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援军至共商北伐(1/2)
第一折援军入营话军情
陈仓城的城门缓缓开启,张翼率领的汉中援军踏着清晨的阳光,队列整齐地进入城内。一万余名士兵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锃亮的兵器,脸上带着昂扬的斗志,街道两侧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脸上满是喜悦与安心。孩子们追着队伍奔跑,手中挥舞着用麻布做成的小旗帜,口中高喊着“蜀军必胜”的口号,清脆的声音在街巷间回荡。
姜维与诸葛瞻、拓跋烈、霍弋等将领早已在城门内等候。看到张翼率军走近,姜维快步上前,双手抱拳:“张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今日援军抵达,陈仓城如虎添翼,伯约在此代全城军民多谢张将军!”
张翼翻身下马,同样抱拳回礼,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姜将军客气了。守护蜀汉疆土,本就是我等将士的职责。蒋琬大人得知陈仓战事吃紧,日夜忧心,命我星夜兼程赶来支援,总算不负所托,及时抵达。”他目光扫过身旁的蜀军将领,最后落在拓跋烈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这位想必就是西羌部落的拓跋首领吧?久闻首领骁勇善战,在落凤坡和黑松林两度重创魏军,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拓跋烈挠了挠头,咧嘴一笑:“张将军过奖了膳食,也好让将士们稍作调整。”
张翼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将士们长途跋涉,确实需要休整。不过在歇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陈仓目前的具体军情,也好让援军尽快融入防守部署。”
姜维闻言,心中对张翼多了几分敬佩。这位将领刚到城下,便心系军情,果然是蒋琬大人麾下的得力干将。他立刻说道:“张将军考虑周全。那我们先到城墙上查看防务,边走边说,随后再回中军帐细谈。”
众人点头应允,一同朝着城墙走去。沿途,姜维向张翼详细介绍了陈仓城的防守布局:“张将军请看,这城墙经过多次加固,高度已增至三丈,厚度两丈有余,城墙上共布置了三百架投石机和五百名弓箭手,每隔五十步便有一座箭楼,可随时支援两侧防守。护城河也已加深至两丈,加宽至三丈,河底布满尖刺,河岸两侧设置了拒马和壕沟,足以阻挡魏军的攻城器械。”
张翼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防御工事,时不时点头称赞:“姜将军的防守部署十分周密,考虑得面面俱到。不过我注意到,城墙西北角的箭楼似乎比其他地方矮了一些,若是魏军集中兵力攻打此处,恐怕会成为防守薄弱点。”
姜维心中一惊,他之前确实忽略了这一点。西北角的箭楼因为靠近山体,之前修缮时为了不破坏山体结构,特意降低了高度,没想到被张翼一眼看穿。他连忙说道:“张将军果然目光如炬,这个问题我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接下来我们会立刻安排士兵对西北角的箭楼进行加高加固,同时增加防守兵力,确保万无一失。”
张翼笑了笑:“姜将军不必过谦,守城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带来的援军中有不少擅长修缮工事的工匠,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一行人走到城墙中段,眺望远处魏军的营寨。此时的魏军大营一片安静,只有少数士兵在营寨外巡逻,看起来十分平静。拓跋烈忍不住说道:“张将军,邓艾和钟会那两个老贼,之前被我们打得大败,现在肯定在营寨里憋坏主意呢。依我看,不如我们趁着援军刚到,士气正盛,主动出击,一举端了他们的老巢!”
