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不可逆转的点(2/2)
“最困难的部分可能是如何向公众传达这个消息。”陈曦说,“既不引起恐慌,又不淡化风险的严重性。”
李墨飞点头:“这是一个平衡的艺术。我们需要强调,虽然某些变化可能已经不可避免,但我们的行动仍然至关重要——它可以决定这些变化以多快的速度发生,以及我们社会能以多好的方式适应。”
谈话间,东方天空开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对于这三个人来说,这更像是连续工作的又一天的开始。
回到项目总部,李墨飞对陈曦说:“你回家休息一下吧。这几天辛苦了。”
陈曦摇摇头:“我想再检查一下模型的一些细节。里格诺特教授提到的一些数据我想再验证一下。”
李墨飞理解地点头:“别工作太晚。”然后又对刘宇说:“你也一样,需要休息。”
然而一小时后,当李墨飞从自己的办公室出来,发现陈曦和刘宇的办公室灯还亮着。他笑了笑,没有再去劝阻,而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工作。
这种全力以赴的状态又持续了几天。期间,他们的报告开始引起反响。国际科学界的同行们发来了询问和合作请求;政策制定者要求更详细的简报;媒体也开始嗅到这个故事,尽管还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
一周后,李墨飞被邀请到一个高级别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研讨会。在会上,他再次介绍了西南极冰盖的发现和其iplications。
会后,一位资深科学家找到他:“李教授,我必须说,你们的发现令人震惊,但更重要的是你们对待它的方式。很多科学家可能会犹豫是否公布如此令人不安的发现,你们展现了真正的科学勇气和责任。”
李墨飞感谢了他的评价,但回应道:“这不是勇气,而是责任。如果我们因为消息令人不安就保持沉默,那才是真正的失职。”
那天晚上,李墨飞独自一人在办公室。他拿出手机,翻看家人的照片——妻子林薇和女儿小雨的笑容那么明亮而无忧。他想到女儿的未来,想到所有像她一样的孩子们将继承的世界。
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既有为尽到科学家的责任而带来的满足感,又有对这个责任所带来的沉重负担的感知。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这座有着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以及无数类似的沿海城市,都面临着漫长而艰难适应过程的未来。
但就在这种沉重的思考中,一种决心也开始在他心中生根。是的,某些变化可能已经不可避免,但这不意味着放弃。相反,这意味着需要更加聪明、更加坚韧地努力——减缓还能减缓的变化,适应已经无法避免的变化,保护还能保护的东西。
他拿起电话,打给陈曦:“陈工,我想我们需要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了。不仅仅是预测变化,还要研究具体的适应策略。你能开始调研海平面上升适应技术的最新进展吗?”
电话那头的陈曦似乎有些惊讶,但很快回应:“当然,李总。我实际上已经开始收集一些资料了。”
李墨飞微笑了一下。科学家的本能就是这样——永远不满足于只是发现问题,总是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即使面对的是看似不可逾越的挑战。
挂断电话后,李墨飞开始起草一份新的研究计划大纲。标题是:“面向海平面上升的沿海城市适应战略研究”。
窗外的天空已经完全黑暗,但城市的灯光依然璀璨。在这些灯光下,无数人正在过着日常生活,对即将到来的缓慢但巨大的变化一无所知。
但有些人已经知道了。有些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李墨飞知道,从发现到应对的道路将会漫长而艰难,但这是必须走的路。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变化的历史,而现在,他们正在为这个时代最重大的适应挑战做准备。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这个认识既令人沉重,又给人力量。变化的车轮可能已经开始转动,但人类应对挑战的能力和韧性也不容小觑。
而这,可能就是面对不可逆转的点时,最需要持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