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80章 大明的“天命”

第480章 大明的“天命”(2/2)

目录

隆庆皇帝听得认真,听完之后也是一阵恍惚。

唐末的景象太惨了!

再想想自己所在的盛世,隆庆皇帝产生了一种时空错位之感。

他拿起笔,写道:

“传之,戒之。”

冯保立刻问道:

“陛下是要将此诗传给朝堂诸公,以唐末教训戒之?”

隆庆皇帝点头。

冯保又问道:

“仆臣斗胆,请陛下将此诗刊于《乐府新报》,让万千百姓也知道乱世之灾,知盛世之不易。”

隆庆皇帝满意的点头。

——

内阁。

通政司内的动静,内阁自然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高拱听到了汇报,手中的笔落在桌案上。

“十万余册?南北朝至宋?”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么多的文书出土,这是什么概念!

一向醉心实学的他,明白这些典籍的价值。

儒学传承虽然没有断绝,但是在传承中的错误不少。

没办法,在宋代之前,文书流传就靠抄写。

抄写懂得的都懂,一不小心就抄错了。

而儒家又讲究微言大义,一个字的错误,可能整篇文章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汉代就因为典籍的问题,有过古文和今文之争。

而后历代学者都要作注,注的意思就是要给儒家典籍进行注解,也正是因为这些注解,从而诞生了无数的学派。

现在一座藏书十万余册的藏书窟出土,肯定会包含儒家典籍。

这里面横跨了从南北朝到宋元的书,那这些古籍出土,会对当今儒学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你朱子、阳明先生,对着一个字一个字的注解了半天,辨析了半天,讨论了半天,万一在典籍中就是错的怎么办?

高拱已经热切的要见到那些出土典籍了!

此外就是政治上了。

苏泽那份《经营西域疏》,必然是要通过了。

高拱也不会怀疑这是苏泽刻意安排的。

京师距离敦煌几千里,苏泽怎么可能安排敦煌的事情。

十几万册文书出土,也不是可以造假的事情。

据说除了这份归义军帛书外,还有失传的《秦妇吟》出土,是绝对不能造假的。

可早不出土,晚不出土,偏偏在这个时候出土。

这小子,好像真的有几分天命在身上的。

天人感应之说,虽然在大明已经退潮,但是天命之说,在官场和民间也有说法的。

在朝廷讨论西域问题的时候,归义军文书出土。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皇帝必然会顺势批准苏泽的奏疏,开发西域。

同样的,赵贞吉也同样的想法。

他首先也是迫切的要拿到出土的儒学典籍,为解下来的儒学动荡占据先机。

然后就是西域的问题,赵贞吉说道:

“元辅,此乃国之大幸,亦是明证!敦煌文书重现,岂非昭示我朝当继汉唐遗志?西域之事,不可再缓!”

赵贞吉旗帜鲜明的支持苏泽,喊出了苏泽“复汉唐”的口号。

接着赵贞吉又道:

“兵部、总参谋部,当立刻着手,依《经营西域疏》方略,调拨人力物力,速建玉门、阳关!”

原本反对的张居正也沉默了。

没办法,自己是无法对抗天命的。

诸大绶则说道:

“出土的帛书还好,还有竹简纸张,封存时无恙,但是运输到京师会不会损毁?”

众人连连点头。

想来也是,敦煌气候干旱,所以才能留存这么久,可如果搬运到京师,会不会出问题?

这些可都是华夏文脉啊!

诸大绶接着说道:

“此乃文脉大事,应该让李通政使亲自去一趟敦煌,先将可以运回的书籍,用通政司的驿站立刻送回京师。”

“不方便运输的文书,让李通政使在敦煌督造藏书楼,让书吏誊抄,把抄本送回京师。”

诸大绶说完,包括张居正在内的其余阁老,纷纷说道:“善!”

不一会儿,司礼监掌印冯保来到了内阁,果不其然,皇帝同意了苏泽的奏疏,同时又让人将《秦妇吟》的抄本送到内阁,请内阁发往《乐府新报》报馆,刊登在报纸上。

至于那件写了《秦妇吟》的幛子,自然是变成了皇家珍藏。

高拱等阁臣又写了有关保存运输敦煌文书的奏疏,请冯保带入宫中,冯保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

“一甫兄,成了!”

沈一贯冲入了罗万化的公房。

他刚刚从内阁回来,听诸大绶说完了事情。

沈一贯立刻向罗万化报喜:“敦煌出土南北朝以来文书十多万册,还包含了归义军的帛书,子霖兄的西域奏议通过了!”

罗万化也是一阵恍惚,这也行?

罗万化想过无数可能,但是唯独没想到这种可能?

这是什么?这就是天命吧?

罗万化是最清楚苏泽蓝图的,苏泽背后有关宏大的北御南战略和棉花产业蓝图,终于借由这“天赐”的敦煌文书,冲破了最后的阻碍,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合法性。

沈一贯又说道:

“这次还出土了《秦妇吟》,阁老们已经按照陛下旨意,抄送到报馆,要在报纸上刊登全诗,让全体臣工百姓都要见一见乱世之景。”

“啊?”

身为一个读书人,如何不知道这篇大唐名篇,罗万化读书的时候,也曾经遗憾读不到这样的名篇。

如今却能通过这种方式,让这样的名篇重见天日!

这不是天命是什么?

“去通知子霖兄吗?”

沈一贯说道:

“我先去通知的子霖兄,但是子霖兄好像是早有预料。”

罗万化也想不明白,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人力可以安排的,难道真如民间所说,子霖兄和诸葛丞相一样能掐会算?

“走,快去看《秦妇吟》!”

——

苏泽听着门外的动静,知道这是大家结伴去看《秦妇吟》。

他苦笑一下,没想到这次系统为了通过奏疏,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不过也好,这样一来,朝廷再也没有放弃西域的理由了。

这时候,系统也弹出了结算报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