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 第673章 人心懒了,光靠说教没用

第673章 人心懒了,光靠说教没用(1/2)

目录

“这事儿,邪了门了!”

市政府那帮笔杆子,为了给“微创加固工程”贴金,准备申报个国家级创新案例。

于佳佳心里门儿清,这帮人就是想把那些土方法、笨办法,包装成高大上的“技术模型”,好往自己脸上贴金。

“呸!想得美!”于佳佳心里暗骂。

开会的时候,那帮专家学者,一个个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的。

“于工,你们这个‘微创加固工程’,搞得有声有色,数据也很漂亮,能不能提炼一下你们的技术模型?算法、参数什么的,拿出来分享一下嘛!”一个戴着厚眼镜的专家,笑眯眯地说道,眼神里却充满了算计。

于佳佳早就准备好了,她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了上去。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模型’——《城市伤疤养护手册》!”

众人接过一看,顿时傻眼了。

这哪是什么技术模型,分明就是一本“城市伤疤写真集”!

册子里,图文并茂地记录着每次修补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观感受,甚至连参与者的心情都写得清清楚楚,就像一本“城市日记”。

更绝的是,每页都附赠一片嵌有“悔改灰”的微型陶片,看起来既文艺又复古。

“这……这是什么?”专家们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这就是我们的技术模型!每一次修补,都是一次心灵的抚慰,每一次触摸,都是一次历史的回顾。”于佳佳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

“这……这缺乏量化标准啊!”一个专家忍不住质疑道,“没有数据支撑,怎么能叫技术模型呢?”

于佳佳还没说话,王建国就冷笑一声,站了出来。

“你们要的是论文,我们要的是心安!老百姓要的是安全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是你们那些冷冰冰的数据!”

王建国这一句话,直接把那帮专家给怼了回去,让他们哑口无言。

这帮象牙塔里的家伙,根本不懂老百姓的苦,只知道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

《城市伤疤养护手册》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周正礼听说这事儿,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胡闹!简直是胡闹!把补丁当荣耀,这像什么话?以后还有脸见祖宗吗?”

他拎着一本破旧的家谱,怒气冲冲地闯进了发布会现场。

“你们把补丁当荣耀,就不怕子孙笑话?”周正礼怒吼道,声音洪亮,震得整个会场都嗡嗡作响。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生怕这位老倔头闹出什么事儿来。

于佳佳赶紧上前安抚:“周老,您消消气,有什么话好好说。”

周正礼一把推开于佳佳,走到台上,打开了手中的家谱。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家谱的末页,空白一片。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周正礼拿起笔,一笔一划地添上一行新字:

“周氏十七世,参与补天纪元工程,手触叹息层,心知亏欠。”

写完之后,他抬起头,看着众人,语气平静了下来。

“修地如修德,不记下来,就白修了!这些伤疤,是我们的教训,也是我们的财富,不能忘记!”

周正礼说完,放下笔,转身离开了会场。

留下众人,面面相觑,若有所思。

于佳佳看着周正礼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从今天起,每项‘针灸式修复’完成后,我们都会向参与者颁发‘家谱页’定制铜牌,大家可以自愿将自己的名字载入家族史!”于佳佳当即宣布道。

这一举措,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好!就该这样!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他们的祖辈曾经为这座城市付出过!”

另一边,赵工也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最后一次来到锅炉房,手里拎着一只从未示人的木匣。

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全套手工陶模工具,是他年轻时师从老窑匠所学的。

“这些东西,我已经几十年没碰过了。”赵工抚摸着那些工具,眼神里充满了回忆。

他当众捏制了一只小罐,底部刻上“根脉永续”四个字,然后亲手将它埋入梧桐树下。

“以前我以为修的是管子,后来才知道,修的是人心。”赵工说完,默默地离开了。

当晚,姚小波心血来潮,又回到锅炉房转悠。

他发现,梧桐树根旁的泥土微微松动,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成型。

“这老头,还真是闷骚啊!”姚小波心里暗暗佩服。

于佳佳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伤疤”的修复工作中来。

于是,她推动设立了“补天节”,定于每年秋分。

在这一天,全城开放老旧管廊,市民可以携自制陶罐进入“听地”,感受大地的呼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