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通商睦邻兴西疆(1/2)
第一折规划互市定规制
延城的秋风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城外屯田区的谷穗已沉甸甸弯下腰,新修的驰道上,满载物资的商队络绎不绝,车轮碾过路面的轱辘声与驼铃声交织,奏响西域繁荣的序曲。姜维处理完筑堡屯田的收尾事宜,刚在书房铺开西域商路图,西域都护府的户曹参军董厥便带着卷宗前来禀报:“将军,北境互市筹备已有眉目,车师后部、乌孙、丁零等部均已选定互市地点,但各部对交易规则、关税标准及治安维护等事宜尚有分歧,需将军定夺。”
姜维抬手指向舆图上标记的红点,那些皆是水草丰美、交通便利的要地:“互市是睦邻之本,更是西域长治久安的根基,绝不能马虎。各部分歧的核心,无非是怕吃亏、怕不公。我们要做的,就是制定一套兼顾各方利益、简单易懂的规制,让诸国部落都能在互市中获利。”
他当即传召郭淮、张翼、杨戏及西域诸国的通商使者,在都护府议事厅召开互市规制研讨会。议事厅内,诸国使者身着各色服饰,神态中既有期待也有疑虑。车师后部的使者是国相尉犁多的亲信,率先开口道:“姜将军,我车师后部愿在交河城开设互市,但呼衍部残余势力仍在边境游荡,恐危及商队安全,需汉军协助护卫。此外,商税标准若过高,恐难吸引商户前来。”
乌孙部的使者紧随其后:“我部地处伊犁河谷,盛产良马与皮毛,愿以物易物换取中原的丝绸、茶叶与农具。但需明确交易度量衡,避免出现折算不公之事。”
丁零部与坚昆部的使者也纷纷附和,提出了关税减免、纠纷仲裁、物资保管等方面的诉求。姜维耐心听完众人发言,指尖轻叩案几:“诸位所言,皆是互市成功的关键,本将军一一回应。”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其一,治安护卫。汉军将在各互市周边派驻百人卫队,负责巡逻警戒,同时联合各部部落兵组建联防队,一旦遭遇劫掠,即刻驰援。其二,关税标准。凡西域诸国部落与中原通商,免征三年关税;诸国部落间通商,关税定为交易额的三成,且只征收一次,不得重复征税。其三,度量衡。统一使用大汉标准的尺、斗、斤,由都护府制作标准器具,分发各互市核验。其四,纠纷仲裁。各互市设立仲裁署,由汉军官员与诸国部落代表共同组成,遇到纠纷就地调解,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其五,物资保管。在各互市周边修建仓储驿站,配备防火防盗设施,为商户提供免费存放服务,仅收取少量管理费用。”
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响起低声议论。尉犁多的亲信面露喜色:“将军所言极是,关税减免与治安护卫,正是我部最关心的事。”乌孙部使者仍有顾虑:“大汉的度量衡,我部百姓不甚熟悉,恐难以操作。”
杨戏当即回应:“此事易办。我们将派遣工匠前往各部,教授度量衡的使用方法,同时制作简易换算表,图文并茂,让百姓一看便懂。此外,各互市将配备专门的度量衡核验员,随时为商户提供帮助。”
张翼补充道:“为鼓励商户参与,首次参与互市的商队,可获得都护府发放的通关文牒,凭文牒可在西域境内自由通行,无需重复查验。同时,我们将整治商路,修补桥梁、疏浚河道,确保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姜维见众人疑虑渐消,继续说道:“互市不仅是物资交易之地,更是文化交流之所。我计划在各互市周边设立驿馆、茶馆与学堂,让商户与百姓既能通商,也能交流技艺、学习文字。此外,凡在互市中交易额居前的商户,可获得朝廷颁发的‘睦邻通商’匾额,享受关税再减免的优待。”
诸国使者闻言,纷纷起身行礼:“姜将军思虑周全,我等无异议,愿遵此规制开设互市。”
会议结束后,姜维即刻下令组建互市管理司,由董厥担任司长,统筹各互市的建设与管理;任命杨戏为通商联络使,负责协调诸国部落的通商事宜;调派张嶷率领两千骑兵,组成商路护卫队,往返于各互市之间,保障商路安全。
董厥领命后,迅速制定出详细的建设计划:各互市划分交易区、仓储区、居住区与休闲区,交易区按物资种类分为粮食区、布匹区、牲畜区、农具区等,便于商户与百姓交易;仓储区采用夯土筑墙、青瓦覆顶,配备水井与灭火器材;居住区建造简易客栈,供外来商户住宿;休闲区开设茶馆与酒肆,提供饮食休憩之所。
为确保规制落地,姜维亲自前往交河城与乌孙部的互市选址视察。在交河城,他看到工匠们正紧锣密鼓地修建交易大棚,驿馆的梁柱已初具规模,当地百姓也纷纷自发前来帮忙,脸上满是期待。尉犁多前来陪同,感慨道:“将军推行互市,真是造福西域百姓。此前我部百姓想买中原的丝绸与农具,需辗转千里,如今在家门口便能买到,实在方便。”
