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270章 洛阳新政定根基

第270章 洛阳新政定根基(2/2)

目录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劝说刘禅采纳姜维的建议。刘禅思索片刻,最终点头道:“好!朕就采纳姜维的建议,择日移驾洛阳。杨参军,你即刻返回洛阳,告诉姜维,朕已同意他的请求,让他做好迎接朕的准备。”

杨戏领命,次日便启程返回洛阳。刘禅则开始筹备移驾事宜,命人修缮宫殿,整理国库,挑选随行官员与侍卫。成都城内,百姓们听闻陛下要移驾洛阳,定都汉室旧都,无不欢呼雀跃,纷纷表示支持。

第四折防患未然除隐患

洛阳城的安定并未让姜维放松警惕。他深知,曹魏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东吴也虎视眈眈,若不及时清除隐患,恐会影响统一大业。这日,姜维召集陈默与西羌首领阿狼,在府衙商议防患之策。

“陈将军,近日城内可有异常动静?”姜维问道。

陈默拱手答道:“回将军,近日巡查时发现,有几名曹魏旧吏频繁出入司马昭的旧府,形迹可疑。末将已派人暗中监视,发现他们与城外的一支曹魏残兵有联系。”

“哦?”姜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支曹魏残兵有多少人?首领是谁?”

“据探子回报,这支残兵约有五千人,首领是司马昭的部将王基,如今盘踞在洛阳西北的邙山之中,招兵买马,意图复辟曹魏。”陈默答道。

阿狼首领闻言,拍着腰间的弯刀,大声说道:“姜将军,这王基真是不知死活!待我率领西羌骑兵,去邙山将他们一网打尽!”

姜维却摇了摇头:“阿狼首领,不可轻敌。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王基为人狡诈,恐设下埋伏。我们若贸然进攻,只会徒增伤亡。”

他转身走到舆图前,指着邙山的位置说道:“邙山有三条通道,分别是东口、西口和南口。东口地势开阔,适合大军进攻;西口狭窄,易设埋伏;南口连接洛水,可乘船渡河。我意分三路进军:陈将军率领五千步兵,从东口进攻,吸引王基的注意力;阿狼首领率领三千西羌骑兵,从西口迂回,绕到王基的后方;我则率领两千水军,从南口乘船渡河,突袭王基的大营。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定能一举歼灭这支残兵。”

陈默与阿狼首领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次日清晨,三路大军分别出发。陈默率领步兵从东口进军,一路上敲锣打鼓,故意暴露行踪。王基果然中计,以为蜀汉大军要从东口强攻,连忙调遣主力部队防守东口。

阿狼首领率领西羌骑兵,趁着夜色,悄悄从西口进入邙山。西口狭窄,两侧都是悬崖峭壁,王基在此设下了埋伏,布置了大量滚石和弓箭手。西羌骑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眼看就要进入埋伏圈,阿狼首领突然抬手示意停止前进。他仔细观察着两侧的悬崖,发现了一些细微的痕迹,心中暗道不好,立即下令:“将士们,前方有埋伏!快退!”

话音刚落,悬崖上的滚石便呼啸而下,箭矢如雨点般射来。西羌骑兵们迅速后退,虽然有些伤亡,但幸好几乎没有陷入重围。阿狼首领看着眼前的埋伏,心中大怒,他对身边的副将说道:“王基这老狐狸,竟然在此设伏!我们不能硬闯,得想个办法绕过去。”

副将思索片刻,说道:“首领,西口北侧有一条小路,极其隐蔽,据说只有当地的猎户才知道。我们可以派人去找猎户引路,从那条小路绕过去。”

阿狼首领点头同意,立即派人去找猎户。很快,他们找到了一位当地的老猎户,老猎户愿意为他们引路。在老猎户的带领下,西羌骑兵们沿着小路,艰难地前进。小路狭窄陡峭,战马难以通行,士兵们只能牵着战马,徒步前进。经过两个时辰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绕到了王基的后方。

与此同时,姜维率领水军从南口乘船渡河。南口的水流较缓,水军们很快便抵达了对岸。姜维命人悄悄靠近王基的大营,发现大营外只有少数士兵守卫。他心中大喜,下令道:“将士们,冲啊!突袭王基的大营!”

水军们纷纷跳上岸,手持兵器,朝着大营冲去。守卫的士兵们毫无防备,很快便被歼灭。姜维率领水军冲入大营,却发现大营内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破旧的帐篷和兵器。他心中一惊,暗道不好:“不好,我们中计了!王基肯定已经知道我们的计划,提前转移了!”

