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陈仓城内整军威(1/2)
第一折战后安民定陈仓
陈仓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城墙上的蜀军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昨夜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街巷间回荡。姜维一身玄铁甲,腰悬诸葛丞相亲赐的佩剑,沿着城墙缓缓前行。他脚下的青石板路还沾着未干的血渍,偶尔能看到嵌在石缝里的断箭和碎裂的甲片,那是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
“将军,东门的尸体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受伤的士兵也都安置到了前营的医帐。”霍弋快步追上姜维,手里捧着一卷竹简,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眼底却闪着兴奋的光,“昨晚清点下来,咱们一共斩杀魏军四千三百余人,俘虏两千八百人,缴获的粮草堆满了三个粮仓,兵器甲胄也足够装备咱们半个营的士兵。”
姜维停下脚步,望向城墙下的街道。几名蜀军士兵正小心翼翼地帮着一位老妇人扶起倾倒的柴房,还有士兵在给街角蜷缩的孩子分发麦饼,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他们身上,竟有了几分难得的安宁。他接过霍弋手中的竹简,指尖轻轻划过上面的数字,声音低沉却有力:“战死的将士,不管是蜀军还是归降的魏军,都要好好安葬,每座坟前立块木牌,写清姓名籍贯。伤兵那边,让医官优先用药,缺的药材从缴获的物资里找,实在不够,就派人去祁山堡调运。”
“末将已经安排下去了。”霍弋点头应道,又想起一事,“对了将军,那些俘虏的魏军士兵,大多是被邓艾强征来的百姓,还有不少是之前跟着王韬归降的残兵,现在都被关在后营,要不要把他们编进咱们的队伍里?”
姜维眉头微蹙,沉默片刻后说道:“先不急着编伍。你去告诉他们,愿意回家的,就给他们发放三天的口粮和路费,让他们各自回乡;愿意留下的,先让他们在后营帮忙清理战场、搬运物资,观察一段时间再说。记住,不管是留下还是离开,都不能苛待他们,咱们蜀军是仁义之师,不能让百姓寒了心。”
“末将明白!”霍弋抱拳道,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姜维叫住他,指了指城墙下的粮仓方向,“你再去看看粮仓的守卫,一定要安排得力的人手,粮草是大军的根本,绝不能出半点差错。另外,让诸葛瞻将军带人去巡查城内的商户,看看有没有士兵趁机抢掠,若是有,立刻按军法处置。”
霍弋一一记下,快步离去。姜维继续沿着城墙前行,走到南门时,正好看到拓跋烈光着膀子,正和几名西羌骑兵一起搬运一架破损的投石机。他身上的肌肉线条分明,沾满了尘土和汗水,脸上却挂着爽朗的笑容,时不时和身边的士兵说笑几句。
“拓跋首领,倒是好兴致。”姜维走上前,笑着说道。
拓跋烈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姜维,连忙放下手中的绳索,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姐夫,你怎么来了?这破投石机沉得很,正好让兄弟们活动活动筋骨。”他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堆攻城器械,“昨晚缴获的这些家伙事儿,不少都还能用,咱们修修,以后攻打魏军营寨,也能多些帮手。”
姜维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那些攻城器械上:“你说得对。不过这些器械笨重,运输起来不太方便,你让手下的工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让它们更轻便些。”
“没问题!”拓跋烈拍着胸脯应道,“我手下有几个老工匠,最擅长摆弄这些玩意儿,保证给你改得妥妥帖帖的。对了姐夫,昨晚我在魏军的营地里发现了几坛好酒,晚上咱们哥俩好好喝几杯,庆祝庆祝咱们攻破陈仓!”