姜维笑道:“互市是双向受益之事,中原也需西域的良马、皮毛与矿产。待互市兴盛,不仅百姓富足,诸国部落与大汉的联系也会愈发紧密,边境自然更加安宁。”
在乌孙部的伊犁河谷,昆弥首领亲自陪同姜维查看互市选址。这里水草丰美,靠近伊犁河,既便于牲畜交易,也利于物资运输。昆弥指着河谷两岸的平原:“将军,我已下令让部落百姓平整土地,修建道路,不出一月,便可完成互市的基础建设。只是我部缺少修建仓储的工匠,还望将军支援。”
姜维当即应允:“我已从中原调派百名能工巧匠,明日便抵达伊犁河谷,协助你们修建仓储与交易设施。同时,还会带来一批种子与农具,赠予部落百姓,助力屯田耕作。”
昆弥大喜过望,当即设宴款待姜维。席间,乌孙部的乐师弹奏起欢快的乐曲,舞者身着艳丽服饰翩翩起舞。姜维举杯道:“愿大汉与乌孙部永结盟好,互市兴旺,百姓安乐。”昆弥一饮而尽,回应道:“愿以伊犁河为证,乌孙部永远忠于大汉,与大汉共守西域安宁。”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西域首批五处互市陆续建成。交河城互市辐射车师后部及周边小部落,伊犁河谷互市连接乌孙与丁零部,阿尔泰山南麓互市以矿产交易为主,帕米尔高原东侧的蒲犁国互市则面向西域南部诸国,延城近郊互市作为核心枢纽,汇聚各方物资,成为西域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每处互市都竖起了高大的牌坊,上面刻着“大汉西域互市”六个大字,牌坊下的石碑上,用汉隶与西域诸国文字刻着互市规制,便于百姓查阅。
开业前夕,姜维亲自前往延城近郊互市视察。只见交易区内,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农具整齐摆放,西域的良马、皮毛、玉石、药材也已就位,商户们正忙着擦拭货物,脸上洋溢着期待。仓储区的粮仓已装满粮食,驿馆内也收拾得干净整洁,巡逻的汉军士兵精神抖擞,时刻警惕着周边动静。
董厥向姜维汇报:“将军,各地商户已陆续抵达,共计两千余户,涉及中原、西域诸国及草原部落。我们已组织人员对商户进行了规制培训,发放了度量衡器具与通关文牒,一切准备就绪,明日便可正式开业。”
姜维点头道:“好。开业当日,要举行简单的仪式,不必铺张,但要让诸国百姓感受到大汉的诚意。同时,要加强治安巡逻,确保开业顺利,不能出任何纰漏。”他走到一处摆满丝绸的摊位前,拿起一匹云锦,对商户道:“西域百姓喜爱色彩鲜艳、质地耐磨的丝绸,你这些货物很合时宜。交易时要公平定价,不可欺瞒外族百姓,若有困难,可向互市管理处求助。”
商户连忙躬身应道:“多谢将军提醒,小人一定诚信经营,为大汉与西域的和睦尽一份力。”
夜色渐浓,延城近郊的互市灯火通明,工匠们仍在做最后的准备,商户们则聚在一起交流经验,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喜悦。姜维站在互市最高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连绵的戍堡与灯火点点的村庄,心中暗忖:互市兴,则西域兴;西域兴,则大汉安。这五处互市,便是连接西域诸国与大汉的纽带,更是守护西域安宁的基石。
第二折互市开业促交融
清晨的阳光洒满西域大地,延城近郊的互市早已人声鼎沸。各族百姓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互市入口处,汉军士兵列队守卫,秩序井然地引导百姓入场。姜维与郭淮、张翼、杨戏及诸国使者一同站在牌坊下,准备参加开业仪式。
吉时一到,董厥高声宣布:“大汉西域互市,正式开业!”话音刚落,礼炮齐鸣,鼓声震天,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涌入互市。姜维走上高台,手持类似传声筒的木质器具,向在场百姓高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今日西域互市开业,是大汉与西域诸国睦邻友好的见证。从今日起,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易,互通有无。本将军在此承诺,互市之内,公平公正,任何人不得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若有不公之事,可随时向仲裁署申诉,我们定当为大家做主!”
