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苏定方演义 > 第263章 李靖挂帅统六路 诸将云集讨突厥

第263章 李靖挂帅统六路 诸将云集讨突厥(2/2)

目录

李秀宁一身银鳞软甲,披红斗篷,眉宇英气逼人,毫无闺阁柔弱之态。她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却不失威严:“陛下明鉴,臣姐身为大唐女将,曾随父起兵,破长安、定关中,今日北疆有警,岂敢退缩?愿率‘巾帼营’三千勇士,踏雪出塞,为国戍边!”

众人无不肃然起敬。女子领军,古所罕见,然平阳公主战功赫赫,谁人不服?

李靖见诸将齐聚,气势如虹,遂上前一步,拱手请令:“陛下,诸将已各司其职,三日后卯时,八路大军将在长安城外校场集结,祭旗誓师,正式出征!请陛下赐旗授印,以彰天威!”

“准!”李世民亲自走下御座,执起一面绣有“唐”字的大纛,交予李靖手中,又递上虎符金牌:“此去万里黄沙,冰霜载道,望卿统御有方,调度得宜,早奏凯歌!”

“臣万死不辞!”李靖双手接过,高举过顶,转身面向群臣将士,大声宣告:“三日后,校场点兵,祭旗出征!凡大唐男儿,皆当奋勇争先,共赴国难!”

“吾皇万岁!大唐永昌!”满殿将士齐声怒吼,铠甲相撞之声如雷霆滚过,梁柱为之颤动。

数日后,晨曦初露,长安城外校场旌旗猎猎,鼓角齐鸣。十万大军列阵如林,刀枪耀日,铁骑成行。远处渭水波光粼粼,映着猎猎战旗,宛如一条奔腾的赤龙盘踞大地。

李靖登临点将台,身披紫金帅袍,手持令旗,身后八面将旗迎风招展,分别写着“秦”“尉迟”“苏”“张”“党”“史李”“李积”“柴平阳”,象征八路雄师齐聚。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宣誓:

“将士们!突厥颉利背信弃义,侵我疆土,屠我百姓,焚我屋舍!此仇此恨,天地不容!今我大唐奉天子诏令,兴正义之师,讨伐逆寇!此战,不止为复仇,更为太平!不止为疆域,更为子孙后代不再受铁蹄践踏!”

台下十万将士屏息静听,人人握紧兵器,眼中燃起怒火。

“此去阴山千里,风雪载途,但我大唐将士,从来不怕艰险!我们脚下踩的是国土,身后护的是家园!哪怕前路是刀山火海,也要踏过去!哪怕敌人是百万铁骑,也要碾碎它!”

“不灭突厥,誓不还朝!”

一声呐喊,如惊涛拍岸,响彻云霄。将士们拔刀向天,齐声怒吼:

“不灭突厥,誓不还朝!!!”

声浪滚滚,惊起飞鸟无数,连远在数十里外的骊山都似乎为之震动。

灞桥之上,李世民亲自送行。他亲手为李靖斟满一杯酒,酒液澄澈,映着朝阳。

“这一杯,敬忠勇,敬家国。”他说,“愿诸位马到成功,凯旋归来。”

李靖接过,仰头一饮而尽,将酒杯狠狠摔在地上,清脆碎裂:“臣不负陛下,不负苍生!”

众将纷纷效仿,酒杯落地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战鼓擂动,昭示着不可动摇的决心。

号角长鸣,战鼓震天。大军缓缓开拔,铁甲洪流沿着官道向北挺进。李靖的帅旗迎风飘扬,引领着这支承载帝国荣耀的军队,奔赴命运之战。

平阳公主率女兵营紧随柴绍之后,红妆映甲,英姿飒爽。她们的脚步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踏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长孙皇后立于宫墙高处,遥望大军远去的身影,轻声道:“这一战,关乎大唐尊严,也关乎千万黎民能否安居乐业。”

李世民负手而立,目光深远:“有李靖为帅,秦琼尉迟为将,苏定方等新锐奋勇争先,又有诸路协力,何愁敌不破?朕信他们,定能还北疆一个朗朗乾坤。”

风卷残云,北上的征尘渐起。

定襄城外,战火未熄;阴山脚下,杀机暗伏。一场决定中原与草原命运的大战,已然拉开序幕。

八路大军如八条巨龙,穿行于山河之间,向着那片被风雪覆盖的战场奔涌而去。

而那位纵横草原多年的颉利可汗,是否已察觉,这场风暴正在向他席卷而来?

欲知李靖如何运筹帷幄,苏定方夜袭狼谷建奇功,秦叔宝力战突厥第一勇士,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