姜维笑了笑,摇了摇头:“喝酒的事以后再说。现在陈仓刚破,城内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等一切都安顿好了,再和你好好喝一场。”他顿了顿,又说道,“你派几名骑兵去陈仓周边的村镇看看,告诉那里的百姓,咱们蜀军进城,不会打扰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安心耕种,若是有困难,也可以来城里找咱们帮忙。”
拓跋烈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现在不是喝酒的时候,立刻应道:“好嘞,我这就去安排。”说着,就招呼身边的几名骑兵,翻身上马,朝着城外跑去。
姜维看着拓跋烈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感慨。自从西羌部落加入蜀军以来,确实帮了自己不少忙。拓跋烈虽然性子有些鲁莽,但为人正直,作战勇猛,是个难得的猛将。他收回目光,继续沿着城墙前行,走到西门时,看到诸葛瞻正带着几名士兵在安抚百姓。
一名中年男子拉着诸葛瞻的手,激动地说道:“将军,你们可算是来了!之前邓艾的军队在这里,不仅抢我们的粮食,还逼着我们修城墙,好多乡亲都被他们折磨死了。现在你们来了,我们总算有好日子过了!”
诸葛瞻拍了拍中年男子的手,温声说道:“老乡,你放心,我们蜀军绝不会像魏军那样对待百姓。以后你们只管安心过日子,若是有人敢欺负你们,就来军营找我们。”他说着,让身边的士兵给中年男子递过去一袋粮食,“这袋粮食你先拿回去,给家里人填填肚子。”
中年男子接过粮食,感动得热泪盈眶,对着诸葛瞻连连作揖。姜维走上前,诸葛瞻看到他,连忙迎了上来:“伯约兄,你来了。”
“嗯。”姜维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看来城内的百姓已经慢慢接受我们了。”
“是啊。”诸葛瞻说道,“刚才我已经让人去张贴告示了,告诉百姓们我们的军纪,还有愿意给我们帮忙的,我们会支付工钱。现在已经有不少百姓主动来帮忙清理街道、搬运物资了。”
姜维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好。百姓是根本,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我们才能在陈仓站稳脚跟。你再安排些士兵,去检查一下城内的水井和粮仓,看看有没有被魏军下毒或者破坏,一定要保证百姓的饮水和粮食安全。”
诸葛瞻应道:“我已经让人去检查了,应该很快就有结果了。对了伯约兄,刚才霍弋将军说,你打算让那些俘虏的魏军士兵自行选择留下或者离开?”
“没错。”姜维说道,“那些士兵大多是被迫参军的百姓,他们对曹魏本就没有什么忠心,若是强行把他们编进队伍,反而会影响军心。不如给他们一个选择,愿意留下的,说明他们真心想为蜀汉效力,我们自然欢迎;愿意离开的,也能让他们回去给乡亲们说说我们蜀军的好,以后咱们攻打其他城池,也能少些阻力。”
诸葛瞻恍然大悟:“还是伯约兄考虑得周全。我之前还担心那些俘虏会闹事,现在看来,这样处理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将军,医帐那边传来消息,有几名重伤的士兵情况不太好,医官说需要人参和当归等药材,可是咱们营地里的这些药材已经用完了。”
姜维眉头一皱,人参和当归都是治疗重伤的良药,现在营地里没有,若是耽误了治疗,那些重伤的士兵恐怕就危险了。他想了想,对诸葛瞻说道:“你在这里继续安抚百姓,我去城内的商户那里看看,说不定能买到一些药材。”
诸葛瞻连忙说道:“伯约兄,还是我去吧,你留在城里统筹全局。”
姜维摇了摇头:“不用,你在这里盯着,我去去就回。”说着,就带着几名亲兵,朝着城内的商户聚集区走去。
陈仓城内的商户大多集中在北门附近,姜维带着亲兵走到那里时,看到不少商户已经开门营业了,只是街上的行人还不多,显得有些冷清。他走到一家药铺前,药铺的老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整理药材。
姜维走上前,拱手说道:“老丈,打扰了。我是蜀军将领姜维,我们营地里有几名重伤的士兵,急需人参和当归等药材,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
老丈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姜维一番,看到他身上的铠甲和身边的亲兵,知道他没有说谎。他叹了口气,说道:“将军,不瞒你说,之前邓艾的军队在这里的时候,把我这里的药材抢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普通的草药,人参和当归早就没有了。”
姜维心中一沉,又问道:“那你知道城内其他药铺有没有这些药材吗?”