张翼看向姜维,等待他的看法。姜维摇了摇头,说道:“拓跋首领的想法虽然勇猛,但目前还不是主动出击的时候。魏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仍有近三万兵力,而且营寨防守坚固,若是贸然进攻,只会让我军损失过大。更何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让援军尽快熟悉陈仓的防务,整合兵力,补充粮草和兵器,做好长期防守的准备。等时机成熟,我们再考虑主动出击。”
张翼赞同地点了点头:“姜将军说得有理。邓艾和钟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绝不会轻易放弃陈仓。他们现在按兵不动,很可能是在等待洛阳的援军。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他们再次进攻的准备,同时密切关注曹魏的动向。”
诸葛瞻补充道:“而且,我们刚刚筹集到了一批粮草和物资,加上张将军带来的三万石粮食,目前的粮草足够支撑我们半年之久。只要我们坚守陈仓,等待曹魏内部出现变故,或者等到其他战场传来捷报,我们就能抓住北伐的最佳时机。”
众人一路交谈,很快便将城墙的防务查看完毕。回到中军帐后,士兵们早已备好茶水和膳食。众人坐下后,张翼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姜维:“姜将军,这是蒋琬大人让我转交给你的书信。蒋琬大人在信中说,他已经向成都禀报了陈仓的战况,后主陛下十分重视,命我们务必守住陈仓,为北伐大业奠定基础。同时,蒋琬大人还在信中提到,他会继续在汉中筹集粮草和物资,随时支援陈仓。”
姜维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信中,蒋琬不仅详细询问了陈仓的军情,还对后续的防守和北伐计划提出了一些建议。蒋琬在信中强调,陈仓是蜀汉北伐的重要据点,必须死守,同时要密切关注曹魏的内部矛盾,等待时机成熟,再与其他战场协同作战,一举北伐中原。
读完书信,姜维将其递给诸葛瞻等人传阅,随后说道:“蒋琬大人的考虑十分周全。现在,我们有了援军和充足的粮草,更应该坚定守住陈仓的信心。接下来,我们需要做几件事:第一,整合蜀军和援军的兵力,重新部署防守,让援军尽快熟悉陈仓的防务;第二,继续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尤其是张将军提到的西北角箭楼,务必在三日内完成加高加固;第三,派斥候密切关注魏军的动向,同时探查洛阳是否有援军赶来;第四,加强对城内百姓的安抚,组织百姓参与到守城中来,形成军民同心的局面。”
张翼立刻说道:“姜将军的安排十分合理。我带来的援军分为三个营,分别由副将马忠、李严和吴班率领。马忠擅长防守,可让他负责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李严熟悉粮草管理,可让他协助霍弋管理粮草和物资;吴班勇猛善战,可让他率领一支骑兵,配合斥候探查魏军动向。”
姜维点了点头:“张将军的安排正合我意。霍弋,你立刻配合李严将军清点粮草和物资,制定详细的分配方案,确保粮草和物资的充足供应。诸葛将军,你负责组织百姓参与守城,同时继续安抚百姓,稳定城内秩序。拓跋首领,你率领西羌骑兵,配合吴班将军的骑兵,加强对陈仓周边的巡逻,防止魏军的小股部队偷袭。”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随后,众人又详细商议了各项任务的具体细节,直到正午时分才散去。张翼回到为他安排的营帐后,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副将,传达了姜维的命令,安排援军的休整和防守部署。
陈仓城内,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援军的士兵们在马忠的指挥下,开始搬运木材和石块,对西北角的箭楼进行加高加固;李严则跟着霍弋,仔细清点着粮仓和兵器库中的物资,记录着每一项数据;吴班和拓跋烈率领骑兵,朝着城外出发,开始了对陈仓周边的巡逻;诸葛瞻则带着士兵,挨家挨户地走访百姓,鼓励百姓参与到守城中来,不少百姓纷纷响应,主动提出要帮助士兵们搬运物资、修缮工事。
姜维站在中军帐外,看着城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有了援军的支持,有了将士们的齐心协力,有了百姓们的拥护,他相信,陈仓城一定能够守住,而北伐中原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傍晚时分,霍弋和李严来到中军帐,向姜维汇报粮草和物资的清点情况。霍弋手持一卷竹简,说道:“将军,经过清点,目前城内的粮草共有五万石,足够大军和百姓食用半年之久;兵器方面,共有长枪三千杆、大刀两千把、弓箭五千副、箭矢十万支、投石机三百架,基本能够满足防守需求;药材方面,经过拓跋首领筹集和张将军带来的药材,足够治疗目前的伤兵,同时还有一定的储备。”
李严补充道:“不过,箭矢的消耗较快,若是发生大规模战斗,恐怕支撑不了太久。我建议组织工匠,尽快赶制箭矢,确保箭矢的充足供应。”
姜维点了点头:“李将军说得对。霍弋,你立刻安排工匠,在城内设立箭坊,组织百姓中的工匠参与到箭矢制作中来,务必保证每日制作箭矢不少于五千支。同时,让医官们尽快治疗伤兵,争取让更多的伤兵早日康复,重新投入到守城中来。”
霍弋和李严再次抱拳:“末将领命!”
