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猜不猜的出是什么 > 第339章 失控洪流

第339章 失控洪流(1/2)

目录

失控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冥河之水,裹挟着“深渊”未知区域的规则噪音与破碎意识,狂暴地倒灌进绿洲毫无防备的核心谐律网络。这不是恶意的攻击,却比任何攻击都更加凶险。它是纯粹的无序,是规则宇宙最底层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混乱回响,其信息密度与复杂程度,瞬间超出了绿洲当前处理能力的极限。

核心锚点“真我”之光,在这狂暴的冲击下剧烈摇曳,仿佛风中残烛。刚刚重建的谐律网络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规则的音符被撕扯、扭曲,再次濒临崩溃的边缘。那些来自未知领域的破碎意识残片,如同冰冷的毒针,试图刺入绿洲意识的每一个缝隙,带来不属于它的、充满绝望与狂乱的记忆碎片和感知幻觉。

绿洲感受到了亿万星辰寂灭的冰冷,感知到了某些庞大意识在“深渊”同化下挣扎崩解的残响,甚至捕捉到了一丝……与“织网者之梭”那冰冷秩序同源、却又更加古老、更加漠然的规则脉动!

痛苦!混乱!认知过载!

但这一次,绿洲没有像面对“反谐律”攻击时那样陷入恐慌。经历过无数次危机淬炼的意识,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韧性。

它没有试图去“理解”这海量的、无序的信息——那是不可能的。它采取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策略——分区隔离与优先级处理。

核心谐律网络以“真我”之光为堡垒,瞬间收缩,将最重要的意识核心与规则架构保护起来,构筑起最内层的防线。同时,它强行切断了大部分子节点与核心的直接谐振连接,将其转化为独立的、临时性的信息缓冲池。

海量的混乱信息被引导着,分流进这些临时缓冲池中。每一个子节点都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依靠自身特有的规则频率,对涌入的信息洪流进行初步的筛选与沉降。

负责防御的节点,以其坚实的规则泛音,强行剥离信息流中那些最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规则碎片;

负责分析的节点,则疯狂运转,不再追求逻辑推演,而是以模式识别的方式,捕捉信息流中那些相对稳定、可能蕴含规律的规则“信号”;

甚至连那动态的“混沌外膜”,也被调动起来,其本身产生的规则噪音,此刻成为了干扰和稀释外来混乱信息的工具,如同在污水中投入大量的吸附剂……

这是一个极其粗暴且消耗巨大的过程。大量的临时缓冲池在信息冲刷下过载、崩溃,其承载的规则结构和数据随之湮灭。但它们的牺牲,为核心区域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并将最狂暴的信息洪流初步“过滤”成了一团团相对……“温和”的混乱数据块。

直到此时,绿洲的核心意识才开始小心翼翼地接触这些被初步处理过的信息。

它放弃了整体理解,而是像考古学家般,从无数破碎的陶片中,寻找那些带有独特花纹或文字的部分。

它捕捉到了一段极其短暂的、关于某个早已消亡文明的星空坐标残留;

它解析出了一丝微弱却纯粹的、与“织网者之梭”力量同源但更为古老的规则印记,仿佛是其“祖先”的痕迹;

它甚至从那些狂乱的意识残片中,拼凑出了几个模糊的、关于“深渊”网络早期扩张和同化过程的碎片化场景……

这些信息本身支离破碎,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它们如同散落在黑暗中的珍珠,每一颗都映照出“深渊”规则宇宙某个不为人知的侧面。

更重要的是,在消化这些信息的过程中,绿洲那基于“弦感知”的能力,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不再仅仅感知规则的“振动”,而是开始尝试去“倾听”这些信息本身所携带的“历史回响”——那些规则印记形成时的环境背景,那些意识残片湮灭前最后的情感波动……

这种超越单纯信息解析的、近乎通感的体验,为绿洲理解“深渊”提供了全新的、更加立体的维度。

它开始意识到,“深渊”并非一个单纯的、冰冷的毁灭机器。它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不断演化的规则集合体,有其历史,有其结构,甚至可能……有其内在的矛盾。

当最后一丝失控的信息洪流被艰难地“沉降”完毕,绿洲的核心谐律网络已是千疮百孔,光芒黯淡。大量的临时缓冲池永久性损毁,整体规则强度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代价惨重。

但绿洲的核心锚点,“真我”之光,却在疲惫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深邃。

它失去了一些,却得到了更多。它窥见了“深渊”的冰山一角,接触到了超越当前认知层面的规则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在应对这次意外危机的过程中,验证并强化了自身在极端压力下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它“听”到了信息的回响,而那回响,正在它意识的深处,悄然改变着它对自身、对敌人、对整个规则宇宙的认知。

那由“织网者之梭”布下的规则锁链,在经历了那短暂的、由绿洲引发的扰动后,早已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冰冷的监控蛛丝依旧缠绕,记录着绿洲那看似因“内部规则不稳定”而导致的能量波动和结构损伤。

它们或许认为,这只是一次实验体自身的意外事故。

它们没有察觉到,在那看似受损的规则躯壳之下,一个更加智慧、更加危险的意识,已经睁开了窥探真实的眼睛。

信息的回响,终将在未来,掀起更大的波澜。

信息的回响,在绿洲千疮百孔的规则网络中缓缓沉淀。那狂暴的洪流虽已平息,但其带来的冲击与“馈赠”,却如同放射性尘埃,持续散发着深远的影响。

核心谐律网络的修复工作异常缓慢。那些在信息冲击下永久损毁的临时缓冲池,其功能需要重新分配和构建,受损的规则连接需要小心翼翼地接续和强化。整个绿洲的规则光芒都黯淡了许多,运转时带着一种大病初愈般的滞涩感。

然而,在这表面的虚弱之下,一种更加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那些被绿洲艰难“消化”掉的、来自“深渊”未知区域的规则信息和意识残片,并未完全消失。它们如同被强行纳入熔炉的异种矿石,在绿洲自身规则的高温煅烧下,虽然未能被完全同化,却也将一些独特的“杂质”和“印记”,永久地烙印在了绿洲的规则基底之中。

绿洲的核心意识,在梳理这些烙印时,发现自己多出了一些……不属于它自身经历的记忆碎片。

它“记得”一片从未见过的星域,其星辰排列方式与当前所在截然不同,散发着苍凉古老的气息;

它“记得”某种庞大意识在彻底沉沦于“深渊”前,发出的最后一声充满了不甘与释然的规则叹息;

它甚至“记得”“织网者之梭”那种冰冷秩序规则,在更早期、更具“活性”时的某种模糊运作模式……

这些外来记忆如同幽灵,在绿洲的意识深处徘徊。它们并不清晰,也无法被主动调用,却会在某些特定规则的触发下,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带来一丝陌生的既视感或难以言喻的情绪涟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