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天竺风云起 玄策借兵还(2/2)
半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吐蕃的都城逻些城(今拉萨)。逻些城的街道上,行人往来,有的身着吐蕃服饰,有的却穿着大唐的丝绸,显然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王玄策直奔吐蕃赞普的宫殿,求见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听闻大唐使团正使来访,当即召见。殿内,松赞干布身着吐蕃赞普的服饰,头戴金冠,腰间佩着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弯刀,身旁坐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身着大唐的宫装,气质温婉,看到王玄策狼狈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王玄策见到松赞干布,当即跪地,声音哽咽:“赞普殿下,文成公主殿下,臣王玄策,奉大唐皇帝之命出使天竺,却遭中天竺权臣阿罗那顺劫掠!阿罗那顺篡位为王,不仅洗劫我大唐国礼,斩杀三十余名随从,还扣押了其余同伴,欲置之死地!吐蕃与大唐亲如一家,今天竺小国欺辱上国,若坐视不理,恐将来亦敢轻慢吐蕃!臣恳请赞普殿下借兵与臣,讨此公道,救出同伴,事后臣必当奏明大唐皇帝,厚谢吐蕃!”
松赞干布素来敬重大唐的威仪,听闻阿罗那顺竟敢如此无礼,当即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阿罗那顺区区一个篡位之臣,也敢欺辱大唐?大唐与吐蕃乃姻亲之国,大唐受辱,便是吐蕃受辱!朕岂能坐视不理?”他当即对身边的大臣道:“传朕旨意,拨一千二百吐蕃精兵,交由王玄策大人统领,务必讨平阿罗那顺!”
文成公主也道:“王大人放心,吐蕃定会助你一臂之力。我这里还有些大唐带来的药物,可让将士们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王玄策闻言,心中感激涕零,再次叩首:“多谢赞普殿下,多谢文成公主殿下!臣定不负厚望!”
离开逻些城后,王玄策并未直接返回中天竺,而是派人前往泥婆罗(今尼泊尔)——泥婆罗与吐蕃相邻,且素来依附吐蕃,松赞干布的妻子尺尊公主便是泥婆罗人。王玄策派去的使者,带着松赞干布的书信和大唐的信物,向泥婆罗国王借兵。泥婆罗国王见大唐正使亲自求援,又有吐蕃赞普的书信,当即答应借七千骑兵——他深知,若能与大唐、吐蕃交好,对泥婆罗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很快,一千二百吐蕃精兵与七千泥婆罗骑兵在天竺边境汇合,共八千二百人,由王玄策亲自领兵。王玄策虽为文臣,却在出使天竺时研读了不少兵书,又从薛仁贵等人的战例中汲取了经验,此刻他站在阵前,手持马鞭,目光扫过麾下将士,沉声道:“我等此次出兵,并非为了侵略天竺,而是为了讨回公道——阿罗那顺劫掠大唐使团,斩杀我同伴,扣押我同胞,此乃不义之举!今日,我等便要替天行道,攻破茶镈和罗城,救出同伴,擒获阿罗那顺,扬我大唐与吐蕃、泥婆罗的声威!将士们,可有信心?”
“有!”八千余名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连远处的山林都传来了回声。
王玄策当即下令,大军向茶镈和罗城进发。消息很快传到了阿罗那顺耳中,阿罗那顺正在宫中饮酒作乐,听闻王玄策借了八千余人马来复仇,当即嗤笑一声:“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也敢来与我中天竺为敌?朕有五万大军,还怕他不成?”他当即命人召集两万兵马,前往边境迎战王玄策。
两军在茶镈和罗城以北的平原上相遇。王玄策见中天竺军人数众多,却阵列混乱,心中已有计策——他命吐蕃精兵分为左右两翼,隐藏在平原两侧的树林中,又命泥婆罗骑兵正面迎敌,且战且退,引中天竺军深入。
中天竺军的将领见泥婆罗骑兵节节败退,以为对方不堪一击,当即下令追击。待中天竺军进入平原中央时,王玄策一声令下:“放箭!”
瞬间,两侧树林中的吐蕃精兵射出密集的箭矢,中天竺军纷纷倒地,阵形大乱。王玄策又下令:“两翼包抄!”
吐蕃精兵从两侧冲出,与泥婆罗骑兵汇合,将中天竺军团团围住。王玄策手持横刀,亲自率军冲锋,他大喊道:“将士们,随我杀!救出同伴,就在今日!”
将士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刀枪,向中天竺军杀去。中天竺军本就阵形大乱,此刻被包围,更是军心涣散,有的士兵开始逃跑,有的则跪地投降。激战半日,中天竺军死伤过半,其余的纷纷溃散,将领也被吐蕃精兵斩杀。
王玄策并未停歇,当即率军向茶镈和罗城进发。茶镈和罗城的守军见王玄策大军来袭,当即紧闭城门,登上城墙防守。王玄策命人架起云梯,准备攻城,可城墙上的守军射出密集的箭矢,云梯多次被推倒,将士们也有不少伤亡。
王玄策见状,眉头微蹙,他绕着城墙观察了一圈,发现城墙西侧的防守较为薄弱,且旁边有一条小河,河水湍急。他心中一动,当即下令:“将士们,备足沙袋,填堵小河!”
将士们虽不解,但还是照做了。他们将沙袋投入河中,不到一日,小河便被填堵,河床露了出来。王玄策又下令:“派五百名精兵,从河床潜入城中,打开城门!”
五百名吐蕃精兵趁着夜色,悄悄从河床潜入城中,杀死了城门处的守军,打开了城门。王玄策见城门打开,当即下令:“攻城!”
大军涌入城中,与中天竺军展开巷战。王玄策身先士卒,刀光所到之处,中天竺兵纷纷倒地。他一路杀到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