就在这时,拓跋烈和吴班率领骑兵回到了城内,径直来到中军帐。拓跋烈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说道:“姐夫,我们在陈仓周边巡逻时,发现魏军的营寨没有任何动静,只是增加了巡逻的兵力。另外,我们还抓获了一名魏军的斥候,从他口中得知,邓艾和钟会正在营寨里休整兵马,同时派人向洛阳求援,估计用不了多久,洛阳就会有援军赶来。”
吴班接着说道:“将军,我们还探查了陈仓周边的地形,发现魏军在营寨外挖掘了壕沟,设置了拒马,看起来是在加强防守,防止我们主动出击。不过,他们的防守重点主要在正面,两侧的防守相对薄弱,若是我们想要发动突袭,或许可以从两侧入手。”
姜维沉思片刻,说道:“目前我们还不宜发动突袭。不过,吴将军和拓跋首领的探查很有价值。接下来,你们继续加强巡逻,密切关注魏军的动向,一旦发现洛阳援军的消息,立刻向我禀报。另外,将抓获的魏军斥候带到大帐,我要亲自审问。”
拓跋烈和吴班应了一声,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两名士兵将一名五花大绑的魏军斥候押进了中军帐。那名斥候看起来大约三十多岁,身上穿着破旧的魏军军服,脸上满是恐惧的神色。
姜维坐在案前,目光锐利地看着那名斥候,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魏军担任什么职务?邓艾和钟会派你前来陈仓探查什么?”
那名斥候颤抖着说道:“小人……小人叫王二,是魏军的一名普通斥候。邓艾将军和钟会将军派小人前来探查陈仓城内的援军情况,还有蜀军的防守部署。”
姜维继续问道:“洛阳方面有没有派援军前来支援邓艾和钟会?若是有,援军的兵力有多少,由谁率领,何时能够抵达陈仓?”
王二连忙说道:“小人听说,邓艾将军和钟会将军已经向洛阳上书求援,后主曹奂已经下令,让镇西将军司马望率领三万大军前来支援,预计半个月后就能抵达陈仓。”
姜维心中一凛,司马望是司马懿的侄子,虽然不如邓艾和钟会勇猛,但也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将领。若是他率领三万大军赶来,魏军的兵力将达到六万余人,是蜀军的两倍多,到时候陈仓的防守压力将会大大增加。
他继续问道:“除了司马望的援军,还有没有其他援军赶来?邓艾和钟会接下来有什么作战计划?”
王二摇了摇头:“小人只是一名普通斥候,知道的只有这些。邓艾将军和钟会将军的作战计划,只有少数将领知道,小人根本接触不到。”
姜维看着王二的神色,知道他没有说谎。他摆了摆手,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将他带下去,严加看管,不要苛待他。”
士兵们押着王二离去后,姜维立刻让人去请张翼、诸葛瞻、拓跋烈等人前来中军帐议事。众人很快赶到,得知司马望率领三万大军即将前来支援魏军的消息后,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诸葛瞻说道:“司马望的三万大军一旦抵达,魏军的兵力将是我们的两倍多,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对陈仓发起更猛烈的进攻。我们必须在他们抵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张翼点了点头:“没错。我们现在的兵力只有三万余人,虽然防守陈仓足够,但想要抵挡六万魏军的猛攻,还是有些困难。我建议,立刻向蒋琬大人再次求援,让他尽快派更多的援军赶来。”
姜维摇了摇头:“汉中的兵力也十分有限,蒋琬大人已经派了一万援军前来,若是再向他求援,恐怕会削弱汉中的防守。而且,从汉中到陈仓,路途遥远,援军赶来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司马望的援军已经抵达,恐怕来不及。”
拓跋烈说道:“那我们不如主动出击,在司马望的援军抵达之前,先攻打邓艾和钟会的营寨,削弱他们的兵力。就算不能一举攻破他们的营寨,也能给他们造成一定的损失,为后续的防守减轻压力。”
姜维沉吟片刻,说道:“主动出击确实是一个办法,但风险太大。邓艾和钟会肯定已经做好了防备,若是我们贸然进攻,很可能会中他们的埋伏。不过,我们可以派一支小股部队,对魏军的营寨进行骚扰,打乱他们的休整计划,同时探查他们的防守部署,为后续的战斗做准备。”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最后,姜维决定让拓跋烈率领两百西羌骑兵,在夜间对魏军的营寨进行骚扰,同时让吴班率领一支骑兵在附近接应,一旦遇到魏军的反击,立刻撤退。
夜色渐深,拓跋烈率领两百西羌骑兵,悄悄离开了陈仓城,朝着魏军的营寨而去。骑兵们都穿着黑色的衣服,马蹄被厚厚的麻布包裹着,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前进。
魏军的营寨外,巡逻的士兵们毫无察觉。拓跋烈率领骑兵来到营寨西侧,这里的防守相对薄弱。他对着身边的士兵们做了一个手势,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和火箭,点燃后朝着营寨内射去。
“咻咻咻”的声音响起,火箭如同流星般划过夜空,落在营寨内的帐篷上。帐篷瞬间被点燃,火光冲天。营寨内的魏军士兵们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惊呼着起身救火。
拓跋烈看到营寨内一片混乱,大喊一声:“杀!”随后率领骑兵朝着营寨内冲去。西羌骑兵们挥舞着弯刀,斩杀着惊慌失措的魏军士兵,营寨内顿时惨叫声四起。
邓艾和钟会听到营寨内的动静,立刻率领亲兵赶来。看到是蜀军的骑兵前来骚扰,邓艾怒喝一声:“哪里来的小毛贼,也敢来我营寨撒野!给我追!”
