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禹族的猜想(1/2)
南瞻洲的发现如同投入历史长河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帝国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而在这探寻文明源头的宏大叙事之下,人性的纠葛、权力的诱惑,也如同藤蔓般悄然缠绕上帝国的柱石。
“望金港”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期待中。根据长安古遗司传来的精确音频参数和星辰方位数据,周允与石纹先生决定在下一个符合“卡-洛-塔”星辰定位的夜晚,尝试在真正的青铜巨门前,启动那沉寂万年的控制台。
是夜,月朗星稀,雨林静谧。青铜巨门前的禁区被火把和特制的防风灯照得亮如白昼,却又保持着绝对的肃静。周允亲率精锐护卫在外围警戒,石纹先生则与几位核心学者、以及那位吟唱出密语的老祭司马麻,立于控制台前。
子时将至,司天监的博士紧盯着浑天仪,声音低沉而清晰:“星辰归位……就是此刻!”
石纹先生深吸一口气,按照古遗司确定的音调、节奏和那特殊的震颤方式,面向控制台中心那块最大的、镶嵌着玉琮凹槽的水晶面板,庄重而清晰地吟诵出那古老的密语:“依……希……瓦……纳……”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刹那间,异变陡生!
以玉琮凹槽为中心,控制台上那些原本黯淡的符号次第亮起柔和的蓝色辉光,如同星河流转!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嗡鸣声从地底深处传来,整个青铜巨门都随之轻微震动。紧接着,最大的那块水晶面板上,光芒汇聚,竟浮现出了一幅清晰无比、缓缓旋转的……立体星图!星图之精密,远超当下司天监所绘,其中许多星辰位置与命名,皆与现今不同,却与壁画和玉琮符号隐隐对应!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星图一旁,还浮现出了一些连贯的动态壁画影像!影像中,那些头戴冠饰的“神人”不仅驾驶舟楫穿梭星海,更清晰地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一种类似“息壤”的物质治理滔天洪水,疏导江河,划定九州!其治水理念中蕴含的“疏导而非堵塞”的智慧,竟与华夏上古传说中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核惊人地相似!
“疏导!是疏导!”石纹先生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指着影像中“神人”利用能量光流引导洪水的画面,声音嘶哑,“看呐!这与《尚书·禹贡》所载禹王‘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何其神似!还有那星图……《山海经》中诸多佚失星宿,或可于此寻得印证!”
一个石破天惊的猜想,在他和所有目睹此景的学者心中轰然炸响:这南瞻洲的失落文明,难道并非与华夏文明“同源”,而极有可能,就是华夏上古传说中,那支在禹王领导下,治理了席卷天地的大洪水,奠定了华夏根基,而后或因某种未知原因大部分远徙,只留下传说与零星血脉的——“禹族”?!
若此猜想为真,那么大唐对南瞻洲的探索与统治,便不再是简单的开疆拓土,而是……认祖归宗,收复华夏失落的远古故土!这其中的政治与文化意义,足以颠覆一切!
周允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下令将所有观测到的星图、影像细节全力记录下来,并再次严密封锁消息。他知道,这个发现太过震撼,必须由皇帝和朝廷来最终定性和决策。控制台的苏醒,不仅展现了史前科技的冰山一角,更可能揭开了一部被遗忘的、关乎华夏起源的史诗。
就在南瞻洲取得惊天发现的同时,黑海北岸的“定北港”,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可萨汗国新任女可汗,叶莲娜的侄女,年方二十的阿尔缇妮斯。她继承了叶莲娜的美貌与智慧,更添了几分草原雌鹰般的锐气与野性。她此次前来,名义上是代表可萨汗国加强与大唐的盟约,并感谢大唐对其顺利继承汗位的支持。
赵文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了她。夜宴之上,阿尔缇妮斯身着可萨盛装,英姿飒爽,言谈举止间既保持着对天朝的恭敬,又不失一方霸主的气度。她向赵文渊表达了可萨汗国永为大唐北疆屏障的决心,并献上了骏马千匹、皮毛无数。
然而,夜深宴罢,阿尔缇妮斯却做了一件出人意料之事。她并未返回驿馆,而是卸下盛装,换上一身轻便的胡服,仅带一名贴身侍女,悄然来到了赵文渊下榻的总督府后院。
月光下,她拦住正准备歇息的赵文渊,目光灼灼,直言不讳:“赵总督,阿尔缇妮斯此来,不仅为盟约,更为我自己。我仰慕天朝皇帝陛下之威仪,亦敬佩总督您之才干。可萨愿永附大唐翼下,而我……愿入长安,侍奉陛下左右,以结两国永世之好。”
她的主动和大胆,让久经沙场的赵文渊也为之愕然。他深知,这不仅是男女之情,更是一场政治联姻,是巩固帝国北疆的重要一环。他不敢怠慢,立刻以六百里加急,将阿尔缇妮斯之意密奏长安。
消息传入大明宫,李琰览奏,沉吟片刻。他并非贪恋美色之人,但阿尔缇妮斯的身份及其代表的政治意义非同小可。他召来上官婉儿与阿史那云,将此事坦然相告。
上官婉儿温柔一笑,为他斟上一杯清茶:“陛下,可萨女汗主动来归,此乃帝国威德远播之兆。其心可嘉,其势可用。纳之,可安北疆,亦可显陛下怀柔四海之胸襟。”
阿史那云则更为爽朗,她挽着李琰的手臂,笑道:“云儿观那阿尔缇妮斯画像,亦是英气勃勃的美人。陛下身边,多一位能弓马、知进退的妹妹,岂不更热闹?只要她真心侍奉陛下,云儿与婉儿姐姐自会待她如姐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