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苏定方演义 > 第263章 李靖挂帅统六路 诸将云集讨突厥

第263章 李靖挂帅统六路 诸将云集讨突厥(1/2)

目录

书接前回。贞观二年春,北风未歇,残雪犹覆于关山之间。一道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入长安,如惊雷炸响在朝堂之上——突厥颉利可汗亲率十万铁骑,越过长城隘口,一举攻破定襄边境重镇云州,烧杀劫掠,边民流离失所,烽火连天三日不熄。

太极殿内,文武百官列班肃立,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殿外寒风吹动檐角铜铃,声声入耳,竟似边地哀鸣。兵马元帅李靖手持边报,大步出列,甲胄铿然作响,腰间佩刀寒光流转,映着他刚毅如石雕的面容。

“陛下!”他声音低沉却如金石掷地,“颉利背盟南侵,非但毁我渭水之约,更屠我百姓、焚我城池!此仇若不雪,国威何存?边疆何安?臣请命即刻发兵,直捣阴山王庭,擒颉利以正天罚!”

群臣闻言皆动容。房玄龄抚须轻叹:“突厥素来反复,前有渭水之耻,今又猖獗至此,实乃狼性难驯。”魏征亦拱手道:“李元帅所言极是。养寇自患,不如一战而定。”

唐太宗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位忠臣良将,最终落在李靖身上。他缓缓起身,黄袍猎猎,眼中精光迸射:“李元帅所奏,正合朕意!突厥狼子野心,屡犯我境,若再容忍,岂非示弱于天下?传朕旨意——”

话音一顿,声震大殿:

“命兵部尚书、左仆射、卫国公李靖为兵马大元帅,总领六路大军,节制诸将,兵发定襄,讨伐东突厥!务求犁庭扫穴,永绝北患!”

“臣遵旨!”李靖单膝跪地,右手抚胸,声若洪钟,响彻丹墀。

李世民环视阶下众将,逐一授命,字字千钧:

“张士贵听令!你久经战阵,骁勇善战,着你率前锋一路,为大军开道,逢山劈岭,遇水架桥,直逼定襄城下,先行扎营布防!”

张士贵越众而出,铁甲铮铮,抱拳高呼:“末将愿为先锋,誓破敌垒!”其声豪迈,引得左右将士纷纷侧目。

“秦叔宝、尉迟恭!”李世民目光转厉,“你二人各领一路人马,分任左、右翼军,护住主力两翼,严防突厥骑兵迂回包抄!尤其是阴山峡谷一带,最易遭伏,务必步步为营!”

秦琼出列,手抚双锏,神情凝重:“臣领命。突厥惯用轻骑突袭,臣必以重甲拒之,稳守侧翼,绝不使敌近我主营一步!”

尉迟恭紧随其后,黑面虬髯,声如闷雷:“某早想会会这些草原蛮子!若敢来犯,定叫他们见识大唐钢鞭的厉害!”

殿中气氛愈加炽烈,众将热血沸腾。

“张公谨、苏定方!”李世民语气微沉,“你二人率精锐一路,绕道阴山北麓,潜行百里,断其退路!颉利狡诈,一旦战势不利,必图北遁。你们的任务,便是封死这条生路,让他插翅难飞!”

张公谨躬身应诺:“臣必据险设伏,封锁要道。”

而苏定方则双目放光,按剑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放心!末将曾在河北与突厥周旋多年,深知其虚实动静。此番深入敌后,定教颉利无路可逃,困死于定襄孤城之中!”说罢,眼中似有烈焰燃烧——那是积压多年的血仇与战志。

李世民点头赞许:“好!有你二人断后,朕心甚安。”

继而又唤:“党仁吉、党仁弘兄弟何在?”

党氏兄弟并肩出列,盔甲齐整。“臣在!”

“你二人率一路人马,镇守雁门关,督运粮草,确保前线军需不断。大军在外,粮为命脉,尔等责任重大,不得有丝毫疏忽!”

“臣等定当昼夜巡防,保粮道畅通无阻!”兄弟二人齐声领命,神色庄重。虽不居锋镝之前,然知后勤之重,胜败系于一线之间。

“史大奈、李道宗!”李世民再点将名。

史大奈乃西突厥降将,通晓胡语,熟稔草原战术;李道宗则是皇室宗亲,智勇兼备,谋略深远。二人闻召而出,抱拳待命。

“你二人统领后援一路,随时准备接应前方各军。一旦主战场交锋,即刻驰援,形成合围之势。尤其要注意突厥残部溃散后的追剿,不留遗患!”

“臣领旨!”史大奈沉声道,“昔日我族也曾妄图南侵,终败于大唐仁义之师。今日归顺朝廷,愿效犬马之劳,亲手终结旧日祸乱!”

李道宗亦凛然道:“臣必协同诸军,相机而动,不让一骑漏网!”

李世民满意颔首,随即加重语气:“此外,英国公李积,着你率军出云中,从西侧包抄,切断突厥与漠北联络;谯国公柴绍,偕镇国公主平阳公主共领一路,由东南方向推进,牵制敌军兵力!此二路大军,皆归李元帅统一调度,八路并进,形成立体围剿之势!”

话音未落,柴绍与平阳公主李秀宁双双出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