台下百姓掌声雷动,车师后部的一位老者高声喊道:“姜将军英明!有将军做主,我们做生意也放心!”乌孙部的牧民们则挥舞着马鞭,齐声欢呼,声音响彻云霄。
开业仪式结束后,互市正式进入交易环节。各交易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中原商户的丝绸摊位前,围满了西域各国的女子,她们抚摸着光滑柔软的丝绸,眼神中满是喜爱。一位龟兹女子选中了一匹红色云锦,用不太流利的汉话问道:“这匹布,要多少羊?”
商户笑着回应:“按照互市规制,一匹云锦可换三只成年公羊,或者等价的皮毛、玉石。”女子当即唤来随从,牵来三只肥壮的公羊,高高兴兴地捧着云锦离去。
另一边的牲畜交易区,乌孙部的牧民带来了数百匹良马,这些马匹身形矫健、耐力十足,引得中原商户与汉军将领纷纷驻足。张翼走到一匹白马前,仔细打量片刻,对牧民首领道:“这匹马品相极佳,不知要换多少农具?”
牧民首领豪爽地笑道:“张将军眼光好!这是我部最好的战马,愿换五十套农具,再加十匹丝绸。”张翼欣然应允,当即让人牵来农具与丝绸,双方一手交货一手交马,皆大欢喜。
矿产交易区里,丁零部的商户正展示着刚开采的铁矿与铜矿。中原来的铁匠们围在摊位前,拿起矿石仔细查看,连连点头:“这矿石成色极好,冶炼出的铁器定是佳品。”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中原铁匠以农具与铁器成品,换取丁零部的矿石,互利共赢。
互市的角落里,几名中原工匠正在向西域百姓传授纺织技艺。一位来自鄯善国的女子学着使用纺车,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脸上满是认真。工匠耐心指导:“左手持棉絮,右手转动纺车,力道要均匀,这样纺出的线才会粗细一致。”女子按照指导反复练习,很快便掌握了要领,兴奋地说道:“有了这纺车,我们织布就快多了!多谢大汉工匠的教导。”
驿馆内,来自各国的商户们聚在一起品茶聊天。中原商户带来的龙井、普洱,让西域商户赞不绝口;西域商户分享的马奶酒、烤羊肉,也让中原商户回味无穷。大家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手势与简单的汉话交流,彼此渐渐熟悉。一位来自成都的商户感慨道:“以前只听说西域偏远荒凉,今日一来才知,这里物产丰富,百姓热情。往后,我要常来西域做生意,也把西域的好东西带回中原。”
乌孙部的商户连忙回应:“好啊!我们也想把更多的良马与皮毛卖到中原去,让中原百姓也尝尝我们西域的美食。”
互市的治安维护也井然有序。汉军巡逻队与部落联防队分工协作,穿梭在各个交易区,及时调解商户间的小纠纷。有一次,两名商户因货物价格起了争执,互不相让。仲裁署的官员闻讯赶来,先安抚双方情绪,再按照互市规制与市场行情,公正裁定了价格,双方都满意而归。
临近中午,互市的餐饮区飘来阵阵香气。中原的馄饨、面条,西域的烤馕、手抓饭,应有尽有。百姓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交易心得。姜维与郭淮、张翼漫步在互市中,看到各族百姓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郭淮笑道:“将军推行互市,真是高明之举。如今各族百姓在互市中交往密切,隔阂渐消,这比单纯的军事防御更能稳固西域。”
张翼点头道:“是啊!以前边境各部常因资源争夺发生冲突,如今有了互市,大家可以通过交易获取所需,冲突自然就少了。而且,互市的税收还能补充军饷与屯田经费,真是一举多得。”
姜维望着不远处正在一起玩耍的各族孩童,缓缓说道:“西域的安宁,不仅要靠坚城戍堡,更要靠民心相通。互市就是一座桥梁,让大汉与西域诸国的百姓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久而久之,便能真正融为一体。”
