如潮水般涌入宫城。
宫内一片混乱,宦官、宫女惊恐奔逃。齐侯姜昭在少数近卫的保护下,试图从密道逃离,却被早已埋伏在此的田氏门客截住。
“田恒!你世受国恩,安敢行此篡逆之事!”姜昭面色惨白,指着步步逼近的田恒,厉声斥责。
田恒面无表情,眼神冰冷如铁:“君上昏聩,受小人蒙蔽,欲坏我齐国柱石。恒为社稷计,不得已而行此悖逆之事。请君上移驾别宫,颐养天年。”
说是颐养,实同软禁。姜昭最终被强行带走,公室成员或被杀,或被囚,或仓皇出逃。
短短数日之间,临淄易主。田恒以“清君侧”为名,行篡国之实,迅速控制了国都,并开始向齐国各地派出使者,要求各地城邑向田氏效忠。
同时,他大肆捕杀忠于公室的势力,一时间,齐国境内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当然,并非所有齐地都甘心顺从。
一些边远城邑和深受姜氏恩惠的贵族开始组织抵抗,尤其是位于齐国东南、拥有较强实力的高氏、国民等大族,对田氏的篡逆行为表达了强烈不满,双方在地方上爆发了零散但激烈的冲突。
齐国,这个东方巨人,在齐桓公死后,连续爆发了公子之乱,现在又陷入了臣子叛乱的分裂和内战中。
当关于齐国剧变的紧急军报被迅速送入江州宫城,呈递到汉王姬长伯的案头时,这位一直沉稳应对北方变局的君王,眉头也终于深深锁起。
他立刻召见了内阁次辅黄婴、兵部尚书卢林、锦衣卫如意,以及刚刚开始着手“通郑大道”事宜的首辅鲍季平。
“诸卿,看看吧。”姬长伯将那份来自东方的紧急情报递给众臣传阅,“田氏代齐……想不到,寡人有生之年,竟能亲眼目睹如此巨变。”
黄婴快速浏览后,倒吸一口凉气:“田恒竟敢行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齐国……乱了!”
卢林面色凝重:“齐国内乱,实力必然大损。但其底蕴深厚,田氏若能迅速平定内部,整合力量,其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只是,其国策方向,恐怕将大变。”
如意补充道:“据报,齐国公室仍有残余势力在抵抗,尤其是高、国等族,与田氏矛盾极深。齐国之内战,恐非短期内可以结束。”
鲍季平抚须沉吟,目光在地图上的齐国位置停留良久,缓缓开口道:“王上,齐国此乱,对我汉国而言,既是挑战,亦是机遇。”
“哦?鲍卿曾在齐国为官,想必对齐国情况最是清楚,说来听听。”姬长伯看向他。
“挑战在于,”鲍季平淡淡分析道,“一个稳定但可能更具侵略性的田氏齐国,未来可能成为我汉国东进的强大阻碍。尤其是其若与北方晋国形成东西呼应之势,于我大为不利。”
“而机遇在于,”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齐国陷入内耗,无暇他顾。这为我汉国彻底消化陈、郑,修建通郑大道,乃至……牵制宋鲁卫,为我汉国经略中原提供助力!同时,齐国内乱,必然产生大量流亡贵族、失意士人,我们可趁机招揽,以充实我国人才库。其沿海渔盐之利,商贸通路,或也可借此机会加以渗透、影响。”
姬长伯站起身,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北方的晋(包括新出现的智氏)、西方的秦、南方的楚(及那块飞地蔡),最后定格在东方的齐。
北有晋国剧变,智氏复出;东有齐国内乱,田氏篡逆。
这天下,已然风起云涌。
“鲍卿所言极是。”姬长伯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齐国之事,我汉国暂时无力也无需直接介入。然,必须密切关注其动向,尤其是田氏整合齐国的进度,以及其余公室势力的抵抗情况。”
他下达指令:“锦衣卫,增派得力人手潜入齐国,不仅要探听田氏动向,也要接触那些流亡的公室势力及反对田氏的贵族。或可暗中提供些许便利,令其内乱持续更久,但切记,不可暴露我汉国痕迹,引火烧身。”
“诺!”如意领命。
“兵部,”姬长伯看向卢林,“重新评估东部边境防务,需加强戒备,以防齐国内乱波及我境,或有溃兵流民滋扰。”
“诺!”卢林躬身。
最后,姬长伯看向黄婴和鲍季平:“内阁需加快陈郑消化与通郑大道建设之步伐。齐国自顾不暇,正是我夯实根基,踏足中原的机会!待北方智氏情报明晰,道路初步畅通,便是我们解决蔡地,将陈地与本土彻底连为一体之时!”
“臣等明白!”黄婴与鲍季平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