老丈摇了摇头:“其他药铺和我这里一样,值钱的药材都被魏军抢走了。不过,城南有个张大户,他家世代行医,家里应该藏有不少珍贵的药材,只是那张大户为人吝啬,而且之前和魏军走得比较近,恐怕不会轻易把药材卖给你们。”
姜维点了点头,对着老丈拱了拱手:“多谢老丈告知,我们去城南看看。”说着,就带着亲兵朝着城南走去。
城南的张大户家是一座气派的宅院,门口站着两名家丁,看到姜维等人走来,立刻上前拦住:“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张府,不许乱闯!”
姜维的亲兵上前一步,厉声说道:“这位是蜀军姜将军,前来拜访你家老爷,还不快去通报!”
家丁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转身跑进院内。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从院内走出来,正是张大户。他看到姜维,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不知姜将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姜维没有和他废话,直接说道:“张大户,我营中有几名重伤的士兵,急需人参和当归等药材,听说你家藏有不少,我愿意高价向你购买。”
张大户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连忙说道:“将军说笑了,我家虽然世代行医,但珍贵的药材早就被魏军抢走了,现在家里只剩下一些普通的草药,实在没有将军需要的药材。”
姜维知道他在说谎,眼神一冷:“张大户,我知道你家藏有药材。现在我军将士为了保卫陈仓,浴血奋战,不少人都身负重伤,急需药材救治。你若是肯把药材拿出来,我不仅会给你丰厚的报酬,还会上报朝廷,对你加以表彰;若是你执意不肯,耽误了将士们的治疗,休怪我按军法处置!”
张大户吓得浑身发抖,他知道姜维说得出做得到,若是真的按军法处置,自己恐怕性命难保。他犹豫了片刻,终于咬了咬牙:“将军息怒,我家确实藏有一些药材,我这就去拿给将军。”
说着,张大户转身跑进院内,不一会儿,就抱着一个木盒走了出来,递给姜维:“将军,这里面有人参、当归、鹿茸等药材,都是上好的珍品,希望能帮到将士们。”
姜维打开木盒一看,里面果然都是珍贵的药材,心中大喜,对着张大户拱了拱手:“多谢张大户。这些药材的钱,我会让士兵送到你家来。”
张大户连忙摆手:“将军客气了,这些药材就当是我为蜀军尽一份力,不用给钱。”
姜维知道他是害怕自己报复,也没有多说,带着药材,转身朝着医帐走去。他心里清楚,想要真正赢得百姓的信任,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但只要他们坚持以仁义为本,总有一天,百姓们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蜀汉。
回到医帐时,医官们正焦急地等待着。看到姜维带回了药材,医官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接过药材,开始为重伤的士兵调配药方。姜维站在医帐外,看着医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那些重伤的士兵能够平安无事。
这时,霍弋匆匆赶来,对姜维说道:“将军,粮仓和水井的检查结果出来了,粮仓没有被破坏,只是有几袋粮食受潮了,我们已经派人晾晒;水井也没有被下毒,百姓们可以放心饮用。另外,那些俘虏的魏军士兵,大部分都选择了留下,只有少数人愿意回家,我们已经给他们发放了口粮和路费,让他们离开了。”
姜维点了点头:“好,做得很好。你再去告诉那些留下的魏军士兵,只要他们真心为蜀汉效力,我绝不会亏待他们。另外,让诸葛瞻将军统计一下城内的人口和粮食储备,制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保证百姓们的基本生活。”
霍弋应道:“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排。”
看着霍弋离去的背影,姜维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陈仓虽然已经攻破,但这只是北伐路上的一小步,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曹魏的反扑,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将士们齐心协力,百姓们真心拥护,他们一定能够实现先帝的遗愿,让蜀汉的旗帜插遍中原。
第二折整肃军纪固军心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灼热,陈仓城内的街道上,蜀军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在清理战场,有的在修缮房屋,还有的在帮助百姓耕种,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姜维站在中军帐前的高台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十分满意。
“将军,诸葛瞻将军和拓跋烈首领已经在帐内等候了。”一名亲兵走上前,低声说道。
姜维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中军帐。帐内,诸葛瞻和拓跋烈正坐在案前交谈,看到姜维进来,两人立刻起身相迎。
“伯约兄,你可算来了。”诸葛瞻笑着说道,“刚才我们还在说,这次攻破陈仓,咱们蜀军的士气大涨,接下来攻打其他城池,肯定会顺利很多。”
拓跋烈也附和道:“是啊姐夫,现在咱们有了陈仓这个根据地,又缴获了这么多粮草和兵器,就算曹魏派大军来反扑,咱们也不怕!”