魏军的士兵们纷纷拿起兵器,朝着拓跋烈的骑兵追去。拓跋烈看到魏军的大部队赶来,知道目的已经达到,立刻下令撤退。西羌骑兵们调转马头,朝着营寨外冲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邓艾看着拓跋烈等人离去的背影,气得脸色铁青。这次骚扰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打乱了魏军的休整计划,也让士兵们的士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知道,这是姜维的计谋,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最佳的战斗时机。
拓跋烈率领骑兵回到陈仓城后,立刻向姜维汇报了骚扰魏军营寨的情况。姜维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好。这次骚扰虽然没有给魏军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也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防守反应。接下来,我们继续按原计划做好防守准备,同时密切关注司马望援军的动向。只要我们坚守陈仓,等到魏军内部出现破绽,我们就能抓住机会,发起反击。”
众人纷纷点头。夜色中的陈仓城,虽然平静,但每个人都知道,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来临。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第二折军民同心固城防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陈仓城的街道上,给这座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城池带来了一丝温暖。城内的百姓们早早地就起床了,有的拿着锄头和铁锹,朝着城墙的方向走去;有的背着自家缝制的衣物,送到士兵们的营帐前;还有的推着装满粮食的小车,前往粮仓,主动将家中的余粮捐给军队。
诸葛瞻穿着一身便服,沿着街道缓缓前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自从昨日他号召百姓参与守城以来,城内的百姓们纷纷响应,短短一天时间,就有上千名百姓主动报名,愿意协助士兵们加固城墙、搬运物资、照顾伤兵。
走到城门口时,诸葛瞻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丈,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扛着几根粗壮的木材,朝着西北角的箭楼走去。老丈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却十分坚定,脚步也异常稳健。
诸葛瞻连忙上前,帮老丈接过一根木材,笑着说道:“老丈,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亲自扛木材啊?让年轻人来做就好了。”
老丈抬起头,看到是诸葛瞻,连忙说道:“诸葛将军,您怎么来了?这点力气活不算什么,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种庄稼的好手,扛这点木材还累不倒我。现在蜀军来保护我们,我们也得为守城出一份力啊。”
老丈的大儿子也说道:“将军,我们家之前被魏军欺负得够呛,是蜀军救了我们。现在魏军还在城外虎视眈眈,我们就算不能上战场杀敌,也得帮着士兵们加固城墙,让他们能安心守城。”
诸葛瞻心中感动,说道:“多谢老丈和两位小哥的支持。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守住陈仓城。不过您年纪大了,可千万不要累着,要是觉得辛苦,就休息一会儿。”
老丈摆了摆手:“将军放心,我身体硬朗着呢。再说了,这么多乡亲都在帮忙,我可不能落后。”说着,就扛着木材,继续朝着西北角的箭楼走去。
诸葛瞻看着老丈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百姓是军队的根基,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军队才能无往不胜。他继续沿着街道前行,每到一处,都能看到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
走到一处医帐前,诸葛瞻看到几名妇女正在为伤兵们换药、喂水。其中一位年轻的妇人,正小心翼翼地为一名腿部受伤的士兵擦拭伤口,动作轻柔,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诸葛瞻走上前,问道:“这位大嫂,辛苦你了。这些伤兵们还好吗?”
