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黄枚(2/2)
张希安的目光落在那个蓝布包上。蓝布包打开后,露出里面的一本簿子,簿子的封皮是用牛皮纸做的,已经被磨得发亮,边角也卷着毛边,显然是用了很多年。他没有立刻去碰那本簿子,只是冷眼看着黄枚,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像是在判断黄枚说的话是真是假。
黄枚见张希安不动,便又嚷嚷起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大人您看看就知道了!这里面记的事情,若是抖出去,李家的脸面往哪搁?到时候他们不仅要赔钱,怕是连官都做不成!所以我说一百八十两算少的,已经是给他们留面子了!”
张希安这才伸出指尖,轻轻抵着那本簿子,却没有翻开。抬眼时,目光如刀刃般锐利,直直地看向黄枚:“李家与你叔叔之间的瓜葛,我已经查了七七八八,不用看这本账,也知道大概的情况。你以为真要闹到公堂之上,这本账本就能帮你拿到一百八十两银子吗?错了。这本账本若是交上去,只会成为铁证——你叔叔帮李家做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本身就触犯了律法,到时候他不仅得不到赔偿,反而还要凭白没了名声。真到了那个时候,别说一百八十两,怕是连那八两银子的丧葬费,都要打折扣。”
他顿了顿,忽然笑了笑,只是这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反而带着几分嘲讽:“你以为李家在朝中没有靠山,不敢把你怎么样吗?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拿着这本账本去要挟李家,他们若是恼羞成怒,反咬你一口,说你敲诈勒索,你又该怎么办?到时候你不仅拿不到钱,还要锒铛入狱,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再者,你当真以为一本薄薄的簿子,就能搞垮李家吗?他们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早就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们,没那么容易。”
黄枚的脸色随着张希安的话一点点变得苍白,原本梗着的脖子也渐渐垂了下去。他的手指死死地抠住桌沿,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白色,甚至微微颤抖着。张希安看在眼里,知道火候已经到了,便收起那本簿子,起身准备离开。
“你就安心等信吧。”张希安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这句话已经说过无数遍。他慢慢地走到门口,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似乎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在即将跨出门槛的那一刻,张希安突然停下了脚步,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住了。他缓缓地转过身来,目光落在了黄枚的身上。黄枚正静静地站在原地,眼神有些躲闪,不敢与张希安对视。
张希安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劝你莫要再耍小聪明,也莫要再想着用这本账本去要挟李家。”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接着,张希安继续说道:“李府就像一艘大船,而你,不过是一颗小小的老鼠屎。”他的比喻形象而生动,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他的意思。“这艘船,容不下你这样的人。”张希安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黄枚的内心。
黄枚的脸色变得苍白,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发出声音。
张希安见状,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对黄枚的执迷不悟感到有些无奈。“若是你再执迷不悟,最后只会自食恶果。”他的最后一句话,像是给黄枚的一个警告,也是对他的最后一次劝告。
说完,张希安不再停留,他迅速地将那本簿子揣进怀里,然后转身快步走出了院门。院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发出了“砰”的一声,仿佛是一个沉重的句号,为这场对话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结局。
雨丝如牛毛般依旧纷纷扬扬地飘洒着,轻轻地落在张希安的肩头,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薄纱。这些雨丝不仅飘落在他的身上,还飘进了院子里,打湿了灵位前的纸灰。纸灰原本是灰白色的,被雨水浸湿后,逐渐变成了黑色的泥团,紧紧地粘在供盘里,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场命案的悲凉与凄惨。
黄枚静静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张希安渐行渐远的背影。孝巾下的额头,不知何时已经渗出了细密的冷汗,这些汗珠顺着他的脸颊缓缓滑落,最终滴落在他那身麻衣上,留下了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就在刚才,黄枚还强装镇定,硬撑着与张希安对峙,然而此刻,他那所谓的底气早已被张希安的一番话戳得粉碎。张希安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他的内心,让他无所遁形。如今,黄枚的心中充满了惶然和不安,就像一个迷失在浓雾中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张希安走出刘家院门后,并没有立刻回巡检衙门,而是沿着路边的小巷慢慢走着。雨丝打在他的脸上,带来一丝凉意,却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他从怀里掏出那本簿子,翻开来仔细查看。簿子上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刘老汉匆忙间写下的,上面记着他每次帮李家做事的时间、地点和大致内容,虽然没有写得太过详细,但也能隐约看出一些端倪。
“看来这李家,确实藏着不少秘密。”张希安合上簿子,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刘老汉的死,绝不像官府初步断定的那样简单,这里面一定还有更深的隐情。”他抬头望了望远处李家的方向,李家的府邸在雨雾中隐约可见,高墙大院,气势恢宏,与周围的普通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