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气候边缘 > 第234章 信任的基石

第234章 信任的基石(2/2)

目录

刘宇转身。

“谢谢你。”李墨飞的声音充满真诚,“不只是为了这个方案,更是为了...你明白。”

刘宇点点头,微笑了一下:“彼此彼此。没有你在前面的带领,再好的技术也只会躺在纸面上。”

两人不再多说,但一种比任何时候都坚固的信任已经在他们之间建立。这种信任不是建立在永远成功的保证上,而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离开李墨飞的办公室,刘宇没有回自己的研究室,而是先去了技术团队的大办公室。令他惊讶的是,虽然天刚亮,但已经有一半的队员在工位上了。

“大家怎么这么早?”刘宇问。

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抬起头,眼睛还带着睡意但闪着光:“刘博士,我们听说资金有问题,大家都想早点来想想办法。”

“我们在群里讨论了一夜,”另一位女工程师补充道,“有很多关于降低成本的点子,可能不成熟,但想给您看看。”

刘宇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接过大家递过来的各种笔记和草图,看着那些充满创意的想法——从材料替代方案到施工流程优化,从能源回收设计到社区参与计划...

“太好了,”刘宇说,声音有些哽咽,“这些都非常有价值。来,我们开个会,一起讨论一下。”

与此同时,李墨飞也在行动。他先给发改委的王主任打了个电话,尽管时间尚早,但对方很快接听了。

“王主任,抱歉这么早打扰您,”李墨飞说,“关于我们的项目,有一些新的进展想向您汇报...”

令李墨飞惊喜的是,王主任不仅耐心听完了他的介绍,还表示可以安排一个专题会议,邀请财政部和住建部的相关领导一起讨论项目的资金问题。

“气候变化是国家战略,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王主任说,“虽然资金紧张,但总会有办法的。”

挂断电话后,李墨飞又接连联系了几家有可能感兴趣的投资基金和环保组织。虽然不是每个电话都立即有成果,但他能感觉到,项目的理念和创新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上午十点,李墨飞和刘宇再次碰头。两人各自分享了进展,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努力已经开始产生协同效应:刘宇团队的技术优化方案为李墨飞的融资提案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而李墨飞接触到的潜在投资者的一些关切又反过来指导着技术团队的优化方向。

“看来我们走对路了。”李墨飞说,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不止如此,”刘宇回应,“我认为这次危机可能会让项目变得更强。这些优化方案不仅省钱,实际上还让系统更加灵活和高效了。”

中午,两人难得地一起在食堂吃饭。周围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恢复常态,似乎也松了一口气。项目总部里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说起来,”李墨飞突然想起什么,“你妻子没抱怨你又一晚上没回家?”

刘宇苦笑:“习惯了。倒是你,林薇还好吗?”

“昨晚通了电话,我说我们在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她说...”李墨飞模仿妻子的语气,“‘早就该这么做了,一群人愁眉苦脸能解决什么问题?’”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饭后,他们继续分头工作。李墨飞开始准备详细的融资计划书,刘宇则带领团队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虽然挑战依然巨大,但已经不再是令人绝望的绝境,而是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傍晚,当李墨飞终于结束一系列电话会议,从办公室出来时,发现刘宇正在走廊上等他。

“有个东西想给你看,”刘宇说,带着李墨飞来到技术团队的办公室。

令李墨飞惊讶的是,整个团队都在,站在一个巨大的城市模型前。模型上,老城区的部分被重新标注,显示出分阶段改造的详细计划。

“这是我们一天的成果,”刘宇自豪地说,“完全重新设计的实施方案。不仅成本降低了35%,工期缩短了20%,而且预计效果比原计划还能提高10%。”

李墨飞仔细查看模型的每一个细节,被团队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因为我们相信这个项目,”年轻的技术员小王说,“也相信您和刘博士。”

那一刻,李墨飞感到肩上沉重的压力似乎减轻了许多。他不是独自一人在战斗,背后有一个完整的团队,一群相信共同理想的人。

离开办公室时,夜幕已经降临。李墨飞和刘宇并肩走在项目总部的大院里,初秋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白天的疲惫。

“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李墨飞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轻声说,“有这么多人一起努力,总会找到出路的。”

刘宇点头:“因为最终,我们不是在建造一个项目,而是在守护一种信念——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守护自己的家园。”

两人不再说话,但一种深厚的、基于共同理想和相互理解的信任已然牢固建立。他们知道明天的挑战不会减少,但他们已经准备好并肩迎接。

城市的灯光在他们身后闪烁,如同黑暗中无数的希望之光,每一盏都代表着一个不被放弃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