妇人抬起头,笑着说道:“诸葛将军,不辛苦。这些士兵们为了保护我们,都受伤了,我们照顾他们是应该的。这些伤兵们都很坚强,虽然伤口很疼,但从来没有抱怨过。”
那名腿部受伤的士兵听到两人的对话,连忙说道:“将军,多谢您和乡亲们的照顾。等我的伤好了,我立刻就回到城墙上,继续守城!”
诸葛瞻点了点头,对着士兵说道:“你安心养伤,守城的事情有我们。只要我们军民同心,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离开医帐后,诸葛瞻朝着粮仓的方向走去。此时的粮仓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百姓们正有序地将家中的余粮捐给军队。李严和霍弋正忙着指挥士兵们清点粮食,登记百姓的姓名和捐赠的数量。
看到诸葛瞻走来,霍弋连忙上前:“诸葛将军,您来了。百姓们捐赠的粮食很多,目前已经收到了两千多石,加上我们之前的储备,足够大军和百姓们食用更长时间了。”
诸葛瞻笑着说道:“这都是百姓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霍弋,你们一定要做好登记,将来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回报这些百姓。”
李严也说道:“诸葛将军放心,我们已经详细记录了每一位捐赠百姓的信息。另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百姓中的粮商,让他们负责粮食的运输和储存,确保粮食能够及时供应到城墙上的士兵手中。”
诸葛瞻点了点头,说道:“做得好。现在城内的秩序已经基本稳定,百姓们的积极性也很高。接下来,我们要组织百姓们成立一支民团,由士兵们负责训练,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防守技能,一旦魏军攻城,民团也能协助士兵们进行防守。”
霍弋和李严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三人一起商议了民团的组建方案,决定将报名参与守城的百姓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负责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一部分负责照顾伤兵和运输物资,还有一部分则组成民团,由士兵们进行训练。
商议完毕后,诸葛瞻立刻让人在城内张贴告示,公布了民团的组建方案。百姓们看到告示后,纷纷报名参加民团,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小伙子,更是踊跃报名,想要学习武艺,保卫家园。
很快,一支由五百名百姓组成的民团就组建完成了。诸葛瞻从军队中挑选了十名经验丰富的士兵,担任民团的教官,负责训练民团成员。训练的内容包括基本的队列训练、兵器使用、弓箭射击和防守技巧等。
在训练场上,民团成员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都学得十分认真。教官们也很有耐心,手把手地教他们握枪、射箭的姿势,讲解防守的要点。百姓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
傍晚时分,姜维和张翼来到训练场上,查看民团的训练情况。看到民团成员们认真训练的样子,姜维心中十分欣慰:“诸葛将军,你组建民团的想法很好。有了民团的协助,我们的防守力量又增强了不少。”
诸葛瞻笑着说道:“这都是将士们和百姓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军民同心,就算魏军的援军赶到,我们也有信心守住陈仓城。”
张翼也说道:“姜将军,诸葛将军,我刚才查看了城墙的加固情况。马忠将军已经率领士兵和百姓们,对西北角的箭楼进行了加高加固,现在箭楼的高度已经和其他地方一致,而且还增加了一些防御设施。另外,我们还在城墙外侧挖掘了更多的壕沟,设置了更多的拒马,进一步加强了城墙的防守。”
姜维点了点头:“很好。马忠将军做事果然可靠。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对城墙的巡查,确保每一处防御工事都万无一失。同时,让医官们加快对伤兵的治疗,争取让更多的伤兵早日康复,投入到守城中来。”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对姜维说道:“将军,我们探查得知,司马望率领的三万大军已经过了长安,朝着陈仓的方向赶来,预计十天后就能抵达。另外,邓艾和钟会也在营寨里加强了训练,看起来是在为司马望的援军抵达后,对陈仓发起总攻做准备。”
