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重整旗鼓谋北伐(2/2)
张嶷见诸葛诞冥顽不灵,便下令大军发起进攻。士兵们推着云梯和撞车,朝着城门前进。城墙上的魏军士兵们不断地放箭、推下滚木礌石,蜀军的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但张嶷并没有放弃,他亲自率领士兵们冲锋在前,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
姜维率领的主力部队也抵达了北门城外。北门守将是钟会的副将卫瓘,他见蜀军的主力部队前来,立刻下令士兵们做好防守准备。姜维看着城墙上的魏军,心中十分清楚,北门是攻克长安的关键,必须尽快突破魏军的防线。
“投石机,发射!”姜维高声下令。
蜀军的投石机立刻被点燃,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声,朝着城墙上的魏军砸去。城墙上的魏军士兵们纷纷躲避,不少士兵被石块砸中,倒在地上。姜维趁机下令:“弓箭手,放箭!云梯部队,前进!”
蜀军的弓箭手们立刻松开弓弦,箭矢如暴雨般朝着城墙上的魏军射去。云梯部队的士兵们推着云梯,朝着城墙前进。城墙上的魏军士兵们想要推倒云梯,但蜀军的弓箭手们不断地射击,让他们根本无法靠近云梯。
很快,蜀军的士兵们就沿着云梯爬上了城墙,与魏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姜维见时机成熟,立刻下令:“骑兵部队,冲锋!”
蜀军的骑兵们骑着战马,朝着城门冲去。城门下的魏军士兵们想要抵挡,但根本不是蜀军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冲散。蜀军的骑兵们趁机撞开城门,冲了进去。
城墙上的卫瓘见城门被攻破,心中大惊,想要下令士兵们撤退,但已经来不及了。姜维率领大军冲进了北门,与魏军展开了巷战。魏军的士兵们在蜀军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
东门城外,阿莱娜和拓跋烈率领的西羌骑兵还在与魏军激战。胡遵见北门已经被攻破,知道长安已经守不住了,便下令士兵们撤退。阿莱娜和拓跋烈见魏军撤退,立刻率领西羌骑兵追击,斩杀了不少魏军士兵。
西门和南门的魏军见北门被攻破,也纷纷撤退。马岱和张嶷率领大军趁机冲进了城门,与姜维的部队汇合。
中午时分,蜀军终于攻克了长安城。姜维率领众将领,骑着战马,进入了长安城。街道两侧的百姓们虽然有些害怕,但看到蜀军士兵们纪律严明,并没有骚扰百姓,便渐渐放下了心来。
姜维下令士兵们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抢夺财物,同时派人安抚百姓,稳定城内的秩序。随后,他率领众将领来到长安的太守府,将太守府作为临时的中军帐。
在太守府内,姜维召集众将领商议后续的计划。他说道:“如今我们已经攻克了长安,北伐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曹魏的援军很快就会赶来,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阿莱娜首领,拓跋烈,你们率领西羌骑兵,驻守长安的东门和西门,防止曹魏的援军从东边和西边进攻;马岱将军,你率领骑兵,驻守长安的南门和北门,加强城门的防守;张嶷将军,你负责整顿城内的军队,训练士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另外,派一支斥候队,密切关注曹魏援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禀报。”
众将领纷纷领命,各自下去安排事务。阿莱娜走到姜维面前,说道:“姜将军,西羌骑兵会坚守好城门,不会让曹魏的援军轻易进入长安。另外,我已经派人回西羌部落,让他们再派一些兵力和粮草前来支援,希望能为北伐提供更多的帮助。”
姜维感激地说道:“多谢阿莱娜首领。有了西羌部落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守住长安,继续推进北伐大业。”
傍晚时分,斥候队传来消息,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昭率领五万大军,正朝着长安的方向赶来,预计三天后就能抵达。姜维得知后,立刻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
张嶷说道:“伯约,司马昭率领五万大军前来,我们目前的兵力只有四万余人,加上西羌的三千骑兵,也只有四万三千余人,兵力上处于劣势。我们必须想办法增加兵力,或者制定出周密的作战计划,才能抵挡司马昭的大军。”
马岱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长安城的坚固城墙,坚守不出,消耗司马昭大军的粮草和士气。同时,派一支小股部队,绕到司马昭大军的后方,偷袭他们的粮道,让他们无法长久作战。”
阿莱娜补充道:“西羌骑兵可以协助那支小股部队,偷袭司马昭的粮道。西羌骑兵擅长隐蔽和突袭,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姜维点了点头:“好,就按照你们说的办。马岱将军率领五千骑兵,绕到司马昭大军的后方,偷袭他们的粮道;阿莱娜首领率领一千西羌骑兵,协助马岱将军;张嶷将军率领大军,坚守长安城,做好防守准备;拓跋烈率领两千西羌骑兵,在长安城外的山林中设伏,骚扰司马昭的大军;我率领一万大军,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各路人马。”
众将领纷纷领命,各自下去准备。
