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略通刑名李一元(1/2)
徐叔礼听到外面的动静,有点担心驿丞张贵,对着李一元道:
“下官出去看看?”
李一元挥挥手,徐叔礼离开房间。
就见到一名师爷打扮的中年人,正对着刚刚的驿丞张贵呵斥着。
“就这点?”
显然那名师爷很不满意张贵送上来的草料钱,于是开始骂道:
“县官老爷巡县,尔等不思为县里出力,用这点银元就要打发吾等?”
而驿丞张贵则跪在地上,不停的向这名师爷求饶。
见到驿站中有外人,这师爷也不便发作,抢走了张贵手里的钱袋,就带着扈从匆匆离开。
徐叔礼走过去,将驿丞张贵搀扶起来,向他问道:
“可是受了什么委屈?这县里总是如此吗?为何不向上官申诉?”
这驿丞张贵连忙道:
“徐先生可别了,咱们吴县令可是好官,只是没有巡县的钱,这才在全县摊派。”
徐叔礼疑惑的问道:
“这还是好官?”
张贵道:
“是啊,前任县官在任的时候,从来都不巡县,也没有上门要过巡县钱。”
“吴县令真是一名好官,春耕在即,他要去乡里巡县,这才摊派了一些草料车马钱。”
“吴县令除了摊派之外,还约束县吏衙役,不得滋扰驿站,可是难得的好官啊!”
徐叔礼自然知道什么是巡县。
地方官员,也不是一直都在县衙的。
春耕之前,或者秋收之前,有的县官都会亲自巡查乡里,了解乡土民情。
张贵的确实没错,能够春耕巡县的,确实都是好官了。
如果是懒政的官员,直接躺在县衙多好。
巡县是要下乡的,路上风餐露宿,辛苦不,还要引得地方上士绅的厌恶。
但是也只有经常去巡县,才能知道民生的疾苦。
你县官经常巡县,地方上百姓可以直接接触到官府,乡绅自然就少了很多操作空间。
“你们县里,连巡县的钱都出不起了?”
张贵点头道:
“咱们河南可不比京畿,是没有商税可收的,县衙也穷得很。”
“咱们这位吴县令想要做出政绩来,就要四处筹措,但是他和当地士绅的关系不和,也募不到银元,只能从各方摊派。”
徐叔礼问道:
“那为何不开征商税呢?”
张贵道:
“县里一直想征来着,但是士绅们不同意。”
“刘布政使也一直要推商税,听怀庆府开征商税后,地方上财力充足,又是办学校又是修路修水利什么的,怀庆府内各县的县官都得了升迁。”
“咱们吴县令也想要升迁,但是县里那几个家族不同意。”
徐叔礼这下子明白了。
他想起来,一年前河南布政使刘知节,在正式履新之前,曾经向皇帝和阁老们许下诺言,先在怀庆府开征商税,然后保证在三年内,让整个河南都开征商税。
但一年过去了,怀庆府开征商税的成果显著,可河南其他的府县都没有动静。
听这位刘布政使也很着急,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政策支持。
原来阻力主要是来自地方上的士绅啊。
徐叔礼仔细一想,也觉得头疼。
官员和地方上的士绅,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离开了士绅的支持,在没有开征商税,建立新吏员体系的地区,县令几乎是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县衙就这么多的人,别是收农业税这样的事情了,光是处理治安案件都吃力。
官员办事,要出政绩,需要士绅支持。
士绅也需要官员的权利背书,才能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
开征商税,种地的普通百姓肯定是交不了的,地方上的士绅自然反对。
而且开征商税后,官府就能开吏科试,增强地方官府的力量,让官府绕过士绅就能处理民政事务,这也是垄断乡土权力的士绅所不能忍的。
结果就是河南的事情就这样尬住了。
怀庆府开征商税,效果很好,河南各地方官员都看着,都眼红。
但是轮到自己主政的地方,想要开征商税,就会被当地士绅一致反对。
甚至不仅仅是士绅反对,这些士绅还会鼓动地方上的读书人,鼓动他们的佃户反对。
反正一就是朝廷要增加苛捐杂税。
徐叔礼心中升起无力感,他只是通政司的官员,管不了这样的事情。
而李一元看起来也不像是想管的样子,只好收起对当地的同情,准备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就启程。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叔礼这句“无事发生”的诅咒,到了半夜驿站又出事了。
徐叔礼听到了驿站外的喧哗声,紧接着就是一群人冲进了驿站,护卫李一元的京营士兵反应迅速,立刻控制住了驿馆。
徐叔礼立刻冲到了李一元的房间,只见护卫首领押着一对父子,跪在李一元的面前。
“徐先生,这两人擅闯驿馆,被我们拿下,外面那些人都是追他们的。”
就在这个时候,驿丞张贵也冲进来,看到跪在地上的两人,惊慌的对徐叔礼道:
“大人,徐先生,外面的是本地的张老爷,他们两人是张老爷家的奴丁,张老爷是来抓他们的。”
听了张贵的话,跪在地上的父亲站起来怒斥道:“胡!我父子可没有卖身给姓张的!明明是姓张的侵占我们的田皮,我父子要去县衙伸冤,又被姓张的囚禁,好不容易逃到驿站!”
徐叔礼看向李一元,只见这位通政使面色淡定,他显然已经听完两父子的讲述的经过了。
徐叔礼看到两人衣着破烂,身上还有被折磨的痕迹,他看向李一元问道:
“李大人,要怎么办?”
李一元淡定的道:
“他们是要向本地县衙伸冤,那就等县官来了就好。”
“至于当地县官怎么判,也不是我能管的。”
“驿站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果那位吴县令真如驿丞所,是一名要有所作为的好官,那就等他来了就是。”
李一元又对着身边的护卫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