就在这时,大营外传来了阵阵喊杀声。姜维连忙率领水军冲出大营,只见王基率领残兵从两侧杀来。原来,王基早就识破了姜维的计谋,故意将主力部队留在东口,吸引陈默的注意力,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埋伏在南口,等待姜维的水军上钩。

姜维临危不乱,下令道:“将士们,不要慌!列阵迎敌!”

水军们迅速列阵,与王基的残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王基的残兵虽然勇猛,但水军们凭借着顽强的抵抗,暂时挡住了他们的进攻。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阵阵马蹄声。王基心中一紧,抬头望去,只见阿狼首领率领西羌骑兵从后方杀来。

“不好,是西羌骑兵!”王基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军。

但此时已经晚了,陈默率领步兵也从东口杀来,三路大军将王基的残兵团团包围。王基的残兵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王基想要拔剑自刎,却被姜维一剑挑落武器,生擒活捉。

邙山之战结束后,姜维率领大军返回洛阳。他下令将王基押入大牢,对投降的曹魏残兵进行甄别,凡愿归汉者,编入蜀汉大军;不愿归汉者,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务农。同时,他还下令彻查城内与曹魏残兵有联系的旧吏,将他们全部押入大牢,从严处置。

清除了曹魏残余势力后,姜维又开始关注东吴的动向。他派人前往东吴边境打探消息,得知东吴大将陆抗率领五万大军驻守荆州,对蜀汉大军虎视眈眈。姜维知道,东吴是蜀汉统一全国的最后障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与之抗衡。

他命人加强洛阳城的防御,在城墙上架设更多的连弩和投石机,同时派重兵驻守洛水沿岸,防止东吴水军偷袭。此外,他还下令加快大军的训练进度,尤其是水军的训练,命人建造更多的战船,提高水军的作战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洛阳城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蜀汉大军也做好了应对东吴的准备。姜维站在洛阳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东吴,等着吧!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率领蜀汉大军,攻克东吴,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

第五折筹备迁都迎圣驾

攻克洛阳、清除曹魏残余势力后,洛阳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姜维一面整顿内政、训练大军,一面积极筹备刘禅迁都洛阳的事宜。这日,他召集了廖化、李歆、陈默、阿狼首领及洛阳本地耆老,在府衙商议迁都筹备工作。

“诸位,陛下已同意移驾洛阳,不日便会启程。我们必须尽快做好筹备工作,确保陛下及随行人员的安全与舒适。”姜维坐在案前,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

廖化率先开口:“将军,陛下迁都,沿途的安全至关重要。洛阳至成都路途遥远,途经多地,其中不乏一些尚未完全平定的地区,恐有乱贼出没。末将愿率领一万步兵,负责沿途的安保工作,清除沿途的乱贼,确保陛下的行车安全。”

姜维点头赞同:“廖将军所言极是。沿途安保事关重大,就交给你了。你要提前派人勘察路线,在重要关卡和险要地段布置兵力,加强巡逻,确保万无一失。”

李歆接着说道:“将军,陛下及随行人员的饮食起居也不能忽视。我们需要在沿途设立驿站,准备充足的粮草、饮水和住宿设施。此外,洛阳城内的皇宫也需要修缮,宫殿的陈设、侍卫的安排等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让陛下抵达洛阳后能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李将军考虑得很周全。”姜维说道,“洛阳皇宫在战乱中受到了一些损坏,你负责修缮皇宫的工作,务必在陛下抵达前完成。同时,你还要派人在沿途设立驿站,每五十里设立一个,驿站内配备足够的粮草、饮水和马匹,安排专人负责接待陛下及随行人员。”

陈默上前一步,说道:“将军,陛下迁都,需要大量的物资运输,包括粮草、衣物、兵器等。末将愿率领五千骑兵,负责物资运输工作,确保物资能够按时送达洛阳。”

姜维点头道:“物资运输是迁都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将军要做好物资的清点和登记工作,安排好运输路线和运输队伍,确保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阿狼首领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姜将军,西羌骑兵也愿意为迁都筹备工作出力!我们可以帮忙修缮洛阳城的城墙和街道,还可以协助廖将军负责沿途的安保工作。”