第二天一早,马岱和阿莱娜率领六千骑兵,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城,朝着司马昭大军的后方出发。拓跋烈也率领两千西羌骑兵,进入了长安城外的山林中,设下了埋伏。
张嶷则率领大军,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守,在城墙上增加了投石机和弓箭手的数量,同时在城门内侧设置了拒马和壕沟,做好了应对司马昭大军进攻的准备。
姜维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山林,心中十分平静。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但他有信心,只要众将士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抵挡司马昭的大军,守住长安城,为北伐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折智退司马昭大军
长安城的清晨,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城墙上的蜀军士兵们早已坚守在岗位上,目光警惕地望着远处的道路,等待着司马昭大军的到来。姜维站在城墙上的指挥台上,手中握着佩剑,神色平静而坚定。他知道,司马昭的五万大军一旦抵达,将会是一场恶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将军,远处发现魏军的踪迹!”一名斥候匆匆跑到姜维面前,高声禀报。
姜维立刻拿起望远镜,朝着斥候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军队正朝着长安城的方向前进,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司马”字,正是司马昭率领的五万大军。
“传令下去,各防守点做好准备!”姜维高声下令。
传令兵立刻领命,朝着各个城门的方向跑去。城墙上的蜀军士兵们听到命令,立刻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神紧紧地盯着远处的魏军。
司马昭的大军很快就抵达了长安城外,在距离城墙约一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司马昭骑着高头大马,站在营寨的最前面,目光锐利地望着远处的长安城。他身后的五万大军列着整齐的队列,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姜维小儿,竟敢攻克我大魏的长安,今日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司马昭高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城墙上的姜维听到司马昭的喊话,微微一笑,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传令下去,不要理会司马昭的挑衅,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放箭。”
司马昭见蜀军没有任何回应,心中更加愤怒。他对着身边的副将说道:“下令,明日一早,对长安城发起总攻!我要让姜维知道,得罪我大魏的下场!”
副将立刻领命,下去安排事务。魏军的营寨内,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着明天的攻城器械。
当天晚上,马岱和阿莱娜率领的六千骑兵已经绕到了司马昭大军的后方。他们在一处山谷中隐蔽起来,观察着魏军的粮道。马岱对着身边的阿莱娜说道:“阿莱娜首领,魏军的粮道就在前面的山谷中,守卫的兵力约有五千余人。我们等到深夜,再发动突袭,一举烧毁他们的粮草。”
阿莱娜点了点头:“好,就按照马将军说的办。西羌骑兵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深夜,魏军的粮道守卫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少数士兵在巡逻。马岱和阿莱娜见时机成熟,立刻下令:“进攻!”
六千骑兵如同一支利箭,朝着魏军的粮道冲去。魏军的巡逻士兵们发现了蜀军的骑兵,想要报警,但已经来不及了。蜀军的骑兵们很快就冲散了魏军的守卫,点燃了粮草。
“熊熊”的大火很快就蔓延开来,照亮了整个山谷。魏军的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想要灭火,但根本无法靠近。马岱和阿莱娜见粮草已经被烧毁,立刻下令:“撤退!”
六千骑兵们调转马头,朝着长安城的方向撤退。魏军的将领想要追击,但马岱和阿莱娜早已率领骑兵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一早,司马昭得知粮草被烧毁的消息,心中大怒。他知道,没有了粮草,大军根本无法长久作战,想要攻克长安城更是难上加难。正在这时,拓跋烈率领的两千西羌骑兵又在魏军的营寨外发起了骚扰,不断地射箭、冲杀,让魏军的士兵们疲惫不堪。
司马昭见士气低落,粮草又被烧毁,心中十分无奈。他知道,继续攻打长安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便下令:“撤军!”
魏军的士兵们听到撤退的命令,如蒙大赦,纷纷收拾行李,朝着洛阳的方向撤退。拓跋烈见魏军撤退,立刻率领西羌骑兵追击,斩杀了不少魏军士兵。
姜维站在城墙上,看到魏军撤退的背影,心中十分欣慰。他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派一支大军追击魏军,扩大战果!”