姜维走到案前坐下,拿起案上的一杯凉茶喝了一口,说道:“现在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邓艾和钟会虽然逃走了,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用不了多久,就会率领大军前来反扑。而且,咱们刚攻破陈仓,城内的秩序还不稳定,士兵们也有些松懈,若是不及时整肃军纪,恐怕会出乱子。”
诸葛瞻和拓跋烈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了起来。他们知道,姜维说得有道理。之前几次战斗,蜀军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士兵们确实有些骄傲自满,尤其是一些新兵,更是觉得魏军不堪一击,开始变得懈怠起来。
“伯约兄,你说该怎么办?我们听你的。”诸葛瞻说道。
姜维沉吟片刻,说道:“我打算明日在城外的校场举行一次大阅兵,一方面是为了展示我军的军威,让百姓们放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肃军纪,让士兵们明白,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另外,我还打算在军中设立奖惩制度,对作战勇猛、遵守军纪的士兵给予奖励,对临阵退缩、违反军纪的士兵严加惩处。”
拓跋烈点了点头:“好主意!我手下的那些西羌骑兵,最近确实有些散漫,正好借着这次阅兵,好好整顿一下。谁要是敢违反军纪,看我不收拾他!”
诸葛瞻也说道:“我同意伯约兄的想法。奖惩分明,才能让士兵们心服口服,也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不过,设立奖惩制度,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则,不能凭个人喜好行事。”
“没错。”姜维说道,“我已经让霍弋起草了一份奖惩条例,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说着,他从案上拿起一卷竹简,递给诸葛瞻和拓跋烈。
诸葛瞻和拓跋烈接过竹简,仔细看了起来。竹简上详细列出了奖励和惩罚的条款,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包括粮食、布匹、钱财等,精神奖励包括晋升官职、颁发荣誉勋章等;惩罚则根据违反军纪的严重程度,分为警告、杖责、降职、斩首等。
“伯约兄,这份奖惩条例考虑得很周全。”诸葛瞻看完后,说道,“不过,我觉得可以在奖励条款里加上一条,对那些在战斗中受伤的士兵,除了给予医疗救治外,还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让他们感受到军队的关怀。”
拓跋烈也说道:“我也觉得可以加一条,对那些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士兵,也应该给予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士兵们刻苦训练。”
姜维点了点头:“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让霍弋把这两条加上。另外,明日的阅兵,我打算让所有的士兵都参加,包括那些归降的魏军士兵。让他们看看我们蜀军的军威,也让他们明白,加入我们蜀军,是他们正确的选择。”
诸葛瞻和拓跋烈都表示同意。三人又商议了一些阅兵的细节,比如阅兵的流程、士兵的队列、武器的展示等,直到夕阳西下,才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仓城外的校场上就已经站满了蜀军士兵。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身穿整齐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排列成整齐的队列,等待着姜维的检阅。那些归降的魏军士兵也站在队列的最后面,脸上带着好奇和敬畏的神色。
辰时三刻,姜维一身戎装,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缓缓走进校场。他身后跟着诸葛瞻、拓跋烈、霍弋等将领,个个英姿飒爽。校场上的士兵们看到姜维,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声呐喊:“姜将军威武!蜀军必胜!”