姜维笑着说道:“阿狼首领,多谢你的支持。西羌骑兵骁勇善战,有你们的协助,迁都筹备工作一定会更加顺利。你可以率领一部分西羌骑兵,协助李将军修缮洛阳城的城墙和街道,另一部分则协助廖将军负责沿途的安保工作。”

洛阳本地耆老张缉说道:“将军,陛下迁都洛阳,是洛阳百姓的荣幸。我们本地耆老愿意发动百姓,为迁都筹备工作贡献力量。我们可以组织百姓打扫洛阳城的街道,清理城内外的垃圾,还可以为陛下及随行人员准备一些当地的特产,让他们感受到洛阳百姓的热情。”

姜维拱手道:“张老,多谢你们的支持。百姓的支持是迁都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有你们的帮助,相信陛下抵达洛阳后,一定会感受到洛阳百姓的热情与诚意。”

商议既定,众人各司其职,开始忙碌起来。廖化率领一万步兵,前往洛阳至成都的沿途勘察路线,清除乱贼;李歆率领士兵和百姓,修缮洛阳皇宫和沿途的驿站;陈默率领五千骑兵,准备物资运输工作;阿狼首领率领西羌骑兵,协助修缮洛阳城的城墙、街道和沿途安保;张缉等本地耆老则组织百姓打扫街道,准备特产。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迁都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洛阳皇宫的修缮工作提前完成,宫殿内的陈设焕然一新,侍卫也安排妥当;沿途的驿站全部设立完毕,配备了充足的粮草、饮水和马匹;物资运输队伍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沿途的乱贼被尽数清除,道路畅通无阻;洛阳城的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百姓们也准备好了特产,翘首以盼刘禅的到来。

一个月后,刘禅率领随行官员、侍卫及家眷,从成都出发,前往洛阳。姜维得知消息后,率领廖化、李歆、陈默、阿狼首领及洛阳本地耆老,提前三天来到洛阳城外的十里坡,准备迎接刘禅。

十里坡上,旌旗飘扬,锣鼓喧天。蜀汉的“汉”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列阵整齐,百姓们手持鲜花和彩旗,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姜维身着鎏金战甲,手持七星剑,骑在战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的道路。

终于,远处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和车轮声。姜维心中一喜,高声喊道:“陛下驾到!全体将士、百姓,迎接陛下!”

士兵们齐声呐喊,百姓们挥舞着鲜花和彩旗,欢呼声震耳欲聋。刘禅乘坐的马车缓缓驶来,姜维率领众人上前,单膝跪地:“臣姜维,率洛阳全体将士及百姓,恭迎陛下圣驾!”

刘禅从马车上走下来,扶起姜维,笑着说道:“姜维,辛苦你了!攻克洛阳,筹备迁都,你立下了大功!”

姜维拱手道:“陛下谬赞!为陛下效力,为兴复汉室大业尽力,是臣的本分。”

刘禅环顾四周,看到整齐的士兵、热情的百姓和焕然一新的洛阳城,心中大喜。他对姜维说道:“姜维,洛阳城能有今日的景象,全靠你的努力。朕相信,定都洛阳后,在你的辅佐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兴复汉室,还天下太平!”

姜维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的嘱托!”

随后,姜维率领众人,护送刘禅进入洛阳城。洛阳城内,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迎接刘禅的到来。刘禅坐在马车上,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进入洛阳皇宫后,刘禅在德阳殿内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定都洛阳。他任命姜维为大将军,总领全国军政要务;任命廖化为骠骑将军,负责洛阳城的城防;任命李歆为车骑将军,负责全国的粮草运输;任命陈默为卫将军,负责皇宫的安保;任命阿狼首领为镇西将军,统领西羌骑兵;任命张缉等洛阳本地耆老为九卿,参与朝政。

登基大典结束后,刘禅在皇宫内设宴,款待各位将领和大臣。席间,刘禅举起酒杯,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日定都洛阳,是兴复汉室大业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努力,平定东吴,统一全国。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齐声说道:“愿随陛下,兴复汉室,统一全国!”

宴会上,欢声笑语不断,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姜维站在人群中,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定都洛阳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漫长,平定东吴、统一全国的任务依然艰巨。但他坚信,只要君臣同心,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就一定能够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洛水岸边,千帆竞渡,象征着蜀汉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姜维站在船头,望着滔滔的洛水,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率领蜀汉大军,攻克东吴,统一全国,实现诸葛亮的遗愿,让“汉”字大旗飘扬在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