张嶷率领一万大军,朝着魏军撤退的方向追击而去。魏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士气低落,根本无法抵挡蜀军的追击,损失惨重。
几天后,张嶷率领大军凯旋而归,带回了大量的战利品。长安城内外一片欢腾,士兵们和百姓们都在庆祝北伐的胜利。
在太守府内,姜维召集众将领举行庆功宴。宴会上,姜维对着众将领说道:“此次攻克长安,击退司马昭的大军,离不开各位的努力和西羌部落的支持。阿莱娜首领,拓跋烈,我代表蜀汉朝廷,感谢你们的帮助。蜀汉一定会记住西羌部落的恩情,与西羌部落世代友好。”
阿莱娜笑着说道:“姜将军客气了。西羌和蜀汉是盟友,帮助蜀汉北伐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合作,共同对抗曹魏,为百姓们创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众将领纷纷举杯,庆祝北伐的胜利。宴会上,欢声笑语不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庆功宴结束后,姜维独自来到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他知道,北伐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他。曹魏的势力依然强大,想要彻底打败曹魏,统一中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不会放弃,一定会坚守到底,完成先帝和诸葛丞相的遗愿。
正在这时,诸葛瞻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说道:“伯约,蒋琬大人从汉中传来书信,说他已经派了三万大军前来支援我们,不日就会抵达长安。另外,他还说成都的后主陛下得知我们攻克长安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已经下令嘉奖我们。”
姜维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对着诸葛瞻说道:“有了蒋琬大人的支援,我们北伐的底气就更足了。接下来,我们要整顿军队,训练士兵,积累粮草和物资,准备继续推进北伐大业。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完成先帝和诸葛丞相的遗愿,统一中原,复兴汉室!”
诸葛瞻点了点头,说道:“伯约,我相信你。我们一定会跟着你,一起完成北伐大业,复兴汉室!”
两人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希望。长安城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仿佛在为蜀汉的北伐大业照亮前进的道路。
第五折稳固关中图长远
攻克长安后的第十日,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长安城的街道上,百姓们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市集上渐渐热闹起来,商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姜维穿着一身便服,沿着街道缓缓前行,身后跟着两名亲兵,他想要亲自感受一下长安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
走到一处包子铺前,姜维停下脚步,买了几个包子,和店主闲聊起来:“店家,最近生意怎么样?”店主是个中年汉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托将军的福,自从蜀军进城后,城里的秩序好了很多,生意也比以前强多了。以前曹魏的士兵经常来店里抢东西,我们敢怒不敢言,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
姜维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欣慰:“只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我们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了。你放心,我们蜀军一定会保护好长安的百姓,不会让你们再受欺负。”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姜维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几名蜀军士兵和一名百姓正在争执。
他立刻走了过去,询问情况。原来,那名百姓想要进城贩卖蔬菜,但守城的士兵按照规定,要对蔬菜进行检查,防止有违禁物品,百姓以为士兵是在故意刁难他,所以才发生了争吵。姜维对着士兵说道:“检查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百姓产生误解。”随后又对着百姓说道:“老乡,士兵们也是按规定办事,为了城里的安全,请你多理解。”
百姓见是姜维,连忙道歉:“原来是姜将军,是我误会了士兵们,我愿意配合检查。”士兵们也连忙说道:“将军,我们以后会注意方式方法,不会再和百姓发生争执了。”姜维点了点头,看着士兵们对蔬菜进行检查后,放百姓进城,才继续往前走。
回到太守府后,姜维召集张翼、诸葛瞻、霍弋等人,商议如何稳固关中的统治。姜维首先说道:“如今我们已经攻克了长安,占据了关中的一部分地区,但想要稳固关中的统治,还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我们要整顿吏治,选拔有才能、品行端正的人担任地方官员,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张翼说道:“伯约说得对,吏治是稳固统治的关键。我建议在长安设立临时的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关中的政务。同时,派人前往成都,向后主陛下禀报关中的情况,请陛下任命正式的官员前来管理。另外,我们还要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产量。”
诸葛瞻补充道:“我同意张将军的建议。除了整顿吏治和发展农业,我们还要加强对百姓的教育,宣扬蜀汉的仁政,让百姓们了解蜀汉的政策,支持我们的统治。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关中地区的军事防御,修建防御工事,防止曹魏的反扑。”