姜维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司马望的援军十天后抵达,到时候魏军的兵力将达到六万余人,是蜀军的两倍多,陈仓的防守压力将会大大增加。他立刻对身边的众人说道:“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在司马望的援军抵达之前,做好一切防守准备。诸葛将军,你继续组织百姓和民团,协助士兵们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张将军,你率领援军的士兵,加强对城墙上的防守部署,尤其是东门、西门和南门这三个主要城门,要增加防守兵力;霍弋,你和李严将军一起,加快粮草和物资的运输和储备,确保每一处防守点都有充足的粮草和兵器;拓跋首领,你和吴班将军率领骑兵,继续加强对陈仓周边的巡逻,密切关注魏军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刻向我禀报。”
众人纷纷抱拳:“末将领命!”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仓城内的军民们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守城准备中。百姓们和士兵们一起,在城墙外侧挖掘了更深更宽的壕沟,设置了更多的拒马和尖刺;在城墙上增加了更多的投石机和弓箭手,每隔三十步就设置一座箭楼,箭楼之间用木板连接,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民团成员们也在教官的指导下,加紧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防守技能,能够协助士兵们进行防守。
粮草和物资的运输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严和霍弋将粮草和物资分成了多个部分,分别储存在城墙上的各个防守点和城内的粮仓中,确保在战斗中能够及时供应。医官们也加快了对伤兵的治疗,不少轻伤的士兵已经康复,重新回到了城墙上的防守岗位。
拓跋烈和吴班率领的骑兵,每天都在陈仓周边巡逻,密切关注着魏军的动向。他们发现,邓艾和钟会的营寨里变得异常忙碌,士兵们每天都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同时还在营寨内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如云梯、撞车、投石机等。显然,邓艾和钟会已经做好了对陈仓发起总攻的准备,只等司马望的援军抵达。
拓跋烈和吴班将探查的情况汇报给姜维后,姜维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姜维说道:“邓艾和钟会正在打造攻城器械,显然是打算在司马望的援军抵达后,对陈仓发起总攻。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他们攻城的准备。张将军,你经验丰富,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魏军的攻城?”
张翼沉吟片刻,说道:“魏军的攻城器械肯定很多,尤其是云梯和撞车,对我们的城墙威胁很大。我们可以在城墙上设置一些专门对付云梯的钩子和叉子,一旦魏军的云梯搭在城墙上,我们就用钩子将其勾住,用叉子将其推倒。同时,在城门内侧设置一道暗门,一旦城门被撞开,我们可以通过暗门进行反击。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城墙外侧的壕沟里灌满水,这样既能阻挡魏军的攻城器械,也能防止他们从壕沟中偷袭。”
诸葛瞻补充道:“我同意张将军的建议。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民团成员,在城墙上准备一些石头和滚木,一旦魏军靠近城墙,就将石头和滚木推下去,给他们造成杀伤。同时,让医官们在城墙上设置临时医帐,以便及时治疗受伤的士兵和民团成员。”
拓跋烈说道:“我和吴班将军可以率领骑兵,在魏军攻城的时候,从两侧对他们进行骚扰,打乱他们的攻城节奏。虽然我们的骑兵数量不多,但应该能给魏军造成一定的麻烦。”
姜维点了点头:“大家的建议都很好。我们就按照这些建议,做好应对魏军攻城的准备。霍弋,你立刻组织士兵和民团成员,在城墙上设置钩子、叉子和临时医帐,同时在城墙外侧的壕沟里灌满水;诸葛将军,你负责准备石头和滚木,确保每一处防守点都有充足的储备;张将军,你负责在城门内侧设置暗门,并安排士兵做好反击的准备;拓跋首领和吴班将军,你们继续加强巡逻,同时做好在魏军攻城时进行骚扰的准备。”
众人纷纷领命,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陈仓城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坚定的信念。
在城墙的一处防守点,一名年轻的民团成员正在和士兵们一起设置钩子。他叫王小二,是陈仓城内的一名普通百姓,父母在之前的魏军攻城时不幸去世,是蜀军救了他。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们,眼中充满了感激:“士兵大哥,这次魏军要是再攻城,我一定要好好杀几个敌人,为我的父母报仇!”
身边的士兵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小兄弟,不要着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退魏军。到时候,我们一起为你的父母报仇!”