下午时分,互市的交易依旧火爆。不少商户已经达成了大额交易,满载而归。车师后部的国相尉犁多特意前来向姜维禀报:“将军,交河城互市今日交易额已达千余匹丝绸、两千余套农具,还有数百头牛羊。百姓们都很高兴,纷纷称赞大汉的政策好。”
乌孙部的昆弥也派人传来消息,伊犁河谷互市的良马已售出大半,换取了大量的中原物资,部落百姓正忙着将物资运回营地。
夕阳西下,互市渐渐散去。百姓们牵着牲畜、扛着货物,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踏上归途。商户们则前往仓储区存放剩余货物,或在驿馆休息,准备明日继续交易。姜维站在牌坊下,看着渐渐安静的互市,心中已有了新的规划:“互市刚起步,后续还要增设更多交易品类,开通更多商路,让西域的商品能更快地运往中原,也让中原的文化与技艺能更广泛地传播到西域。”
回到都护府,姜维即刻召集董厥与杨戏,吩咐道:“明日起,着手统计各互市的交易数据,分析热销商品与供需缺口。同时,派遣使者前往中原,联络益州、凉州的商会,邀请更多商户前来西域通商。另外,要在互市中设立文化交流馆,展示中原的书画、典籍与西域的歌舞、手工艺,促进各族文化交融。”
董厥与杨戏躬身领命:“属下遵命,即刻办理。”
夜色渐深,延城的灯火与互市的余晖交相辉映。西域互市的成功开业,不仅开启了通商睦邻的新篇章,更让姜维看到了西域长治久安的希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和平与繁荣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而他,将继续浇灌培育,让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第三折化解争端固信任
互市开业三月,西域商路愈发繁忙,各互市交易额逐月攀升,各族百姓的生活也日渐富足。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一些潜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这日清晨,姜维刚抵达都护府,便接到阿尔泰山南麓互市的急报:丁零部与坚昆部因争夺一处铁矿的开采权,在互市周边发生冲突,双方各有数十人受伤,互市交易被迫暂停。
“铁矿是打造农具与兵器的重要物资,两部争夺在所难免,但动手伤人、扰乱互市秩序,绝不能容忍。”姜维眉头紧锁,当即下令:“郭淮率五百骑兵即刻前往阿尔泰山南麓,控制局势,救治伤员,严禁冲突扩大;杨戏随我前往调解,务必妥善解决争端,恢复互市交易。”
临行前,姜维特意交代:“此次调解,切忌偏袒任何一方,要查明事情原委,兼顾两部利益,以和为贵。”
郭淮与杨戏领命后,迅速集结部队,与姜维一同踏上前往阿尔泰山南麓的路途。驰道上,汉军骑兵疾驰而行,卷起阵阵尘土。沿途的部落百姓见汉军出征,纷纷驻足观望,心中满是担忧。一位老者拦住队伍,向姜维拱手道:“姜将军,丁零与坚昆部世代相邻,偶有摩擦,但从未像今日这般激烈。还望将军秉公处理,莫让两部结下死仇。”
姜维勒住马缰,对老者道:“老人家放心,本将军此次前往,便是为了化解争端,让两部重归于好。互市是大家的生计所在,绝不能因一时冲突而荒废。”
三日之后,姜维一行抵达阿尔泰山南麓互市。此时,丁零部与坚昆部的族人仍在互市外围对峙,双方手持刀枪,怒目相视,气氛十分紧张。郭淮已率部将双方隔开,救治伤员,并派人看管了冲突地点的铁矿。
姜维下车后,并未急于斥责,而是先走到伤员帐篷探望。丁零部的伤员腿部被刀划伤,鲜血浸透了衣物,仍咬牙忍着疼痛;坚昆部的几名牧民则手臂红肿,显然是被棍棒击中。姜维让随军军医仔细诊治,亲自为伤员递上伤药,沉声道:“都是邻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一处铁矿,何必刀兵相向?你们受伤受苦,家人担忧,互市停摆,大家都赚不到钱,这又是何苦?”