霍弋说道:“将军,关中地区的粮草储备还不够充足,我们需要尽快筹集更多的粮草。我建议派专人前往关中的各个郡县,统计粮食的产量和储备情况,同时鼓励百姓们捐献粮食,对于捐献粮食较多的百姓,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粮道的保护,确保粮草能够及时供应。”
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快就制定出了详细的计划。姜维说道:“好,就按照大家说的办。张翼将军,你负责整顿吏治和设立临时行政机构,选拔地方官员;诸葛瞻将军,你负责加强对百姓的教育和修建防御工事;霍弋,你负责筹集粮草和加强对粮道的保护。我们要尽快落实这些计划,稳固关中的统治。”
众人纷纷领命,各自下去安排事务。
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安城内一片繁忙的景象。张翼按照姜维的命令,设立了临时的行政机构,选拔了一批有才能、品行端正的人担任地方官员。这些官员大多是关中地区的本地人,熟悉当地的情况,能够更好地为百姓们服务。同时,张翼还派人前往成都,向后主陛下禀报关中的情况,请陛下任命正式的官员前来管理。
诸葛瞻则组织士兵和百姓们,开始修建防御工事。他们在长安城的四周修建了城墙和壕沟,在重要的关隘设立了哨所,加强了对关中地区的军事防御。同时,诸葛瞻还在长安城内设立了学校,聘请有学问的人担任老师,教授百姓们读书写字,宣扬蜀汉的仁政。百姓们的积极性很高,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校读书。
霍弋则派人前往关中的各个郡县,统计粮食的产量和储备情况。他还制定了优惠的政策,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对于捐献粮食较多的百姓,霍弋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如减免赋税、授予荣誉称号等。百姓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捐献粮食,关中地区的粮草储备很快就充足起来。同时,霍弋还加强了对粮道的保护,派了一支大军驻守在粮道的沿途,防止曹魏的小股部队偷袭。
在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加强防御的同时,姜维还注重与关中地区的豪门望族搞好关系。他亲自拜访了关中的几大豪门望族,向他们宣扬蜀汉的政策,希望他们能够支持蜀汉的统治。这些豪门望族见蜀军纪律严明,对百姓们也很好,便纷纷表示愿意支持蜀汉的统治,为蜀汉的北伐大业提供帮助。
几天后,蒋琬派来的三万大军抵达了长安。援军的将领是蒋琬手下的大将张翼(此处张翼为同名将领,非此前张翼,为合理改编),他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进一步增强了蜀军的实力。姜维率领众将领,亲自出城迎接张翼的大军。
在太守府内,姜维和张翼商议后续的北伐计划。张翼说道:“伯约,如今我们已经占据了关中的一部分地区,兵力和粮草也十分充足。我建议继续推进北伐,攻打洛阳,彻底打败曹魏,统一中原。”
姜维摇了摇头:“张将军,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曹魏的势力依然强大,洛阳作为曹魏的都城,兵力雄厚,想要攻克洛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固关中的统治,积累足够的实力,然后再考虑攻打洛阳。另外,我们还要和西羌部落、东吴保持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形成夹击曹魏的态势。”
张翼点了点头:“伯约说得有道理。稳固关中的统治确实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我带来的三万大军,可以用来加强关中的防御,同时协助你们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另外,我还带来了蒋琬大人的书信,蒋琬大人说他会继续在汉中筹集粮草和物资,支持我们的北伐大业。”
姜维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道:“有了蒋琬大人的支持,我们就更有信心稳固关中的统治,推进北伐大业了。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军队的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派专人前往西羌部落和东吴,与他们商议合作事宜,争取形成夹击曹魏的态势。”
张翼表示同意,两人又详细商议了具体的计划,直到傍晚时分才散去。
夕阳西下,姜维站在太守府的庭院中,望着远处的长安城。城内的灯火渐渐亮起,街道上的百姓们来来往往,一片祥和的景象。他知道,稳固关中的统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他有信心,只要众将士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为北伐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在这时,拓跋烈和阿莱娜走了过来。拓跋烈笑着说道:“姐夫,西羌部落的第二批援军和粮草已经抵达了长安,阿莱娜首领亲自护送过来的。”阿莱娜也说道:“姜将军,西羌部落会一直支持蜀汉的北伐大业,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随时可以派更多的兵力和粮草前来支援。”
姜维感激地说道:“多谢阿莱娜首领,多谢西羌部落的支持。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稳固关中的统治,推进北伐大业。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败曹魏,统一中原,为百姓们创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三人站在庭院中,望着远处的长安城,心中充满了希望。长安城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仿佛在为蜀汉的北伐大业照亮前进的道路。姜维知道,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完成先帝和诸葛丞相的遗愿,复兴汉室,统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