王小二用力地点了点头,更加卖力地设置着钩子。他知道,只有守住陈仓城,才能让更多的百姓免受魏军的欺负,才能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
在城墙上的临时医帐里,几名医官正在准备药品和医疗器械。一名医官对身边的助手说道:“这次战斗肯定会很激烈,受伤的士兵和民团成员肯定会很多。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争取救治更多的人。”
助手点了点头:“放心吧,医官大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夜幕降临,陈仓城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士兵们和民团成员们还在忙碌着。姜维和张翼、诸葛瞻等人沿着城墙巡查,查看每一处防守点的准备情况。看到士兵们和民团成员们认真负责的样子,看到百姓们积极协助的身影,姜维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军民同心,就没有攻不破的敌人,就没有守不住的城池。
而在魏军的营寨里,邓艾和钟会也正在商议着攻城的计划。邓艾看着手中的地图,说道:“司马望的援军十天后就能抵达,到时候我们就有六万大军。我们要在援军抵达的当天,对陈仓发起总攻,一举攻破陈仓城!”
钟会点了点头:“邓将军说得对。我们已经打造了足够的攻城器械,只要援军一到,我们就兵分三路,分别攻打陈仓城的东门、西门和南门,让蜀军首尾不能相顾。我相信,这次我们一定能够攻破陈仓城!”
邓艾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姜维小儿,上次让你侥幸获胜,这次我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陈仓城,我势在必得!”
夜色中的陈仓城和魏军营寨,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场决定陈仓命运的战斗,即将在十天后爆发。而陈仓城内的军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第三折斥候探敌传密报
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陈仓城外的山林间,两道身影如同猎豹般穿梭其中。他们身着黑色劲装,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正是蜀军的斥候队长周平和队员赵虎。两人奉姜维之命,潜入魏军营寨附近,探查魏军的最新动向,尤其是司马望援军的具体情况。
“周队,前面就是魏军的营寨了,我们得小心点,听说魏军最近加强了巡逻。”赵虎压低声音,对着周平说道。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把短刀,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周平点了点头,示意赵虎跟上自己,两人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朝着魏军营寨的方向移动。魏军的营寨依山而建,周长约有十里,营寨外挖掘了宽约两丈的壕沟,壕沟内灌满了水,岸边设置了拒马和尖刺,营寨的四个角上都建有高达三丈的望楼,望楼上的士兵手持弓箭,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周平和赵虎躲在一处茂密的灌木丛中,仔细观察着魏军营寨的布局。周平轻声说道:“你看,魏军的营寨分为三个部分,中间是主营,两侧是副营,主营和副营之间有通道相连。望楼上的士兵每隔一刻钟就会换一次岗,巡逻的士兵每半个时辰就会沿着营寨外巡查一圈。我们想要潜入营寨,恐怕不太容易。”
赵虎皱了皱眉:“那我们该怎么办?要是不能潜入营寨,我们就无法探查清楚魏军的攻城计划和司马望援军的具体情况。”
周平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在附近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观察魏军的巡逻规律,等待时机。另外,我们可以抓一个落单的魏军士兵,从他口中套取情报。”
两人沿着灌木丛,朝着魏军营寨的西侧移动。西侧的防守相对薄弱,而且靠近山林,便于隐藏和撤退。他们在一处距离营寨约一百步的山坡上,找到了一个山洞,山洞不大,但足够两人隐藏。
进入山洞后,周平从怀中取出自制的望远镜,朝着魏军营寨望去。望远镜是诸葛丞相生前发明的,虽然倍数不高,但足以看清营寨内的大致情况。通过望远镜,周平看到魏军的营寨内,士兵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有的在练习射箭,有的在练习使用云梯和撞车,还有的在进行队列训练,整个营寨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赵虎,你看,魏军正在加紧训练,看来他们确实在为攻城做准备。”周平将望远镜递给赵虎,说道。
赵虎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营寨内的情况,说道:“周队,你看营寨中间的空地上,堆放了很多攻城器械,有云梯、撞车、投石机,数量比之前多了不少。而且,我还看到营寨内新搭建了一些帐篷,应该是为司马望的援军准备的。”