伤员们看着姜维温和而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怒气渐渐消减。一位丁零部的老者叹了口气:“将军,不是我们想动手,那铁矿本是我部世代开采之地,坚昆部近来却屡屡越界,抢占矿点,断了我们的生计啊!”
另一边,坚昆部首领忽兰的弟弟忽勒也上前辩解:“将军明察!那铁矿位于两部边界,并无明确归属。我部牧民只是前往采矿,并未越界,是丁零部先动手打人,我们才被迫反击的。”
姜维听完双方说辞,并未立刻定论,而是召集两部首领及长老,前往互市仲裁署议事。仲裁署内,丁零部首领律金面色铁青,坚昆部首领忽兰也怒气冲冲,双方刚一落座便争执起来。
“忽兰,你别睁眼说瞎话!那铁矿在我部牧场以南,自古便是我丁零部的产业,你部凭什么来抢?”律金拍案而起,声如洪钟。
忽兰也不甘示弱:“律金,话可不能乱说!边界石碑早已被风沙掩埋,谁能证明铁矿是你的?再说,互市开业后,铁矿需求大增,你部独占开采,凭什么不让我部分一杯羹?”
姜维抬手示意双方安静:“两位首领,今日请你们来,不是让你们争吵的,而是要解决问题。铁矿归属不明,是争端的根源;资源分配不均,是矛盾的导火索。我们既不能让任何一方吃亏,也不能让冲突影响西域的安宁。”
他转头对杨戏道:“即刻带人前往铁矿所在地,会同两部长老,重新勘测边界,依据山川河流、牧场分布,划定明确界限。”又对郭淮道:“派人查阅都护府存档的西域舆图,核实两部历史疆域记载,作为划界参考。”
杨戏与郭淮领命后,即刻带人出发。仲裁署内,姜维耐心劝说两部首领:“丁零与坚昆部皆是大汉的属部,同受大汉庇护,理应和睦相处。互市之所以能兴旺,靠的就是各部齐心协力。如今你们争斗不休,不仅自己受损,还会让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动摇西域的根基。”
律金沉默片刻,缓缓道:“将军所言,我并非不懂。只是那铁矿对我部至关重要,部落的农具、兵器都需铁矿炼制,互市中售卖的铁器也是主要收入来源,实在不能让步。”
忽兰也道:“我部地处高寒之地,农作物产量有限,全靠开采铁矿换取粮食与物资。若不能采矿,部落百姓的生计便成了问题。”
姜维点头道:“我明白你们的难处。铁矿资源有限,独占则不公,争夺则两伤。不如这样,待边界划定后,若铁矿确属某一部,另一部可派人参与开采,收益按比例分配;若铁矿位于边界线上,则由两部共同管理,开采权均等,收益平分。此外,都护府将派遣工匠,教授两部更先进的采矿与冶炼技术,提高铁矿产量,让大家都能获利。”
两部首领闻言,眼中露出思索之色。律金道:“共同开采?收益平分?这倒是个办法,但如何确保公平分配,不会有人暗中多拿?”
忽兰也附和道:“是啊,若管理不当,恐怕还会再起冲突。”
姜维笑道:“这一点你们放心。都护府将在铁矿设立管理署,由汉军官员与两部各出一名代表共同负责,每日记录开采量与收益,定期公示,确保透明公正。同时,严禁任何一方在采矿时使用暴力,若有违规,将取消采矿资格,并按互市规制惩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