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渤海稀有矿产项目(1/2)
2009年下半年的渤海湾,天气逐渐转凉,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海岸线,待阳光升起后,薄雾缓缓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海面。
飞天集团稀有矿产项目基地坐落于渤海湾畔的工业园区内,基地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占比达25%,共计12.5万平方米,种植了杨树、柳树、侧柏、紫穗槐等15种耐盐碱、抗风沙的植物,共计5万余棵,平均高度2.8米,胸径8-12厘米,形成了环绕基地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了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又美化了环境。基地内的厂房、设备区、环保设施区布局合理,道路整洁,无明显扬尘和杂物堆积,废水处理站的人工湿地里,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长势茂盛,清澈的处理后废水在湿地中缓缓流淌,与周边的绿植构成了一幅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随着项目正式投产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龙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保验收批复的规定,渤海稀有矿产项目需在投产满6个月后开展环保中期监测,全面评估项目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环保标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此次环保中期监测由渤海新区环保局牵头组织,该局专门成立了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王强担任组长,副局长李娜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环境监测科、污染防治科、执法大队等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监测机构的选择经过了严格的招标流程,最终确定由龙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此次监测任务。龙国环境监测总站是龙国环境保护部直属的国家一级环境监测机构,具备计量认证(A)和实验室认可(AS)资质,拥有一支由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监测团队,其中高级工程师占比达45%,博士学历人员25名,硕士学历人员120名,具备丰富的工业项目环保监测经验,曾承担过多个国家级重点工业项目的环保监测工作。监测总站为此次项目配备了20人的专项监测团队,其中包括8名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和2名助理工程师,涵盖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固废监测、噪声监测、土壤监测、地下水监测等多个专业领域,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监测方案的制定历时1个月,监测团队与渤海新区环保局、飞天集团项目基地环保部门多次沟通对接,深入现场勘查,结合项目的生产工艺、环保设施配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最终形成了《渤海稀有矿产项目环保中期监测方案》,方案共58页,详细规定了监测范围、监测因子、监测点布设、监测方法、监测频率、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等内容,经渤海新区环保局审核通过后正式实施。
监测范围涵盖项目厂区及周边环境,厂区内监测范围包括生产车间、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区、固废暂存间、原料仓储区、成品仓储区等所有生产和辅助设施区域;周边环境监测范围包括厂区边界外1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敏感点(如附近村庄、农田)、地表水敏感点(如渤海湾近岸海域、周边沟渠)、地下水敏感点(如周边水井)、土壤敏感点(如厂区周边农田土壤),确保全面覆盖项目可能影响的环境区域。
监测因子共计50项,涵盖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土壤、地下水6个方面:
1.废水监测因子18项,包括化学需氧量(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悬浮物(SS)、ph值、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重金属(铅、镉、汞、铬、砷、镍、铜、锌),监测依据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08);
2.废气监测因子12项,包括颗粒物(p10、p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氟化物、氯化氢、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监测依据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3.固废监测因子8项,包括浸出毒性(ph值、d、氨氮、重金属铅、镉、汞、铬、砷)、含水率、热值,监测依据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
4.噪声监测因子1项,即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依据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008);
5.土壤监测因子7项,包括ph值、有机质、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监测依据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2018);
6.地下水监测因子4项,包括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重金属(铅、镉、汞、铬、砷),监测依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993)。
监测点共计布设30个,其中厂区内18个,厂区外12个:
1.废水监测点5个:废水处理站进水口1个、沉淀池出口1个、生化反应池出口1个、消毒池出口1个、中水回用池出口1个,每个监测点设置永久性采样口,配备采样平台和防护设施;
2.废气监测点8个:有组织废气监测点4个(3台提炼炉排气筒出口各1个、1台焙烧炉排气筒出口1个),无组织废气监测点4个(厂区东、南、西、北边界各1个),有组织废气监测点安装固定采样孔和采样平台,无组织废气监测点设置采样支架,高度1.5米;
3.固废监测点2个:废渣暂存间1个、废包装材料暂存区1个,每个监测点设置采样区域,确保采样的代表性;
4.噪声监测点6个:厂区东、南、西、北边界各1个,厂区内生产车间外1个,周边敏感点(附近村庄)1个,每个监测点设置在开阔、无遮挡的位置,距离声源1米以上;
5.土壤监测点5个:厂区内原料堆放区1个、生产车间周边1个、废水处理站周边1个,厂区外农田土壤2个(距离厂区500米、1g\/L,精度±0.5%);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Gb6920-1986),使用梅特勒-托利多FE28型ph计(测量范围0-14,精度±0.01);
2.废气监测:颗粒物采用重量法(Gb\/t-1996),使用崂应3012h型烟尘采样器(采样流量5-50L\/,精度±2%);二氧化硫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使用热电UVax100型二氧化硫分析仪(测量范围0-500g\/3,精度±1%);氮氧化物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使用赛默飞42i型氮氧化物分析仪(测量范围0-1000g\/3,精度±0.5%);挥发性有机物采用气相色谱法(hJ644-2013),使用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仪(检测限0.01g\/3,精度±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