呐喊声震耳欲聋,回荡在整个校场上空。姜维骑着马,沿着队列缓缓前行,目光扫过每一名士兵的脸庞。他看到士兵们眼中的坚定和忠诚,心中十分欣慰。
走到西羌骑兵的队列前时,拓跋烈骑着马跟了上来,大声说道:“兄弟们,让姜将军看看我们西羌骑兵的威风!”
西羌骑兵们听到拓跋烈的话,纷纷举起手中的弯刀,高声呐喊:“西羌勇士,所向披靡!”
姜维对着西羌骑兵们点了点头,说道:“拓跋首领,你的这些兄弟都是好样的,上次在飞仙岭和连云栈,他们都立下了大功。”
拓跋烈哈哈大笑:“姐夫过奖了,都是兄弟们拼命换来的。以后只要姐夫一声令下,我们西羌骑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姜维笑了笑,继续沿着队列前行。走到归降的魏军士兵队列前时,他停下了脚步,目光温和地看着他们:“你们之前虽然是魏军的士兵,但现在既然选择了加入我们蜀军,就是我们的兄弟。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被迫参军的,在魏军里受了不少委屈。但在我们蜀军,只要你们遵守军纪,奋勇杀敌,就一定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丰厚的奖励。我希望你们能放下过去的成见,和我们一起,为了蜀汉的北伐大业,共同奋斗!”
归降的魏军士兵们听到姜维的话,心中十分感动。他们没想到,姜维竟然会如此信任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不少士兵眼中泛起了泪光,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声喊道:“愿为姜将军效力!愿为蜀汉效力!”
姜维满意地点了点头,骑着马回到校场中央的高台上。他翻身下马,走到高台边缘,目光扫过校场上的所有士兵,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蜀军自北伐以来,历经无数次战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次攻破陈仓,更是给了曹魏沉重的打击!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因为我们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先帝和诸葛丞相的遗愿,是让我们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牺牲,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我们要知道,曹魏的实力依然强大,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就一定能够实现先帝和诸葛丞相的遗愿,让蜀汉的旗帜插遍中原!”
“北伐中原!恢复汉室!”校场上的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
姜维看着士兵们激昂的神情,心中充满了斗志。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们安静下来,继续说道:“为了提高我们军队的战斗力,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战斗,我宣布,从今日起,在军中实行奖惩制度。凡是作战勇猛、遵守军纪的士兵,都会得到奖励;凡是临阵退缩、违反军纪的士兵,都会受到严惩!我希望你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争当一名优秀的蜀军士兵!”
说完,姜维让霍弋宣读了奖惩条例。霍弋手持竹简,高声宣读起来。士兵们都认真地听着,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他们知道,只有遵守军纪,奋勇杀敌,才能得到奖励,才能为蜀汉的北伐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宣读完毕后,姜维又下令进行军事演练。士兵们按照指令,进行了队列训练、武器展示、战术演练等项目。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战术演练也十分逼真,充分展示了蜀军的强大战斗力。
归降的魏军士兵们看到蜀军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心中更加敬畏。他们知道,自己之前所在的魏军,和蜀军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他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训练,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蜀军士兵。
军事演练结束后,姜维对表现突出的士兵进行了奖励。他亲自为那些作战勇猛、遵守军纪的士兵颁发了粮食、布匹和荣誉勋章,并晋升了部分士兵的官职。那些受到奖励的士兵们个个兴高采烈,纷纷表示以后会更加努力,为蜀汉效力。
对于那些在训练中表现不佳、违反军纪的士兵,姜维也进行了惩罚。他按照奖惩条例,对他们进行了警告、杖责等处罚。那些受到惩罚的士兵们都低下了头,心中十分后悔,表示以后一定会严格遵守军纪,刻苦训练。
阅兵结束后,士兵们的士气更加高涨。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听从姜维的指挥,奋勇杀敌,为蜀汉的北伐大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姜维看着士兵们坚定的神情,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通过这次阅兵和整肃军纪,蜀军的战斗力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也为接下来应对曹魏的反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回到中军帐后,诸葛瞻和拓跋烈纷纷向姜维表示祝贺。诸葛瞻说道:“伯约兄,这次阅兵非常成功,士兵们的士气大涨,军纪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相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拓跋烈也说道:“是啊姐夫,我手下的那些西羌骑兵,现在个个都摩拳擦掌,就等着和魏军好好打一场呢!”
