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海洋时代的开启(1/1)
含元殿前,晨曦初露。三千禁军执戟肃立,九重宫门次第洞开。当第一缕阳光掠过鸱吻时,礼官悠长的唱诵穿透晓雾:“万国——朝贺——”
来自三百余国的使节身着各异服饰,如七彩溪流汇入汉白玉广场。身披紫袍的拜占庭正使以拉丁文吟诵颂词,裹着头巾的大食商人献上镶嵌月长石的《古兰经》,就连遥远北欧的维京首领也解下战斧,奉上雕着卢恩文字的琥珀。
太子李琮立于丹陛东侧,望着这空前盛况,指尖微微发颤。忽然袖口一紧,转头见上官婉儿悄然递来茶盏:“殿下且定心神,陛下正在承天门上看您。”他举目望去,但见九龙华盖下,父皇的目光如春风拂过,当即挺直脊背,稳步走向即将揭幕的《四夷文库》碑林。
碑林揭幕礼上,帕莉黛的发现震惊四座。她指着新译解的楔形文字泥板:“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神赐洪灾’,与华夏大禹治水的时间竟只相差三代。”又展开埃及纸莎草卷轴,“这上面绘制的星辰图,与殷商甲骨文的星象记载有八成相似。”
来自天竺的僧侣突然高呼:“这正是佛经所言‘一花一世界’!”而波斯祆教祭司则指出泥板上火焰纹饰与周鼎饕餮纹的关联。李琰负手立于碑廊间,忽命人取来浑天仪。当他将代表各文明的玉珠用金线串联,竟在仪盘上构成莲花图案时,万国使节齐齐跪倒。
“文明如江河,终将汇入大海。”皇帝的声音传遍广场,“朕要修的不仅是文库,更是天下人心的通途。”
是夜,蓬莱殿灯火通明。帕莉黛正在整理各国献上的典籍,忽闻环佩轻响。阿史那云捧着安神汤进来,孕身已显的她在烛光里愈发温婉:“妹妹且歇歇,陛下说这些文书比十万大军还紧要呢。”忽听窗外马蹄声急,红海舰队捷报至——已控制亚丁湾全境。
广州港的晨雾被号角吹散,五十艘宝船正在升帆。新任南洋招讨使郑海站在船头,凝视着南瞻洲方向的海图。幕僚低声禀报:“根据帕莉黛大人破译的腓尼基航海图,那片海域应有未标注的群岛。”
船队航行三月后,果然在预定坐标发现盛产香料的岛屿。土人起初箭矢相向,但当唐军演示水车灌溉术,又用瓷器换得他们视为诅咒的黄金时,酋长之女莎玛娜带着族人跳起迎宾舞。月圆之夜,她将象征权力的贝壳项链戴在郑海颈上:“父亲说外乡人会带来灾祸,你们却带来了甘泉。”
与此同时,红海舰队正遭遇危机。伪装成商船的阿拉伯死士企图火攻旗舰,却被候望塔上的新式望远镜提前发现。都督沈光站在艨艟舰首,望着燃烧的敌船冷笑:“他们还不知道,工部刚送来的霹雳炮能打三百步远。”
上官婉儿批阅奏章至深夜,忽觉肩头一暖。李琰为她披上大氅,执手同观星象:“你看紫微垣旁那颗新星,亮如当年我们在敦煌所见。”她倚在夫君怀中,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两人在莫高窟发现失传的《西域山河图》的情景。
“陛下可记得答应过臣妾的事?”她轻抚案头地球仪,“待天下一统,要带我看尽寰宇风光。”李琰低头嗅着她发间墨香,忽然指向南美洲的位置:“待水师找到这片新大陆,朕与你同往。”
此时阿史那云正在偏殿习字。来自草原的她原不擅翰墨,但为腹中孩儿,近日苦练《兰亭序》。当写到“仰观宇宙之大”时,忽觉胎动,毛笔在宣纸上洇开墨团。医官诊脉后含笑贺喜:“是双生之兆。”消息传至前朝,正在议事的群臣齐声山呼万岁。
看似宾服的万国使团中,有人正在暗处密谋。拜占庭副使与残余大食贵族在平康坊妓馆密会,窗棂上的手语暗号被对街茶楼里的皇城司密探尽收眼底。
“他们想用希腊火配方换我军舰构造图。”沈光深夜叩阙禀报时,李琰正在把玩安娜公主赠送的罗马金币。皇帝将金币弹向烛火,金片在火焰中展成薄纱,显出微型地图:“朕等的就是这份‘礼物’。”
翌日大朝会,李琰当众展示改良后的希腊火,威力竟胜原版三倍。在拜占庭使节煞白的脸色中,他笑语:“贵国的诚意,朕收下了。”转而宣布成立西洋都护府,统辖红海至波斯湾军政。退朝时特意唤住安娜公主:“朕新得些君士坦丁堡的诗歌,公主可愿共赏?”
南瞻洲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张文瑾带领移民抢收稻谷时,玛拉蒂率土着举着芭蕉叶为众人遮雨。当金黄稻谷堆满粮仓,这个曾经敌视汉人的女子,如今戴着唐式步摇主持丰收祭。
祭典高潮时,海面突然出现宝船帆影。郑海带回的不仅是香料黄金,还有绘着未知大陆的海图。玛拉蒂抚摸着图上的袋鼠图案轻笑:“这妖怪画得倒可爱。”张元瑾忽然单膝跪地:“待来年稻熟,下官想与姑娘同往这片新陆。”
消息传回长安时,正值上官婉儿诞下皇子。李琰抱着婴孩对满朝文武笑道:“这小子将来要去的地方,比我们想象的更远。”承天门外的地球仪上,已被朱笔勾勒出横跨三大洋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