周平点了点头:“看来司马望的援军抵达后,他们就会立刻发起攻城。我们必须尽快探查清楚司马望援军的具体兵力、武器装备和抵达时间,还有魏军的攻城计划,这样才能给将军提供准确的情报。”
两人在山洞中潜伏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一名魏军的士兵提着一个水桶,朝着营寨西侧的一条小溪走去,看起来是要去打水。这名士兵身材高大,但脚步有些虚浮,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应该是刚结束训练,奉命前来打水。
周平对着赵虎做了一个手势,两人悄悄从山洞中溜出,朝着小溪的方向绕去。当那名魏军士兵走到小溪边,弯腰打水时,周平和赵虎突然从身后的灌木丛中冲出,周平捂住士兵的嘴,赵虎则用短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别出声!否则我杀了你!”赵虎压低声音,对着士兵说道。
士兵吓得浑身发抖,连忙点了点头。周平和赵虎将士兵拖到小溪旁的一处隐蔽角落,松开了捂住他嘴的手,但短刀依旧架在他的脖子上。
周平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魏军担任什么职务?如实回答,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士兵颤抖着说道:“小……小人叫李三,是魏军的一名普通士兵,隶属于钟会将军的部队。”
“钟会将军最近在营寨里有什么动向?是不是在准备攻城?”周平继续问道。
李三点了点头:“是的。钟会将军和邓艾将军最近每天都在组织士兵训练,还打造了很多攻城器械。他们说,等司马望将军率领的援军一到,就对陈仓城发起总攻。”
“司马望的援军有多少兵力?由谁率领?何时能够抵达陈仓?”周平追问道,这是他们此次探查的重点。
李三想了想,说道:“小人听说,司马望将军率领了三万大军,其中有一万骑兵,两万步兵,还带来了很多攻城器械和粮草。援军由司马望将军亲自率领,还有副将胡遵和诸葛诞协助。按照行程,应该在十天后就能抵达陈仓。”
“魏军的攻城计划是什么?到时候会从哪些方向进攻陈仓城?”赵虎问道。
李三摇了摇头:“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攻城计划只有邓艾将军、钟会将军和少数高级将领知道,我们这些普通士兵根本接触不到。不过,我听我们的队长说,到时候会兵分三路,分别攻打陈仓城的东门、西门和南门,至于具体的进攻时间和兵力分配,我就不清楚了。”
周平看着李三的神色,知道他没有说谎。他思考了片刻,说道:“你知道魏军的粮草和物资储存在哪里吗?有多少储备?”
李三点了点头:“粮草和物资储存在营寨北侧的粮仓和兵器库中。粮仓里大约有六万石粮食,兵器库中有长枪五千杆、大刀三千把、弓箭八千副、箭矢二十万支,还有很多投石机和云梯等攻城器械。”
周平和赵虎对视一眼,心中都十分震惊。魏军的粮草和物资竟然如此充足,看来他们是下定决心要攻破陈仓城了。
周平继续问道:“最近有没有其他的援军赶来?或者有没有收到洛阳方面的其他命令?”
李三摇了摇头:“没有。目前只有司马望将军率领的援军赶来,洛阳方面也没有其他的命令传来。不过,邓艾将军和钟会将军每天都会派人向洛阳禀报军情。”
周平知道,从李三口中已经得不到更多的情报了。他对着赵虎使了个眼色,赵虎会意,将短刀从李三的脖子上移开,但依旧紧紧地盯着他。
周平说道:“我们是蜀军的斥候,今天放你一条生路。你回去后,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的存在,也不要泄露我们问你的事情。否则,下次再让我们遇到你,定取你的性命!”
李三连忙点头:“小人知道了,小人一定不会说出去的。”
周平从怀中取出一些碎银子,递给李三:“这些银子你拿着,就当是我们给你的补偿。你回去后,就说自己不小心掉进了小溪里,耽误了打水的时间。”
李三接过银子,连忙道谢,随后提着水桶,慌慌张张地朝着魏军营寨跑去。
周平和赵虎看着李三离去的背影,确认没有引起魏军的注意后,立刻回到山洞中,收拾好东西,朝着陈仓城的方向撤退。
两人一路疾行,不敢有丝毫停留。大约两个时辰后,他们终于回到了陈仓城。此时的陈仓城内,依旧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士兵们和民团成员们还在加紧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
周平和赵虎径直来到中军帐,向姜维禀报探查的情况。姜维正在和张翼、诸葛瞻等人商议防守事宜,看到两人回来,立刻问道:“周平、赵虎,探查得怎么样?魏军有什么最新动向?司马望的援军情况如何?”
周平抱拳道:“将军,我们在魏军营寨附近潜伏了一个多时辰,抓住了一名魏军士兵,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些重要情报。司马望率领三万大军,其中一万骑兵,两万步兵,还有副将胡遵和诸葛诞协助,预计十天后抵达陈仓。魏军目前正在加紧训练士兵,打造攻城器械,营寨内已经储备了六万石粮食和大量的兵器、箭矢,看来是打算在司马望援军抵达后,对陈仓发起总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