姜维笑了笑:“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强训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另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曹魏的动向,一旦他们派大军来反扑,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跑进帐内,单膝跪地:“将军,不好了!邓艾和钟会率领四万大军,朝着陈仓的方向赶来,已经过了前面的山口,距离我们还有不到五十里!”
姜维和诸葛瞻、拓跋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的神色。他们知道,曹魏的反扑终于来了。但他们并没有丝毫的畏惧,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迎接曹魏大军的挑战。
第三折陈仓城外布防线
斥候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中军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姜维走到案前,展开陈仓周边的地图,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目光紧紧盯着邓艾和钟会大军前来的方向。
“邓艾和钟会这次带来了四万大军,来势汹汹啊。”诸葛瞻走到地图前,眉头紧锁地说道,“他们肯定是想趁我们刚攻破陈仓,立足未稳,一举夺回陈仓。”
拓跋烈也凑了过来,看着地图说道:“姐夫,他们从山口过来,必经陈仓城外的十里坡。那地方地势平坦,正好适合大军展开进攻。我们不如在十里坡设下埋伏,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姜维摇了摇头:“十里坡虽然地势平坦,但视野开阔,不利于设伏。邓艾和钟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肯定会派人提前探查,我们的埋伏很容易被他们发现。而且,他们带来了四万大军,我们只有两万多士兵,若是在十里坡和他们正面交战,我们讨不到什么便宜。”
“那我们该怎么办?”拓跋烈有些着急地问道,“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攻到陈仓城下吧?”
姜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看着地图,沉思起来。陈仓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他们的优势。但邓艾和钟会带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若是让他们顺利抵达陈仓城下,发起猛攻,陈仓城也未必能守住。所以,他们必须在邓艾和钟会的大军抵达陈仓城下之前,设置几道防线,消耗他们的兵力和粮草,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有了。”姜维眼睛一亮,手指在地图上的几个位置指了指,“我们可以在邓艾和钟会大军必经的路上,设置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山口附近的落凤坡,那里两侧是高山,中间只有一条窄路,我们可以在那里布置一些滚木礌石和弓箭手,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第二道防线设在十里坡和陈仓城之间的黑松林,那里树木茂密,适合设伏,我们可以派一支骑兵在那里埋伏,等魏军经过时,从侧面发起突袭;第三道防线就设在陈仓城外的护城河边上,我们加固城墙,布置更多的弓箭手和投石机,做好防守准备。”
诸葛瞻和拓跋烈看着地图上姜维指的几个位置,眼前顿时一亮。落凤坡地势险要,确实适合设置第一道防线;黑松林树木茂密,适合骑兵埋伏;护城河边上则是陈仓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固城墙后,足以抵挡魏军的进攻。
“伯约兄,这个主意好!”诸葛瞻兴奋地说道,“三道防线层层递进,既能消耗魏军的兵力,又能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让他们无法顺利抵达陈仓城下。”
拓跋烈也说道:“是啊姐夫,我愿意率领西羌骑兵去黑松林埋伏,保证给魏军一个惊喜!”
姜维点了点头:“好。拓跋首领,你率领五百西羌骑兵,立刻前往黑松林埋伏。记住,等魏军的先头部队经过时,不要急于进攻,等他们的主力部队进入黑松林后,再从侧面发起突袭,打乱他们的阵型。突袭之后,立刻撤退,不要和他们纠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放心吧姐夫,我知道该怎么做!”拓跋烈拍着胸脯应道,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姜维叫住他,“让你的士兵们多带些弓箭和火把,黑松林树木茂密,用火攻效果会更好。”
拓跋烈恍然大悟:“还是姐夫考虑得周全!我这就去准备!”说着,匆匆离去。
姜维又看向诸葛瞻:“诸葛将军,你率领三千步兵,前往落凤坡设置第一道防线。在落凤坡的窄路两侧布置弓箭手,在山坡上准备好滚木礌石,等魏军经过时,先放箭打乱他们的阵型,然后推下滚木礌石,给他们造成最大的伤亡。记住,见好就收,不要恋战,一旦魏军发起反扑,立刻撤退到第二道防线,和拓跋首领的骑兵汇合。”
“末将领命!”诸葛瞻抱拳道,转身也离去了。
姜维又对霍弋说道:“霍弋,你率领一千士兵,负责加固陈仓城的城墙,在城墙上布置更多的弓箭手和投石机,同时加深加宽护城河,做好最后的防守准备。另外,让后营的士兵们多准备些粮食和水,保证城内的粮草供应。”
“末将领命!”霍弋也抱拳道,转身离去。
安排完一切后,姜维走到帐外,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十分平静。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非常激烈,但他有信心,凭借着这三道防线和将士们的奋勇杀敌,一定能够守住陈仓城。
诸葛瞻率领三千步兵赶到落凤坡时,立刻组织士兵们布置防线。落凤坡的窄路只有十几丈宽,两侧的山坡陡峭,确实是设置防线的绝佳地点。士兵们在窄路两侧的山坡上挖掘掩体,布置弓箭手,同时将准备好的滚木礌石堆放在山坡边缘,只等魏军前来。
诸葛瞻亲自在山坡上巡视,检查每一个掩体和每一堆滚木礌石。他知道,这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必须布置得万无一失。若是能在这里给魏军造成沉重的打击,就能大大削弱他们的士气,为后面的战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诸葛瞻立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隐藏在掩体后面,等待魏军的到来。很快,一支魏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在了落凤坡的入口处,大约有五百人,个个手持盾牌,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先头部队的将领看到落凤坡的窄路,心中有些警惕,立刻下令士兵们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当他们走到窄路中间时,诸葛瞻大喊一声:“放箭!”
两侧山坡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松开弓弦,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朝着魏军的先头部队射去。魏军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着蜀军的箭雨,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倒在地上。
“有埋伏!撤退!”先头部队的将领大喊一声,想要指挥士兵们撤退。
诸葛瞻见状,立刻下令:“推下滚木礌石!”
山坡上的蜀军士兵们立刻将准备好的滚木礌石推了下去,“轰隆隆”的声响不绝于耳,滚木礌石顺着山坡滚了下来,朝着魏军的先头部队砸去。魏军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逃窜,但窄路狭窄,根本无处可逃,不少士兵被滚木礌石砸中,当场身亡。
先头部队的将领看到大势已去,想要拔剑自刎,却被一支冷箭射中了咽喉,倒在地上。剩下的魏军士兵们见状,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了蜀军。
诸葛瞻看着眼前的战果,心中十分满意。这次伏击,他们斩杀魏军三百余人,俘虏两百余人,给了魏军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邓艾和钟会的主力部队很快就会赶到,他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果然,没过多久,邓艾和钟会率领的主力部队就赶到了。看到先头部队的尸体和投降的士兵,邓艾气得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蜀军竟然会在落凤坡设下埋伏,而且还给他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